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8-07-08 21: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一、指导思想
二、教材设置意义
三、教材内容简析
四、学 情 分 析
五、教 学 目 标
六、教 法 学 法
七、教 学 步 骤
八、预计教学效果
说课纲要
认真贯彻高中新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的针对性,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模式设计教学
一:指导思想 排球运动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中限选的一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排球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习,了解排球运动的文化,懂得排球运动的特点,掌握简单的排球技术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术的动作质量和综合运用所学各项基本技术的能力,使学生都能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和价值,不断的提高排球运动技术和参与比赛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并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二、教材设置意义 排球运动是由发、垫、传、扣、拦等动作组成的。它是在快速、激烈的情况下通过接发球、二传、扣球来完成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高中排球教材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综合技术、基本战术、基本规则等内容。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中的垫球技术,它是接发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技术,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垫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配合的质量,本课着重垫球技术中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三 、教材内容简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学生,学生来自各个不同地方,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重在让学生学习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四、 学情分析
1、认知目标:创设活跃的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参于到体育活动中来,领会排球中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五、教学目标
重点:垫击球的位置,人与球的位置关系
难点:全身协调用力垫球。教学重、难点教法
1、示范分解法:教师一步步分解示范动作,并在示范中强调动作要领,让学生从简到难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
2、分组教学法:通过分组练习让学生更好的相互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比教学法:通过评比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六、教法学法学法
1、练习法:激发学生练习热情,熟练掌握动作要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合作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
3、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一)课堂常规
整队集合,师生问好。
(二)热身导入
做热身运动及熟悉球性练习,使学生精神振奋,充分活动开各个关节,达到热身效果。这一过程重在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情趣,为课堂内容的展开做好充分准备。七、教学步骤(三)揭示课题
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排球运动和学习排球的重要性,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建立良好的动作概念。 (四)学习和发展
1、徒手练习:
原地徒手做垫球动作练习,体会正确的垫球动作。 2、分层次教学:
(1)垫固定球,即二人一组,一人双手持球固定于小腹前,另一人做双手垫球动作,重点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正确的击球位置。
(2)一抛一垫:相距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3)对垫:距离3——4米连续对垫球。
(4)自我展示: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练习成果 。 易犯错误 1、垫球前准备姿势不正确。重心过高、过低,或重心靠后,影响垫球效果。纠正方法:多做徒手练习,体会正确动作要领。 2、击球位置不正确。球易击在手、前臂和肘关节等处,影响垫球质量。纠正方法:多做固定球练习,体会正确的击球位置和正确的击球动作。 3、手臂击球时弯曲。纠正方法:做完整垫球练习时由易到难,由难到易反复进行,体会正确动作。 4、非全身协调用力击球。纠正方法:多观察别人的动作,从别人的动作中吸取正确动作,找出问题所在,利于自己改进提高动作质量。(五)合作发挥素质游戏:接力比赛
规则:分为两组进行比赛,1、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20人
2、第一个同学从A(排球场三米线)出发跑到B(排球网)后跑回A,然后从A继续跑回C(另一端三米线),最后从C处跑回A点为结束。第一个同学按要求跑完和下一个同学击掌后下一个同学开始跑,哪组先完成的获胜。 (六)恢复身心
1、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来放松,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综合评价。
预计平均心率为:100--110次/分
最高心率为130次/分,出现在三十
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35%,运动负荷为中等八、预计教学效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