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运用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掌握冬、夏季风的特点,识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了解季风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各地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季节分配特点。
教学重难点
冬夏季风特点
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读图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目的
新课导入
展示目标
观看视频:不同的降水导致的地表状况,
生活中大家都感受过冬季风和夏季风,说说你对他们有怎么样的认识?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
冬季风:寒冷
夏季风:湿热
学生齐读
创设情境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切人,引发兴趣
明确任务
自主探究
问题1:冬夏季风各有怎样的特点?
问题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任务3: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明确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
明确任务后学生学习的目标性更强大
小组展示
评价归纳
任务一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 “自述”
任务二展示:
学生分角色表演冬夏季风,并说出冬夏季风活动对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和南北方雨季长短的影响
任务三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读中国降水量分布图找到400毫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再结合
广州武汉、兰州、乌鲁木齐、年降水量柱状图找出空间分布特点
再读降水量状图找出时间分布特点。
学生说出:我是冬季风,发源于?方向?特点?
做好对比分析
学生分角色表演季风活动稳定和不稳定
学生看图找400毫米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探究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以自述的小游戏进行,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指导学生读图,教会读图方法
整合知识
回顾目标
以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来整合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生思考影响降水的因素
以问题的形式整合本节课所学,效果较好
知
识
树
课题小结
本节学习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希望能给大家的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反思回顾
教学过程中用于巩固的习题再多一些就更好了。
评测练习
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偏北风 B、偏东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2、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3、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
4、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低不同 B、纬度位置差异大
C、季风活动不稳定 D、海陆位置不同
5、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降水地区分布不均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北部多于南部 D、西部多于东部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7~8题
7.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8.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①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②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3)我们把受此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A ,B为 ;A与B之间大致以 --- ——贺兰山--- —— 一线为界。
课件25张PPT。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顶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第一课时 季风气候显著学习目标1、运用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掌握冬、夏季风的特点,识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2、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了解季风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
3、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各地降水量柱状图,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季节分配特点。西伯利亚.蒙古偏北风寒冷干燥1月风向温暖 湿润7月风向夏季风:源地?风向?特点?偏南风西伯利亚、蒙古太平洋、印度洋西北、东北(偏北风)东南、西南(偏南风)冷、干暖、湿冬、夏季风的差异:说出季风区的海陆位置。
2. 夏季风推进过程中所经地区地势的变化。
3. 找出并描画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图中找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 颜 喀 拉 山冈底斯山脉●玉门●泗水大饮喝八缸合作探究 季风正常的年份,4~5月份,___ 地区迎来雨季;
约6月中旬至七月中旬,
_______ 地区迎来“梅雨”季节;7~8月份,雨带继续北移到达___地区;9月份,雨带快速南撤到___沿海地区;10月份雨季结束。
由上可知:
南方雨季开始___、结束___、雨季___,北方雨季开始___、结束___、雨季___。华南地区长 江中下游 华北华南早晚长晚早短夏季风很强的年份:雨带迅速推到北方,北方降水____,南方降水____。
夏季风很弱的年份,雨带持续在南方徘徊,南方降水____,北方降水____。
季风活动的不稳定导致我国旱涝灾害频繁。降水年际变化大。
合作探究多少多少牛刀小试1、由此图可以看出:北京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__年,最少的年份是____ 年。
2、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降水:有的年份降水__,有的年份降水__,年际变化__。19581965多少大观图:1.查找我国的等降水量线400mm等降水量大致和 分界线基本一致
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和 基本一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秦岭---淮河 根据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四城市年降水量的差异,说说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我国降水空间(地区)分布规律: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降水较多的月份,台北为___________________月,武汉为__________________月,兰州为______月,乌鲁木齐为_____ 月。5、6、7、8、94、5、 6、7、86、77、8、9 分别找出四城市平均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份,说说各地降水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各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季,可见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对照上图,结合四城市与海洋的距离、地形和季风等差异,归纳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
海陆位置:
地形因素:
季风因素:一般情况下,踞海越近降水越多,反之降水少山脉起屏障作用,阻挡了夏季风深入内陆夏季风影响下降水较丰沛1、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
A、偏北风 B、偏东风
C、夏季风 D、冬季风
2、受冬季风的影响,我国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
A、温暖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3、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是( )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达标练习:CBD
4、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低不同 B、纬度位置差异大
C、季风活动不稳定 D、海陆位置不同
5、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 )
A、降水地区分布不均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C、北部多于南部 D、西部多于东部C B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6~7题
6.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7.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BC 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2)①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②为 季风.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华南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
(3)我们把受此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A ,B为 ;A与B之间大致以 --- ——贺兰山--- —— 一线为界。
夏炎热多雨东南太平东部西南印度西南季风区非季风区大兴安岭阴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AB冬、夏季风特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季风显著旱涝灾害频繁冬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夏季风正常年份空间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季节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夏季风 不稳定年份夏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夏秋多、冬春少知识树季风:是指风向随季节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受不同季风影响而行成的气候类型称为季风气候。
干旱1998年特大洪水:
1998年洪水,是继1931年和1954年两次洪水后,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型的特大洪水。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
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米,居历史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