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东南亚
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的东南亚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形图归纳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知识体系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十字路口” 的位置
读图7.19、7.20、 7.21
叙述式课文
活动题
指出
说出
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并体会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亚洲气候分布图,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资料、
教材插图:图7.22、7.23、图7.24、
说出
说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说出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完日本之后开始学习的第一个地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学习地区地理的一般方法,为以后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地区的学习打下基础。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 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基础:
世界气候分布读图;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分析气候特点能力;国家地区的位置描述;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的铺垫。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并且重在感知。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重点和难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突破:主要运用恰当的资料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并体会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3、了解东南亚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的影响;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会用地图分析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培养学生识图、析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经济发展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思维目标:
1、通过让学生合作讨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以及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原因,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与创新性。
2、通过读图,锻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教法与学法:
1、 多媒体展示法: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和图片,给学生动静结合的直观体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 读图分析法:锻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教学准备
东南亚地形图,东南亚政区图,东南亚农作物分布图,亚洲气候类型图、多媒体课件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日本的工业特点及原因和文化特点
读图说出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原因。
导入:日本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西亚,展示世界政区图,假如你是一位商人,将西亚地区的石油运到日本你选择怎样的航行路线?为什么?学生回答引出东南亚,由此看来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十字路口”的位置
【自主探究一】展示图7.20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学生读图7.19,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结合刚才的导入,尝试在图中画出“十”字,并说明“十字路口”的含义。
2、找出以下地理事物? ①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②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
明确:东南亚包括?????? ??? 和?????? ???两大部分。
3、阅读地图册12、13页图,找出以下11个国家及其首都:?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 缅甸、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菲律宾、 文莱、
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进一步展示拓展资料:
国家根据海陆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类:
岛国、内陆国、临海国,根据所学尝试完成下列题目
找出与我国接壤的国家
2、内陆国——老挝
3、印尼—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也是世界上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原因)
4 、读图马六甲海峡的位置?,结合教材谈谈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有何重要性?
【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马六甲海峡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过渡】从纬度位置来看,展示图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因此该地理区域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自主探究二】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生产
1、阅读课本第10页图6.13,完成下列活动:?
?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中南半岛的大部分
?
?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
?
这样的气候对东南亚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讨论)
播放经济作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这里特色的农业。让学生读图找出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学生填表强调这里是这几种经济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或出口地,体现当地热带作物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东南亚的地理特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一起判断一下下列说法是真是假?
A、 东南亚与中国隔海相望,有11个国家。
B、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十字路口上,
C、东南亚纬度很高,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这种气候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季,全年高温,适合种植水稻。
D、它也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的产地。例如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小结:大屏幕展示小结图:
结合小结图,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树,起到知识提炼的作用;培养了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起到了知识整合升华作用。
作业:完成导学测评及填充图册相关题目
教学反思:
第二节 东南亚一、 选择题 .1.东南亚惟一的内陆国是 ( )A.泰国 B.老挝 C.印度尼西亚 D.缅甸2.东南亚与中国陆界相邻国家的首都分别是 ( )A.仰光、曼谷、万象 B.河内、金边、曼谷C.河内、万象、仰光 D.万象、金边、河内3.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谷子4.关于马六甲海峡叙述错误的是 ( )A.位于马来半岛和爪哇岛之间B.是欧洲、非洲东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C.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D.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5.东南亚最大的橡胶生产国是 ( )A.菲律宾 B.马来西亚 C.泰国 D.印度尼西亚
二、 综合题
6.跨过我国南部边境,就到了东南亚,下列各组国家全部属于东南亚的是
A.缅甸、孟加拉国 B.泰国、印度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D.马来西亚、日本
