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擒敌拳教学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按照高中水平五的教学目标,选择校本教材《国防生军事训练》——擒敌拳模块——第4、5节为教学内容,根据擒敌拳的技术特点,设计最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够在合理的教学方式下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抗击打能力、灵敏性、应变能力等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立志献身国防事业。二、教材分析 擒敌拳是我军用于军事训练和捕捉俘虏的重要训练手段,它融合踢打摔拿于一体,通过擒敌拳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协调一致的精神,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敏、爆发、抗击打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合作、克服困难、自信的品质,从运动中获得成就感。
本次课以擒敌拳模块——1、2、3节动作复习,4、5节动作新授作为教学内容,教学单元的第3次课。由于学生受限于技术自身的特点,运动强度并不是很大,因此,在练习的方式上,通过加入专项练习少林震脚功、脚斗士游戏等方法,增加运动负荷。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前五节动作,提高擒拿的效果,通过采用游戏练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等素质,为后续内容的综合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身体素质良好,体能充沛,心理上正逐步走向相对稳定和成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他们善思考、乐学习、求上进,课堂常规执行力好,能自觉主动的开展练习,能不断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能在学与练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他们经过前段时间的体育课学习,大部分掌握了一些拳术基本手型、步法的练习方法。其中男生的基础强于女生,男女生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女同学的上下肢力量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前三节动作要领,也有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这是由于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造成。为了防止在教学中出现“吃不饱”、“吃不消”的现象,采取分组教学,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让不同组的学生在练习中有所提升,同时又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培养更多的“小老师”,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四、教学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巩固擒敌拳前三节技术动作,学习掌握后两节动作要领,掌握动作的攻防意义,能在练习中做出完整的技术动作
2、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擒敌拳前五节动作学与练及课课练的落实,发展学生速度、上肢力量和灵敏素质,提升学生素质水平
3、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目标:通过课堂中自主、合作、互助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团结协作的意识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砍肋击胸、缠腕冲拳动作要领
难点:动作技术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七、组织与教学
1、分组教学。根据学生的技术情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教师引导的作用带动学生自我练习、自我调节、自我激励,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
3、渗透德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遇到困惑、困难时,及时与组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共同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协助精神。
4、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在分组练习中,通过小组讨论,决定本组的练习方法,由小组长组织练习,同时可以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创新练习的方法,教师给予练习指导建议。八、安全防范
控制好学生练习时的间距和行进间练习的路线,在练习中不断提醒学生保持适当距离,抬头观察。为了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安全,将场地划分为各自练习区域,学生在规定的范围进行练习,减少相互碰撞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