课件26张PPT。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 氧气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A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2.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能燃烧
B.只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
C.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D.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解析]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燃烧。D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3.下列关于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燃烧、缓慢氧化都是放热反应
B.自燃往往都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C.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都需要达到着火点
D.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解析]缓慢氧化不需要达到物质的着火点就可以发生。C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4.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使蜡烛火焰隔绝了氧气
B.汽油放在空气中没有燃烧,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C.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是将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D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5.(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燃气灶阀门或用水浇均能把燃气灶火焰熄灭,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湿抹布扑盖增大空气的流通,使燃烧更旺隔离可燃物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C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解析]现象①③不同是因为铜片上的白磷满足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现象②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7.为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实验。
(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酒精灯上加热时间较长,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必须是可燃物蘸水的棉花也燃烧了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乒乓球碎片首先燃烧起来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3)如图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上扣一个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熄灭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8.2017·广州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燃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的着火点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解析]红磷的着火点较高,在常温下不能燃烧。B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C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解析]将固体燃料粉碎或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再燃烧,是为了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料的燃烧;火柴头竖直向上时,火柴梗不能充分吸收燃烧放出的热量,其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少,扇子带来的冷空气会使其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一扇就熄灭。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240 ℃。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通入氧气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4)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
(5)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____________________。
(6)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烧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隔离可燃物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2)图③是往燃着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火,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火焰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盖上锅盖(或加大量青菜) 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12.2016·泰州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解析]木桌椅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已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其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氧气灭火;着火点一般是固定不变的,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13.2017·上海 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将块状煤碾成粉末 D.净化尾气[解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反应越充分。把块状煤碾成粉末可以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C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对比实验过程①②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A第1课时 燃烧条件、灭火原理[解析]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实验过程②a中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不会发生燃烧;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将空气排净,再点燃酒精灯,才能验证氮气不支持燃烧;步骤①中b通氮气,不燃烧,步骤②中b通氧气,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课件15张PPT。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 氧气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1.下列有关爆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爆炸是由于压强过大而引起的,因此是物理变化
B.扩大可燃物的燃烧空间,可以预防爆炸
C.由燃烧引起的爆炸,只有化学变化
D.只有气体物质容易引起爆炸,液体、固体物质不能引起爆炸 B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ACD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2)消防员指出“爆炸物为特殊物质,沙土掩埋为最佳灭火方式”,事后查明,爆炸主要是因为金属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存放金属钠的地方失火时不可以用水灭火。木材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3)某同学给危险品物流仓库提出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
B.危险品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
C.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
D.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4)可燃性气体发生爆炸的条件:一是可燃性气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二是_________________。 ACD遇到火源(或明火)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3.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①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②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以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③人在高层时,迅速跳楼逃离
④撤离时,可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势行走,快速离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解析]室内起火,开窗会使空气流动加快,带来更多的氧气,使火势更大,因此室内着火时应关闭门窗;发生火灾,人在高层时应寻找安全的方法逃生,跳楼可能直接导致死亡。C4.2017·内江改编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C.乘火车禁止携带酒精
D.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可使用楼内电梯逃生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解析]电器着火用水扑灭可能导致触电;面粉是可燃物,在空气中和空气充分混合,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有限的空间内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会发生爆炸;发生火灾时容易造成断电,不能乘电梯逃生。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5.(1)上海某高层住宅发生重大火灾,导致58人遇难,多人失踪。官方调查:事发时,有工人在10楼现场违规进行电焊施工,导致溅落的火星点燃脚手架上的竹排、安全尼龙网和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引发大火。从燃烧条件来分析,“火星”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火灾时风力较大,加速了火势蔓延,风助火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增加了氧气,使可燃物燃烧更剧烈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消防官兵及时赶到后通过消防云梯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扑救,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次火灾再次引发对消防安全的反思,对民众普及火灾自救知识刻不容缓。如果你在火灾现场,你能想到的自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下蹲(或匍匐前进,逃离火灾现场,合理即可)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D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6.2017·龙东 下列做法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A.擦机器的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里长期堆放
B.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第2课时 爆炸与防爆安全[解析]擦机器的棉纱在不通风的车间里长期堆放,会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现象;将液化石油气残液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源;煤气泄漏时,为防止电火花引起爆炸事故发生,不能打开排气扇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