7.下列半岛或岛屿不属于东南亚的是A.中南半岛B.马来半岛 C.马来群岛 D.马达加斯加岛
8.中南半岛是东南亚的一部分,它的得名是因为
A.在中亚南部 B.在中国南部 C.在中东南部D.在中非南部
9.东南亚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位于该地又属世界重要稻米出口国的是
A.泰国、越南、缅甸B.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C.新加坡、新西兰、老挝D.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
10.被称为“花园城市”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 B.新加坡 C.菲律宾 D.印度尼西亚
11.在下列各种油料作物中,有“世界油王”之称的是
A.花生 B.油菜 C.大豆 D.油棕
12.下列岛屿或半岛中气候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苏门答腊岛 B.加里曼丹岛 C.爪哇岛 D.中南半岛
13.中南半岛向南延伸的部分称为
A.朝鲜半岛 B.辽东半岛 C.印度半岛 D.马来半岛
13.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条件
A.对棉花的生长有利 B.对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有利
C.对甜菜的生长有利 D.对花生的生长有利
14.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A.五海三洲之地B.十字路口的位置 C.连接东西方的铁路枢纽 D.无法说清楚
15.东南亚中既跨两半球又跨两大洲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菲律宾 D.日本
16.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因为这里处于 滕州生活网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 D.亚欧板块与33.依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材料题
材料一:2001年11月6日,在“中国—东盟10+1”会议上,双方同意10年内成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确立了新世纪初5个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讯、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意味着10年内亚洲将建成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覆盖约17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以贸易额计算,它将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
材料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适应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工业技术升级,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新加坡还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道德和法制建设。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新加坡终于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1)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原因是 。
(2)东南亚位于______大板块的消亡边界,因此多______(地质活动)。
(3)历史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比较密切,曾有大量中国移民迁入该地区,是目前华人分布最多的地区,东盟10国中华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泰国 D.新加坡
(4)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______海峡东口,其气候类型是典型的______气候,四季鲜花常开不谢,风景如画,被誉为“花园城市”。
(5)东南亚是世界上典型的热带企业化种植园经济,请从自然和历史方面分析其原因。
课件26张PPT。第二节 东南亚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处于热带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海陆位置:连接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十字路口”中 国马 来 群 岛南
海大洋洲苏门答腊岛马六甲海峡十字路口的咽喉——马六甲海峡思考马六甲海峡为什么被称为“海上生命线”?海上生命线范围中 国马 来 群 岛南
海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大洋洲东南亚政区 越 南老 挝 缅甸 泰 国柬埔寨
马 来 西 亚 印 度 尼 西 亚菲 律 宾 新加坡 文莱东帝汶 中国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纬度位置—决定了该地以热带气候为主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读图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判断一下东南亚有哪些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及菲律宾群岛的北部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马来群岛大部分及马来半岛南部,菲律宾群岛南部
1、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终年高温, 降水分旱雨两季降水有没有明显季节变化“季”特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雨季旱季热带季风气候湿热的气候 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与南纬10度之间,地处热带,深受海洋影响;终年高温,降水丰沛,森林茂密。由于各地的降水量的不同,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茂密。农作物随时可播种,四季都可收获。 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多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气候分布活动:讨论交流 1、东南亚在这样一种气候条件下,适合什么作物的生长?人们的主食是什么??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2、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看谁连的又快又准!A.印度尼西亚C.泰国D.马来西亚B.菲律宾①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②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③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④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⑤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第二节 东南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纬度位置:大部分在热带(25°N——10°S)
2.海陆位置:连两洲通两洋的“十字路口”
咽喉——马六甲海峡
3.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
1.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随时可播种、四季可收获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1)粮食作物:水稻——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经济作物: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的最大产地
橡胶——泰国;油棕——马来西亚;椰子——印度尼西亚;
蕉麻——菲律宾
1、东南亚包括 和 两大部分。
2、东南亚位于 洲和 洲,
洋和 洋相交汇处,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尤其是 海峡更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亚大洋太平印度马六甲成功体验3.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因为这种作物生长需要的 气候,又要投入大量的 。
4.东南亚是 、 、 和 的最大产地,它是世界重要的 基地之一。水稻高温多雨劳动力椰子 橡胶油棕 蕉麻热带经济作物 ——橡胶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 泰国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三大天然橡胶生产国
泰国(1999)橡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居世界首位——油棕 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生产国——椰子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蕉麻(马尼拉麻) 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印度尼西亚的茶园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咖啡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再 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