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教学设计
【课题】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台湾省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式
【学习方法】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法、点拨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区域地理的知识和学习方法,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台湾省就简单多了。但由于本节内容重难点较多,要求理解能力较强,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地图、图片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将知识内容板块化,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让学生在活动中归纳知识,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教材分析】
台湾省自古以来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更是区域地理学习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学习南方地区的一个必选内容。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一水相连的美丽宝岛”,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地形气候与河流等自然概况及台湾省丰富的物产;第二部分“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主要介绍了经济发展的历程及产业的改变;第三部分“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主要印证了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这一铁的事实,培养学生的学国主义情怀。
本节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对应内容标准中“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这一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能够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利用地图,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3、运用相关资料,说出台湾省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
4、从饮食、节日风俗、建筑特点等方面感受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相同之处,认识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学重点】
1.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3.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学难点】
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阿里山的姑娘》
【板书课题】台湾省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走进台湾。
欣赏音乐,学生注意力瞬间集中,在美的享受中顺其自然进入学习课题
利用课题相关知识图片和音乐,唤醒学生的听觉、视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热情。
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请学生读一读
明确学习任务
一、
地
理
位
置
请同学们仔细读图,北部是什么,南部是什么,如果把中国大陆比喻成我们家的客厅,要想走出去欣赏太平洋的美景,必须经过我们家的阳台——台湾!对!下面就来了解中国的阳台——台湾的地理位置。
集体回答
北部——日本
南部——东南亚的菲律宾等国
创设情境,将台湾比喻成阳台,从而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
学生对比欣赏
形象直观认识中国的阳台——台湾,增添情境气氛
请同学们读图,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中国阳台的范围?
提到地理位置,根据以前所学,一般从哪几方面回答呢?
指定学生上台指图展示
提出疑问引发思考,回顾所学知识
学生回答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以疑问带出知识点,且能回顾以前所学内容,以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下面哪位同学上台指图展示给大家呢?
学生上台展示台湾省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让学生上台,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过渡
在我们的日常阳台上我们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每日给我们带来愉悦的心情,那我们中国的阳台——台湾盛产着哪些物产呢?
由生活阳台的花引导到中国阳台的物产
情境再次塑造,
二、
自
然
环
境
与
农
业
请大家根据图例,我问你答:
说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又怎样呢?
学生根据图例依次回答
培养学生读图应该先读图例的习惯
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因此食材丰富,美食多样。有许多美称,你知道这些美称的含义吗?
了解台湾丰富的物产,认识宝岛——台湾。
了解台湾丰富的物产并与台湾自然环境特征相联系,分析其原因。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思维能力。
这些丰富的物产与台湾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我们来学习台湾的自然环境,主要从哪三部分来分析?
学生齐答:
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复习巩固学习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的三要素
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台湾的地形特点?
根据这幅地形剖面图,我们很清晰的能总结出台湾地势怎么样呢?
从图中我们还可以知道台湾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学生依次归纳总结台湾的自然环境特点:
地形地势
气候类型及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从图中得出重要信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过渡
了解了台湾的地形地势特点以及气候特点,这些要素与河流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思考与分析
强调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性。
合作探究一
刚才我们提到台湾有“森林之海”
的美称,你能分析出台湾物种丰富的原因有哪些吗?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请小组代表回答。
小组合作达成共识。
展示并说明理由。
利用小组合作,解决这节课这一重难点,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提高读图析图的能力。
过渡
这是三幅祖孙三代的阳台,分别是早期的阳台、现在的阳台和未来的阳台,它们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那我们中国的阳台——台湾的经济是否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呢?
阳台进行类比,引导学生认识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
再一次塑造情境,让学生心中的主线明了,从而掌握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
三、
出
口
导
向
型
经
济
请同学们阅读61、62页图文内容,完成表格
学生依次展示台湾的工业的变化历程,并总结出其经济特征:
出口导向型经济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要想深入了解台湾的工业、人口和城市,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探究台湾的工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原因
认识几个重要的城市
最大的城市:台北
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高雄
“硅谷”:新竹
认识台湾的主要城市,指出其在图中的位置。
识记
四、
一
脉
相
承
的
文
化
播放视频,了解台湾文化。
欣赏视频了解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学生明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小结
由此我们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是同宗同组的骨肉同胞,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学生感悟
实现情感的升华,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意识
畅
谈
收
获
请同学们畅谈收获!
