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09 11:0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讨 论1.了解讨论的技巧,学会讨论。
2.根据情境,进行讨论练习。
3.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多角度思维的能力。学习目标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栃将使思想更加锋利。
——培根交际指导讨论倾听·表达组织者参

者汇报者记录
者巧妙引导坦


好摘要陈述记录梗概遵守话题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讨论,是就某件事互相表明见解或论证。 讨论活动可以按小组的形式开展。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讨论的话题,每个人围绕话题搜集资料,包括名人轶事,名言警句等,根据话题,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以及自己的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反向推理,看自己的论证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逻辑。
在讨论时,要用简洁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自己的论据,以及论证的过程。在别人提出疑问和质疑时,既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又要认真听取他人的观点,思考他人观点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积极提出,修正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讨论达成一致,得出结论。
讨论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讨论的十二字原则: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
所谓“紧扣议题”就是在讨论时,要围绕着议题展开,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切不可东拉西扯,离题万里,不能将讨论变成漫无边际的聊天,否则讨论难以有成果。
所谓“言无不尽”即每个讨论者都要积极发言,只有参与者都积极发言,讨论才能成功。不能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而缄口不言,讨论本身就是一个从“没想好”逐渐走向“想好”的过程,“不成形”的观点同样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只要大胆地说出来,就有可能互相启发。
所谓“包容合作”即讨论问题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观点的碰撞,甚至是交锋,我们要理性客观地发表意见,坦诚谦虚地对待不同看法,礼貌地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保证讨论在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氛围中进行。 活动一:某中学准备调换走廊里的挂图,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下面是几位同学讨论是的记录。你觉得他们各自的表现怎么样?如果你与你的同学讨论这一问题。你们会说些什么?不妨找几位同学试一下。
甲:我觉得走廊里什么都不用挂。走廊不就是过道嘛!不挂图反而显得干净整洁。
乙:你的眼里就只有简单、整齐。一点儿审美意识都没有!照你这么说,你就该把你的书包洗干净。再把书包上的小挂件摘了。这样就整洁了……
丙:其实还是要挂一些图的。咱们学校的建筑本来就老旧,更应该讲究细节的美。校园应该是美的。
丁:我也觉得应该挂一些图。不过现在走廊里的挂图太单调了。都是些名人名言。确实应该换一换了。
交际示例 乙同学的表达方式欠妥。在讨论中,如果不同意对方的看法,我们需要委婉地表达反对的观点,如“我反而认为要……才更好”“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等等,就像是丙、丁两位同学的表达方式,在尊重别人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观点,这样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如果我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可以把乙同学的观点更换一个表达方式,如:简单整齐的确也很重要,但是,如果什么都不挂,会不会走向简单整齐的另一个极端——单调呢?我觉得还是应该挂一些图,但是挂图不宜多,也不能全部都是名人和名言,还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挂图。
活动二:请从以下问题中任选一个,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整理出讨论报告,在全班展示。
问题1:怎样才算是“有教养”?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问题2:中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为什么?问题1:
“有教养”是能够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这种尊重不仅仅是在社会上对他人的尊重,更体现在对自己的家人、亲人和下属的尊重。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要礼貌待人,这种礼貌待人是出自自己内心的,是习以为常的,是能够让自己心情愉快的,是一视同仁的;做事不自吹自擂,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承诺的事情一定会做到,不摆架子,在任何场合中,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随时注意自己的举止,谈吐和仪表,因为一个人的仪态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道德观念,既构成外在美,也体现内在美。 在不同意他人观点时,从不打断别人的话,要待对方说完后再去补充或反驳。 问题2:
示例一: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带手机。手机之所以出现,就是为了人们通讯和联系的方便和快捷。放学或放假,孩子还没回家,家长心急如焚:孩子有个手机就会很方便联系。在孩子有事情或者是有情绪的时候,也可以及时联系家长进行倾诉。关于害怕允许带手机会影响孩子学习的问题,学生玩手机不是手机本身的问题,而是学生自制力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不应该想着禁止学生带手机,而是应该想如何提高学生自制力,以及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手机。 示例二:我认为中学生不应该带手机。现在智能手机普及程度高,手机功能也很多,大部分中学生的自制力就不高。一旦允许带手机,学生晚上就可能玩手机玩得很晚,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和第二天上课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在上课期间因为接收消息和翻看消息,而打断听课的思路,影响上课的质量,并还会对身边的同学造成影响。同时,禁止中学生带手机,也是很多国家都明令禁止了的。如韩国,制定法案规定小学生不能携带手机入校;准许初中生与高中生携带手机,但到校后须将手机交给学校集中保管,放学后还给学生。日本则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一些私立学校则规定,统一由学校购置学生的手机,该手机可携带到学校,上课时统一关机,学生与学生或师生通话免费,可通过GPS掌握学生发生紧急情况时的位置。英国的教育部也曾致函各学校校长,明确表示除了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活动三: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请你选择一方,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示例一】(正方)大家好!我支持正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即时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高零散时间的利用率。【示例二】(反方)大家好!我支持反方观点,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了阅读效果;二是缺乏深度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星的,不系统,不严谨。活动四:你的同学张含,星期五放学后,将共享单车骑回家,停放在自家楼下,准备下星期一再骑车返校。针对此事,有网友留言:“共享单车是造福大家的,不是你一个人的。”“我希望我们都能换位思考,文明接力。”对张含的这种行为,你有什么看法?【示例】共享单车是为了给大家带来便利,爱护公物要从你我做起!每个国家发展共享经济都会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提升国民素质,支持共享经济。活动五: .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有关部门取缔了路边摊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观点,并阐明理由。【示例一】我赞同取缔路边摊点。路边摊大多属于无证经营,往往不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卫生条件难以保证。部分人还会占道经营,造成交通拥堵。【示例二】我认为应当妥善处理,不能盲目取缔。一方面,路边摊点的经营收入往往是某些家庭的经济来源,盲目取缔会给一些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困难,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会给居民生活造成不便。活动六: .在以“做知书达理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正在热烈讨论遵守《学生校园礼仪规范》的意义。现在该你发言了,你将说点什么呢?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示例】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心态的体现。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活动七: .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众心中的榜样形象。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的事迹屡遭质疑。“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示例一】英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族群;有了英雄,不知呵护、爱戴、敬仰,则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致敬英雄是最好的国民教育方式。【示例二】宣扬英雄事迹,要做到科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首先,尊重史料,还原真实的英雄原貌;其次,弘扬正气,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因此,我们应摒弃歪曲历史、蔑视英雄的行为。【示例三】英雄是民族精神的守护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因此,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活动八: .近年来,中高考结束之后,举办“升学宴”已经成为一种风气,针对这种现象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的鼓励,有的家长则觉得这种做法容易滋生不正风气。请就此发表你的看法。【示例一】我赞成这种做法。“升学宴”既是对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优秀成绩的肯定,又是对孩子未来的期许,鼓励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示例二】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学习上取得成功对学生来说是应该的,家人之间可以庆祝,但不应提倡举办“升学宴”,这样做既会给家人和朋友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助长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