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4.4 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第四章 生命之源—— 水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A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解析]该反应微观上可读作:3个铁原子和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四氧化三铁分子。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完全正确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3.发射卫星的火箭常用的燃料是肼(N2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X+4H2O,则 X的化学式是( )
A. N2 B.NO2
C. NO D. HNO3A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的原则进行推断即可。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C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解析]生成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故生成物为化合物;将反应前后构成完全相同的分子去掉,即反应前后都去掉一个A分子,则可以得出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3∶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量不变。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1313223132312122623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里注明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1)镁条的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7.根据所给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
(1)科学家设想,镁可作为未来火星上的燃料,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中的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8.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A.2AB2+B2===2C B.3AB2+B2===2C
C.4AB2+B2===2C D.AB2+4B2===2C C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C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A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3个水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所以x等于6;2个二氧化碳分子和3个水分子中共含有7个氧原子,所以y等于3。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11.2016·福州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蔗糖和水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C.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 C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化合反应81∶2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解析] (1)蔗糖溶于水是物理变化,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均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铁和氯化铜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其着火点;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化合反应;③从图示可看出,6.2 g表示反应前固体的质量,就是红磷的质量,14.2 g表示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是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则14.2 g-6.2 g=8 g就是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3)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和生成的丙物质的分子数目比为2∶4=1∶2。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A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13.2017·苏州 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书写(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CuSO4===Cu(OH)2↓+Na2SO4课件31张PPT。4.4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四章 生命之源—— 水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
A.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比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过程B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该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
A.27∶32∶102 B.4∶3∶2
C.108∶96∶204 D.54∶64∶204 C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在2A+3B===2C+2D的反应中,已知8 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 g物质C和9 g物质D,若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48 D.64 B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8 g A完全反应生成11 g C和9 g D时消耗B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求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B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6.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C的质量为( )
A.6.8 g B.9.6 g C.8.8 g D.4.4 gC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3.2 g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8.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7.2 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得到的氧化物质量可能为( )
A.10.6 g B.12.0 g C.13.0 g D.13.6 gC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析]此题利用极值法。这两种金属与氧气反应,如果全为铝,则得到氧化物的质量为13.6 g,如果全为镁,则得到氧化物的质量为12.0 g,所以混合金属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得到的氧化物的质量取值范围为12.0~13.6 g。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B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0.25 g甲物质跟5 g乙物质发生反应,所得混合物中含有10 g甲物质、11 g丙物质,还有另一种丁物质。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化学式分别为A、B、C、D,则表示它们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B===C+D B.2A+B===C+2D
C.2A+B===2C+D D.A+2B===2C+D B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 t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2.某学习小组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3 g,加热该混合物t min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4次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请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a值为________,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2.340.96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析] (1)分析剩余固体随加热时间而变化的情况时,可发现,加热时间为3t和5t时剩余固体质量不变,说明加热时间为3t时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所以a的值为2.34,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求出产生氧气的质量即可。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产生氧气的质量计算出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即可。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3.2017·龙东地区 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待测值为18
C.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3∶1
D.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C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4.2017·襄阳 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 g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 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 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第2课时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