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与机械
《9.5机械效率》教案
【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A、B、C)
(2) 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会进行简单的计算;(A、B、C)
(3) 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B、C)
(4) 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会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C)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B、C)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A、B、C)
【 教学重点、难点 】
1、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2、 如何提高机械的机械效率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一、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装修房子需要一些沙,这里有4种方案可以将沙提升上去?观看动画,将沙提升提问:第1种方法中人做了哪些功? 第2种方法中,人又做了哪些功呢?第3种方法呢?这些功中,有哪些功是必须要做而且对我们是有用的呢的?又有哪些功是对我们无用但是又不得不做的功呢?结合第4种方法学习三种机械功有用功:对我们有用的那部分功。 额外功:对我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总功:有用功和无用功统称总功。用 表示提升沙做的功是有用功,提升滑轮、口袋以及克服摩擦做的功是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总功。它们的关系是 举例提问加深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提问,人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各是什么?那如果是水桶掉到了水井里,想把水桶从井中提起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各是什么呢?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B)回答:(A)回答:(A)回答:(B)回答:回答:提升水做的功是有用功;提升水桶做的功是额外功;二者之和为总功。 (B)回答:
二、机械效率 提沙到3楼,你认为选哪种方法好些呢?为什么? 分组讨论,请代表回答 回答:省力或做的功少。
提问:“做的功少”指的是什么功少?有用功、额外功、还是总功? 回答:总功。
提问:三个方法做的总功不同,有用功相同吗?任何机械所做的有用功只是总功的一部分。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大,说明机械的性能好。物理学中把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符号是η,读作: yita ,常用百分数表示。 说明:η为一比值,没有单位。例题: 如图利用一个滑轮组把重为180N的货物匀速提高2m,所用的拉力 F 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教师板演。 解:人做的总功 等于人拉绳子的力 F 乘以在拉力作用下绳子的自由端被拉上去的距离s。人拉绳子的力F=120N,s=2×h=3×2m=6m,h 为货物提升的高度。 = Fs = 120N × 6m = 720J 有用功只是克服货物重力做的功。货物所受重力 G=180N ,提升高度 h=2m 。则 = Gh = 180N × 2m =360J = - =720J-360J=360J η = ( / ) × 100% =( 360J/720J ) × 100%=50%在上题中如果提升的高度不是2米,而是1米,那么机械效率又是多大?那如果不知道具体的高度,而只是告诉了提升了h米,那机械效率又是多大? (A)回答:相同。学生思考解答。(B)解答有用功(C)解答总共功(A)额外功(B)解答机械效率 (A)回答:还是50%(B)回答:还是50%
三、实验探究 四、如何提高机械效率五、课堂小结 如果题目中物重,拉力,提升的高度都没告诉具体的数值,我们如何表示机械效率? 从前面的例题中可以知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的高度是无关的,那么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的物体的重有关吗?提出问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所挂的物体的重有关猜想:设计实验:需要测哪几个量?实验步骤如何?实验中需要注意些什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机械效率越大,做相同的有用功,需要的总功越少,机械能够更好地发挥效用。η的高低是机械性能优劣、质量好差的重要标志之一。 提问: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呢? (C)回答:(C)回答:物重、摩擦、机械的自重等在探究的过程中,先按学生层次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再将学生分组,每组中A、B、C层的学生要搭配。在探究实验时,要合理分工,C层的学生负责组装滑轮,B层的学生操作,A层的学生记录。分组讨论后由C层的同学回答: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滑轮组,所提升的物体越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分组讨论 回答:1、可以采取减轻机械自重。2、减少滑轮与绳子之间摩擦。3增加被提起货物的重。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些什么收获呢? 找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分层次完成)
【 板书 】
机械效率
一、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二、 机械效率:η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 = ( / ) ×100% =[ /( + ) ]×100%
η无单位
实际机械 η< 100%;理想机械η =100%
三、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 可以采取减轻机械自重。
2、 减少滑轮与绳子之间摩擦。
3、 增加被提起货物的重
作业设计:
A组
1、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 ,对人们无用但有不得不做的功叫 , 和 的总和叫总功。W总= .
2、 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是 。任何机械的效率都 1.(“大于”“小于” “等于”)
3、有用功为60J,总功为100J,则额外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B组
1、一水桶不小心掉到了水井里,把它从水里提起来,对 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但 对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2、总功为1000J, 额外功为60J,则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3、木箱重100N,箱内装的物品的重是500N,用力将木箱匀速提升到2米高处,则这个力所做的有用功是 J,额外功是 J,总功是 J,机械效率是 。
C组
1、滑轮组把140N的重物提升2米,如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0%,则人所做的总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
2、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为200N 的物体提高2米,所用的拉力为625N,求总功,有用功,机械效率以及动滑轮的重。
3、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能把所需要的砖送到楼顶,如果人直接用滑轮组来提升则需要几个小时,其原因是( )
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 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大,做功慢
C、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大,做功多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高低是否与所挂物体的重有关?