点
评
归
纳
达
标
检
测
通过学生定时、定量、快速完成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
通过让学生收集钓鱼岛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关注身边的地理。
课后反思
一、本课的亮点
1、本课把台湾比喻成阳台,学生学习兴趣深厚;以知识点的链接和联系为暗线,符合知识的一贯性,内容的衔接顺其自然,且将学习内容板块化,知识点更加明确和清晰。
2、学习形式多样化。以自主学习、上台展示、合作交流等方式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语言描述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将学习材料灵活化。借助庞大的互联网,学生可以提前上网查询有关台湾省的相关知识及链接热点,且将重点内容图像化,以电子书包形式让学生可以温顾知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习印象。
二、今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习过程中地图的使用。地图是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它的使用包括读图、析图、填图。从地图中读出并找出资料,加以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再将地理事物回归到图中去,这符合“从图中来,再到图中去”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地图的实际运用能力,尽量的创设属于学生的“地图”时代。
2、评价形式要多样化。新课程中提出的评价要多样化,不单单有结论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从长远来看,这更有益于学生的发展。针对学生的表现,要及时给予正确、肯定及鼓励性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件23张PPT。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 台湾省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能够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利用地图,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3、运用相关资料,说出台湾省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
4、从饮食、节日风俗、建筑特点等方面感受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相同之处,认识台湾省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国的阳台一、我家必争之地1、范围:
台湾省包括 ,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 、 等许多小岛。
2、位置:
台湾岛北临 ,东临 ,南临 ,西隔台湾海峡与 相望,是我国 的岛屿。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 部,台湾主要位于 带和 带。二、美丽的阳台二、美丽阳台 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因此食材丰富,美食多样。有许多美称,如“东方甜岛”、“海上米仓”、“水果之乡”等,你知道这些美称的含义吗? 盛产甘蔗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盛产大米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森林面积广阔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 盛产海盐台湾西海岸 读图总结
地形:以 为主, 狭小且分布在沿海;
地势: 高 低
气候:北部为 ,
南部为 。二、美丽的阳台台湾地形图台湾气候图浊水溪日月潭河流:
河流____,
水量____、____丰富
流程____。
最长河是________ 、
最大湖泊是_______分析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再加上随着海拔的升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合作探究一台湾一家三代阳台的变化尝试归纳: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阅读61、62页图文内容,完成表格农产品加工业出口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富饶的阳台--出口导向型 经 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经济特征:出口导向型经济2.人口、城市分布有何特点?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集中于西部平原1.台湾的工业城市有哪些?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台北、台中、高雄等城市
集中于西部平原
西部地形平坦,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合作探究二台湾工业城市分布示意图台湾人口分布示意图最大的城市:台北
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高雄
“硅谷”:新竹认识几个重要的城市四、融为一体的阳台1、祖籍:
2、主要民族:
3、主要少数民族:四、融为一体的阳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肯定收获了很多,
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句式分享你的收获1.我学会了……等知识。
2.我认为……那些信息比较重要,那些………知识难掌握。点评归纳台湾省纬度位置主要地形海陆位置地理位置主要的物产和别称
工业分布和工业城市一脉相承的文化主要河流主要气候主要地形自然环境1、(2016.聊城)某中学一地理教师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并将其所见所闻发至微博,其中与台湾相符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C.工业发达,农业比较落后
D.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2、(2016.广安)下列有关台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B、台湾岛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
C、台北被称为台湾省的“硅谷”
D、因盛产甘蔗,被誉为“海上米仓”
达标检测BA3、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B.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C.有“东南盐仓”和“温带水果之乡”的美称
D.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 )
A.“水果之乡 ” B.“东方甜岛”
C. “东方明珠” D.“东南盐仓”BC 1.台湾岛为我国第__________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为__________。
2.将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岛屿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5.读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福建钓鱼岛澎湖列岛东海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达标检测课下作业一:收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证据。
二:关于台湾的经济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