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本节知识是非洲里面的一个区域——撒哈拉以南非洲,更具体地指出了黑种人在非洲的分布、非洲丰富的资源,以及非洲大部分国家贫困落后的另一个原因——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和弊端。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有热带大陆、高原大陆之称,对非洲贫困落后的原因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独立自主、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经济对于振兴本国经济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
??? 初一学生刚刚学习了地球上的气候、地形、人种等概况,对于非洲的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对于非洲的黑种人、动植物、发展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和很强的好奇心。但毕竟是初一学生,知识概括能力还比较差,学习本节知识还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理念]
??? 在学习本节内容的过程中,始终以“活动”为线索,通过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讨论质疑,解决问题。自始至终,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主动的探究学习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知道非洲区域的划分,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世界任何人种一律平等。
2、识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知识点。热带草原气候对农业、动物大迁徙的影响。
3、培养用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观。
[重点和难点]
1、在地图上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活动、分析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一张“黑人小朋友的照片”
[提问]首先请同学们端详一下这个小朋友和我们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等。
[教师]之所以我们和这个小朋友在外貌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是因为我们属于黄色人种,而他们属于黑色人种。他们的家在哪?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他们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第二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学习新课:
[显示]地图“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讲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让学生明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含义以及它与非洲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 请作图标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提问] 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填图]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提问]请在板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一个大岛、一个海湾,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填图]一个半岛是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是马拉加斯加岛、一个海湾是几内亚湾。
???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边练习边思考,自然而然将知识拓宽、加深。】
[提问]请在板图中注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
[学生填图]在板图中填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练习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同时,加深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印象。】
[出示地图] 非洲的气候
[教师提示]参照图“非洲的气候”,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提问]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讨论
[学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过度]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我们从热带草原的景观图中看到,还有很多野生动物和我们的新朋友一起生活在哪里。有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上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关于非洲热带草原上生活的野生动物的资料,下面请他们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由教师将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先介绍大家。)
[学生]分别介绍斑马、角马、长颈鹿、狮子等野生动物。
[提问]大家不难发现大部分生活在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都善于奔跑。请大家讨论一下,野生动物的特点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学生]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在干季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地方继续生存。
???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并提高学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这样,复习了相关的气候知识,又解决了气候与景观之间存在着怎么样的联系这一问题,一举两得。】
[提问]除了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外,根据上面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了解,那个小朋友的家乡还有哪些资源会十分丰富?
[学生]讨论
[学生]水能、热带经济作物(香料、可可、咖啡等)、矿产(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过度]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灿烂的文化。(课前请同学先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课上请他们来介绍。如果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有困难,可由教师将事先收集的资料,上课前请某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先熟悉准备,上课时,介绍给大家。)
[介绍]就非洲的鼓文化、舞文化、雕刻文化、编织文化进行介绍。
[提问]不知大家是否感到,非洲的雕刻与我们的有很大差别(出示亚洲和非洲雕塑图片),这些差别与各自所在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课下讨论,和美术老师交换意见。
[提问]上面我们小朋友的故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学生]美丽、富饶、神奇.....
【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既是预习知识,又是锻炼的好机会。通过对非洲文化艺术的探计,一方面深化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了解,另一方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复习巩固:
1、按板书让学生简述本课的知识点。
2、课堂上完成相关作业。
【学以致用,学练结合,对所学的知识及时巩固、强化重点知识。】
课件34张PPT。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学习目标在地图上找出南部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了解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
借助图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热带草原气候对农民、动物迁徙习性的影响。
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描述一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半球位置跨南、北半球;东半球的地区撒哈拉沙漠0°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本区纬度位置几内亚湾本区的海陆位置大西洋印度洋红海一、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赤道穿过它的中部 ,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地处热带。2、海陆位置: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北临红海。几内亚湾索马里半岛二、地形高原为主非洲的最高峰,死火山,海拔5895米。几内亚湾 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非洲与欧洲西部的轮廓对比欧洲西部非洲海岸线平直二、地形1、地形特点: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岸线
平直最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
最大半岛:索马里半岛
最大海湾:几内亚湾
好望角主要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
半岛
岛屿
海湾
少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东非高原撒 哈 拉 沙 漠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大 西 洋几内亚湾莫桑比克海峡印 度 洋练习巩固(相信你能行)ABCDEFGLA 海
B 海峡
C 洋
D 湾
E 角
F 洋
L 运河填出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地中直布罗陀大西几内亚好望印度苏伊士三、非洲气候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
以赤道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景观热带雨林景观-大象热带草原景观-斑马热带草原气候 终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农业季节性强。动物有迁徙的特征。 6月-9月的非洲,将会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场面。百万头的角马,数十万计的斑马、羚羊组成声势浩大的队伍,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保护区前往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沿途狮子、花豹、鬣狗尾随,鳄鱼开始在狭窄的马拉河两畔聚集,准备分享即将到来的盛宴。 深究:热带草原的动物为什么有季节性迁徙的特点?尼 罗 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三、河流尼罗河
发源于东非高原,向北注入地中海,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合作探究
刚果河径流量大于尼罗河的原因?(从气候和地形入手)黑种人的故乡1、本区居民90%是黑种人,所以本区又称“黑非洲”。 非洲文化面面观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6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 黑 种人,本区又有黑非洲之称。
2、非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纬线)之间主要地处 热带。
3、撒哈拉以南非洲面积最大的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你掌握了吗? 图中ABCDE各表示什么地形区? ABCDE 本区地形有什么特点?A 埃塞俄比亚高原
B 东非高原
C 南非高原
D 刚果盆地
E 撒哈拉沙漠
高原为主畅谈收获黑种人的故乡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热带大陆
地形:三大高原 高原大陆
河流:一大盆地
气候: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位置自然环境撒哈拉以南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