猜想:
设计实验:
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拉力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m 总功W总/J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功W有/J 机械效率
1
2
3
分析得出结论:
结论:
。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
2、
3、
课堂练习:
1、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 ,对人们无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 ,W总 = 。(A组)
2、有用功为600J,总功为800J,则额外功是 J,(A组)
3、总功为100J,额外功是40J, 机械效率是 。 (B组)
4、一台起重机将重1500N的货物提升4m,如果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额外功是 J。(C组)
5、(04年重庆中考)家住农村的小李同学想测出家中一头肥猪的重,家里只有一个量程较小的弹簧测力计,他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称出了猪的重力。小李将猪用绳绑住挂在木棒上的B点,将棒的一端(O点)放在石坎上.人用力通过挂在A端的测力计拉起木棒的另一端使木棒刚好到达水平位置,如图8所示。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320N,OA== 1.6m,
OB=0.4m.求:
(1)如果猪的实际重力为1200N,猪被拉离地面升高了0.1m,小李做的有用功是多少焦?
(2)小李用力F拉测力计向上升高了0.4m,他做的总功是多少焦?
(3)小李同学测猪重使用的杠杆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PAGE
4(共18张PPT)
第五节 机械效率
②人做功
①人做功
1、对沙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克服自重做功
③人做功
1、对沙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必须做的,对我们有用的功
不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有用功
——额外功
4、克服摩擦做功
1、对沙子做功
2、对桶做功
3、克服摩擦做功
机械的三种功
要提升沙,同时必须将动滑轮和口袋也提升,同时还要克服摩擦做功。这些功是对人们无用但又又不得不做的功:额外功。
提升沙是目的,有利用价值,对沙做的功是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统称总功
W有=G沙h
W总= W有+ W额
W总=FS
课堂练习
1、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 ,
对人们无用但有不得不做的功叫 ,
W总= .
有用功
额外功
W有+ W额
2、有用功为600J,总功为800J,则额外功是 J,
200
用哪种方法好?
机械效率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注意: 1、机械效率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2、η <1
η
×100%
W
W
h
=
有
总
用一个滑轮组,将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高,拉力F为120N,求: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
已知:G=180N, h=2m, F=120N, s=3h=6m.
求: W有、 W总、 W额、η
解:W有=Gh=180N×2m = 360J
例题:
W总=Fs=120N×6m = 720J
η =W有/W总×100℅
=360J/720J×100%
=50%
答:
W额= W总- W有=720J - 360J = 360J
用一个滑轮组,将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高,拉力F为120N,求: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
已知:G=180N, h=2m, F=120N, s=3h=6m.
求: η
解:W有=Gh=180N×2m = 360J
例题:
W总=Fs=120N×6m = 720J
η =W有/W总×100℅
=360J/720J×100%
=50%
答:
W额= W总- W有=720J - 360J = 360J
1m
S=3h=3m
h=1m
180J
360J
3m
η =W有/W总×100℅
=180J/360J ×100℅
=50%
1m
用一个滑轮组,将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高,拉力F为120N,求: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
已知:G=180N, h=2m, F=120N, s=3h=6m.
求: η
解:W有=Gh=180N×2m = 360J
例题:
W总=Fs=120N×6m = 720J
η =W有/W总×100℅
=360J/720J×100%
=50%
答:
W额= W总- W有=720J - 360J = 360J
h
S=3h
h
3h
180h
360h
η =W有/W总×100℅
=180h/360h ×100℅
=50%
h
用一个滑轮组将 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高,拉力F为120N,求: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
已知:G=180N, h=2m, F=120N, s=3h=6m.
求: η
解:W有=Gh=180N×2m = 360J
例题:
W总=Fs=120N×6m = 720J
η =W有/W总×100℅
=360J/720J×100%
=50%
答:
W额= W总- W有=720J - 360J = 360J
h
S=3h
h
3h
180h
360h
η =W有/W总×100℅
=180h/360h ×100℅
=50%
重为G
为F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W有=Gh
W总=FS
η =W有/W总×100℅
=Gh/FS ×10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有关系吗?
物重G
提升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
总功
W总/J
钩码重G/N
钩码上升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机械效率h
1
2
3
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挂物体的重有关,所挂物体越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如何提高机械的效率?
1、增加所挂物体的重
2、减小摩擦
3、减小机械的自重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50%-70%
起重机:40%-50%
抽水机:60%-80%
你有什么收获
一、机械的三种功: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2、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减小机械的自重
(2)减小摩擦
(3)增加所挂物体的重
×100%
W
W
h
=
有
总
作业:
作业设计
课堂练习
3、总功为100J,额外功是40J, 机械效率是 。
4、一台起重机将重1500N的货物提升4m,如果该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额外功是 J。
6000
10000
4000
60%
5、(04年重庆中考)家住农村的小李同学想测出家中一头肥猪的重,家里只有一个量程较小的弹簧测力计,他利用杠杆平衡的原理,称出了猪的重力。小李将猪用绳绑住挂在木棒上的B点,将棒的一端(O点)放在石坎上.人用力通过挂在A端的测力计拉起木棒的另一端使木棒刚好到达水平位置,如图8所示。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320N,OA== 1.6m,OB=0.4m.求:
(1)如果猪的实际重力为1200N,猪被拉离地面升高了0.1m,小李做的有用功是多少焦?
(2)小李用力F拉测力计向上升高了0.4m,他做的总功是多少焦?
(3)小李同学测猪重使用的杠杆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W有=Gh=1200N × 0.1m=120J
W总=Fs=320N×0.4m = 128J
η =W有/W总×100℅
=120J/128J×100%
=9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