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势能 电势精品说课稿教案参加说课对抗赛作品

文档属性

名称 电势能 电势精品说课稿教案参加说课对抗赛作品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8-31 19: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势能 电势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电势能电势是电磁学开篇章节静电场中的重点内容,它从能量的角度反映了电场的性质。对它的研究为以后的学习电功、电动势、电磁能奠定了知识基础。尤其能和电势差(电压)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科学尖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学好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概念、电势能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2、理解电势的概念,知道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明确电势能、电势、静电力的功、电势能的关系。了解电势与电场线的关系,了解等势面的意义及与电场线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前面知识的结合,理解电势能与静电力做的功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电势能和电势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增强科学探究的价值观。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掌握电势能、电势、等势面的概念及意义。
难点:掌握电势能与做功的关系,并能用此解决相关问题。
四、教法、学法
类比探究、分析归纳、讨论分析、应用举例、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思路:关于讲解——整体思路的建议
 电势、电势能的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解时可以通过引入重力场的有关概念进行类比,以增强知识的可感知性,这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中不仅要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同时要加强学生从不同的知识角度——能的角度、功能关系的角度学习本节知识,从一个更高的全面的基准点对已学知识进行综合,加强学生自身知识的再更新能力,这也是教师急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解中,知识点上需要明确的是:
  (1)除了需要说明电势的单位以及标量性,还需要强调电势公式是定义式,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与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无关,与电荷的多寡无关;而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产生电场的源电荷有关,与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2)关于电势公式的应用时,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正负,理解正负只是表示电势的高低而不是方向.
  (3)关于电势的讲解:一是需要注意的是零电势的选取(理论上以距离电场无限远处为零电势,实际上以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二是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逐渐降低.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复习设问引入新课
1).静电力,电场强度概念,指出前面我们从力的性质研究电场,从本节起将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电场。
2).复习功和能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从静电场中静电力做功使试探电荷获得动能入手,提出问题:是什么转化为试探电荷的动能?
(二)进行新课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结合课本图1-4-1(右图)分析试探电荷q在场强为E的均强电场中沿不同路径从A运动到B电场力做功的情况。
q沿直线从A到B
q沿折线从A到M、再从M到B
q沿任意曲线线A到B
结果都一样即:W=qELAM =qELABcos
与重力做功类比,引出结论:在任何电场中,静电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
拓展:该特点对于非匀强电场中也是成立的。
2.电势能
寻找类比点:力做功只与物体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的事例在物理中有哪些呢?属于什么能?
(移动物体时重力做的功与路径无关同一物体在地面附近的同一位置才具有确定的重力势能。)
思考:静电力做功也与路径无关,是否隶属势能?我们可以给它一个物理名称吗?
1).电势能:由于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移动的路径无关,电荷在电场中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我们叫做电势能。电势能用Ep表示。
【思考与讨论】 如果做功与路径有关,那能否建立电势能的概念呢?
2).讨论:静电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通过知识的类比,让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新知识的得出也可以通过已有获取。
静电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
【思考讨论】对不同的电荷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情况:
正电荷从A运动到B做正功,即有WAB>0,则EpA>EpB,电势能减少。
(1)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其电势能逐渐减少。
负电荷从A运动到B做正功,即有WAB<0,则EpA>EpB,电势能增加。
(2)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的方向其电势能逐渐降低。
对此分析得出:电势能为系统所有,与重力势能相类似。
3).求电荷在某点处具有的电势能
问题讨论:在上面讨论的问题中,请分析求出A点的电势能为多少?
学生思考后无法直接求出,不妨就此激励学生,并提出类比方法。
类比分析:如何求出A点的重力势能呢?进而联系到电势能的求法。
则 EpA=WAB(以B为电势能零点)
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撕所做的功。
4).零势能面的选择
通常把电荷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或把电荷在大地表面上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拓展:求电荷在电场中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
将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根据静电力做功情况判断。
若静电力做功为正功,电势能减少,电荷在A点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反之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电荷在A点电势能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
弄清正、负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的不同特点,判断其做功特点再进行判断。
通过对不同内容的拓展,引导学生能通过自己对不同事例的分析,知道对问题考虑的全面性有所了解,同时能正确认识到在分析问题时还应该思考问题的不同侧面,达到对问题的全面解决。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发散能力,达到对物理学习全面化的探究要求。
3.电势
通过研究电荷在电场中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得出。参阅P20图1。4--3
电势概念的形成需要明确一下几个问题:
1)它是描述电场性质的又一重要物理量
2)除了需要说明电势的单位以及标量性,还需要强调电势公式是定义式,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与电荷在电场中的电势能无关,与电荷的多寡无关;而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产生电场的源电荷有关,与该点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
3)关于电势公式的应用时,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正负,理解正负只是表示电势的高低而不是方向.
4)关于电势的讲解:一是需要注意的是零电势的选取(理论上以距离电场无限远处为零电势,实际上以大地的电势为零电势);二是电势沿着电场线的方向逐渐降低.
4.等势面:
类比等高线理解等势面得概念,组织学生讨论几种电荷周围产生的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图。对于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可以用反证法进行论证,加以理解。
(6)小节与布置作业
1)、让学生思考和讨论P21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与练习3、4
2)、布置作业
A 必做部分 要求学生自己根据笔记仔细阅读课文(包括例题)
B 选做部分 有关EP和习题5道左右
3 板书设计
电势能 电势
1、静电力做功的特点:
电场力所做的功只跟始末位置有关,而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
2、电势能:电荷 在电场中具有的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势能。
3、电势: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1)概念: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2)定义式:
(3)单位:伏特(V)
(4)电势是标量。但有正有负,其正负同样表示 大小(其零点在无限远处或大地)。
4、等势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