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1章第1节 声音是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常识性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
4、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学情分析 .
物理是初二学生起始学科,“声现象”作为教材中现象篇的第一章,是因为它与生活联系紧密。这也导致学生接触这一章节时更易接受。但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应更多地让学生感受探究过程,从中获得能力的提高,为后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所谓教会学生研究方法,比教给他们知识更为重要。一个学生如果掌握了研究方法,将会终身受益。部分同学往往会感到物理与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及收集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情境导入,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各样的声音之中,感受声音世界的奇妙。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进行猜想进而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由学生自备器材进行动手实验,每组同学有着不同的体验,通过交流与合作,他们会获取更多的方法,能力在方案设计、动力实验中得以切实提高。本课中有许多研究方法及技巧,如归纳与演绎、理想实验及推理、放大的思想等等,都为将来的物理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
教学过程 .
导入
首先让我们听一组声音,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吗?
我们听到这些声音后会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如何传入人耳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声音是什么?(板书)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教学活动 .
【活动】一、声音的产生
让我们动手试一试,使一张纸、一根橡皮筋、一个笔帽、一杯水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式与众不同,比较独特,有创新意识。
在实验时,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问题:
(1)你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的;(2)你的发声物体属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现在开始。
有三种以上方法的同学请举手,请你面对大家来展示你的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做的好不好)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请你来做一做。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使物体发声有很多方法,敲击、弹拨、摩擦,用吹气的方法还可以使气体发声。
老师还有第三个问题:同一个物体(例如橡皮筋)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特性。(物体发声时在运动,不发声时静止)
物体在某一位置来回运动的现象叫振动。
从刚才所做的实验中可以发现,所有的发声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在振动。有的发声体振动很微小,难以直接观察,但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
如人说话时声带的振动:把手放在喉咙处,从1数5,开始,你的手感觉到什么?麻(或在振动),这说明发声的声带正在振动,
在桌上放有一个音叉,敲响音叉时,如何感受到它在振动呢?同学们试一试。小组内可以交流。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对声音的产生怎样的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在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哪些物体可以发声成为声源呢?)
【活动】二、声音的传播.
固体、液体、气体只能振动,都能发出声音,但这些声音从产生到我们听到,还有一个过程,比如现在,我讲话,你听到,声音是靠什么传播的呢?(空气)
看来这个大家都知道,那么声音能在其它物质中传播吗?(学生交流举例)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进一步证实:体验固体可以传声、水可以传声。
如果没有固体、液体、气体,处于真空的环境中,声音还能传播吗?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钟罩实验。
实验现象:逐渐抽去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越来越小,直到听不到声音
如果完成抽成真空,你还能听到声音吗?(不能)
实验推理: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活动】三、声音是一种波
提问:声音传播为什么一定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又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呢?
一滴水滴入水中会引起水波,这一现象当你把小石子投进水中后,水面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水面激起水波)
演示:发生的音叉激起水波。
同样,发声的音叉在空气中发生振动会引起四周介质振荡,这种振荡方式就是声波。
【活动】四、声音具有能量
实验:用双手绷紧一张较薄的纸,将纸对口嘴有一段距离,然后大声说话,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手会感到纸在振动)
说明: 声波可以使物体振动,说明它具有能量。
应用:在医学中可以利用它来击碎体内的结石,投影超声波碎石的图片,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讲授】五、声速
讨论交流: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吗?(举例说明)
(1)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解释: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同时产生,由于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运动会上,发令员打枪时,计时员先看到白烟,过段时间才能听到枪声。
介绍: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
15 ℃时空气中的声音每秒传播340米。
在钢铁中的声音每秒传播约5200米。
在水中的声音每秒传播约1500米。
归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固体、液体中比空气中传播得快。
【练习】练习巩固
〖例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________ 而发声的二胡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军号是靠________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________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例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
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
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
〖例3〗,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_______。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_______ (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
《一、声音是什么》练习题
1.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挥动的手臂 B.挂在胸前的哨子
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 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
2.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
3. 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5.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当从瓶内向外抽气时,听到声音逐渐变_______;再向瓶内放气时,听到手机声音逐渐变______。由此可以推测,声音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
6. 如图,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________听到对方的讲话。
课件27张PPT。一、声音是什么苏科版第一章 声现象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听……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常识性了解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
4、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一)、声音的产生试一试:一张纸、一个笔帽、一杯水、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边实验边思考:
①你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的 ? ②你的发声物体属于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③同一物体(如橡皮筋)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不同物体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物体发声时振动,不发声时不振动 (比较法)做一做:
(a)手摸喉结,从1数到5,有什么感觉?(b)如何显示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转换法(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源:正在发声 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 都能发声 师生小结1(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能通过固体或液体传播吗?如何证明?(学生实验:衣架、细绳;桌子; ……)2、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二)、声音的传播比较:抽气前______听到铃的声音;
抽气后闹铃的声音显著_______ 分析:抽气前罩中空气充足,声音_____;
抽气后罩中空气显著______, 声音小. 大减少能减小完全听不到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合理想象:假如空气完全被抽完,里面成为真
空,我们______________闹钟的声音.(理想化)理想实验法
在实验基础上推导出实验结论的
思维方法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声音可以在_______________中传播
但不能在_____中传播这些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 介质师生小结2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三)、声音是一种波水波声波 (四) 声音具有能量——声能超声碎石(五)、声速 1、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吗?(举例说明)(2)运动会上,发令员打枪时,计时员
先看到白烟,过段时间才能听到枪声。(1)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
空气中传播得快15 ℃时空气中的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在钢铁中的声音每秒传播约5200米。在水中的声音每秒传播约1500米。 师生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类型一、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例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 而发声的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军号是靠 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例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
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
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振动弦空气水C类型二、固体、液体、气体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例3〗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
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
则 (选填“还能”或
“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这是因为 。振动空气能量不能月球表面是真空,
真空不能传声。类型三、声音是一种波 声音具有能量
〖例4〗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 )
A.声音是一种波
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A类型四、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例5〗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例6〗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 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若某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 。大于二钢管空气三次谢谢指导课后作业
【同步练习】1.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挥动的手臂 B.挂在胸前的哨子
C.在夜里飞行的蝙蝠 D.被鼓椎敲击的鼓面B振动3. 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得多。 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
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B.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5.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当从瓶内向外抽气时,听到声音逐渐变_______;再向瓶内放气时,听到手机声音逐渐变______。由此可以推测,声音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小大真空6. 如图,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
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
表明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
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
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____。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
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
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________听到对方的讲话。
固体能传声金属丝的传播效果比棉线好振动被阻止了,声音无法传播出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