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运动的描述和快慢
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知道什么是参照物
知道何为速度,以及速度的计算方法
知道静止的相对性
会计算平均速度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7秋 襄州区期末)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C.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D.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2.(2017秋 临清市期末)请根据图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3.(2017秋 岳麓区校级期末)我们在乘坐火车时有过这样的体验:看着对面的列车,感觉自己的车子在移动,等对面的列车驶过,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移动。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自己的车在运动
B.以旁边运动的车为参照物,自己的车在运动
C.以旁边静止的车为参照物,自己的车在运动
D.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车在运动
4.(2017秋 栖霞区期末)观察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5.(2017秋 武冈市期末)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s内飞行了0.4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 )
A.50m/s B.100m/s C.200m/s D.400m/s
6.(2017秋 鄂托克旗期末)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7.(2017秋 越秀区校级期末)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400c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0.03k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8.(2017秋 来宾期末)图中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9.(2017秋 来宾期末)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至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至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至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5s至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
10.(2017秋 定陶县期末)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3:1 B.3:4 C.5:3 D.4:3
11.(2017秋 丹江口市期末)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D.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12.(2017秋 连云区期末)小明和小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他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经过6min,小明通过的路程比小华多
B.在6﹣12min内,小明作匀速直线运动
C.第9min时,小明和小华的速度相等
D.在0﹣15min内,小明的速度比小华的速度大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8 玉林)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
2.(2018 无锡)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缋,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
3.(2017 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4.(2018 枣庄)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5.(2016 玉林)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2018 扬州)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7.(2018 眉山)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 )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
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
8.(2018 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9.(2017 眉山)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0.(2018 恩施州)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上”)的。
11.(2018 哈尔滨)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车里,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为3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4km,则v= km/h,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 。
12.(2018 桂林)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 (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 (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8 开江县一模)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行船和岸边 B.都是岸边 C.岸边和行船 D.都是行船
2.(2018 临沂模拟)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3.(2018 镇江一模)我市丁卯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东西方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一段平直桥面上自东向西匀速行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车上司机是运动的
B.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其它汽车始终是运动的
C.以该汽车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向东运动
D.从反光镜中看到后面汽车在靠近,是以路面为参照物
4.(2018 高邮市校级一模)马斯克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超级高铁的计划。他设想乘客坐在类似胶囊的“车厢”里,“车厢”在低压管道中被发射出去,沿着空气轨道行驶,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200km/h。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厢”的速度可以达到1200 m/s
B.材料中描述的1200 km/h是指“车厢”的平均速度
C.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自己的座位是静止的
D.在“车厢”加速启动阶段,面向前方的乘客由于惯性将向前倾
5.(2018 东坡区模拟)下列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等效于用速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是( )
A.排球 B.半程马拉松 C.撑杆跳 D.标枪
6.(2018 宁德模拟)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两雨滴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v1:v2为( )
A.: B.: C.m1:m2 D.m2:m1
7.(2018 澧县模拟)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8.(2018 兰陵县一模)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9.(2018 康巴什二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20~3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两物体在3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10.(2018 普陀区二模)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C.运动2.4米,甲车比乙车多用4秒
D.运动5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多1.2米
11.(2018 平邑县三模)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5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5~7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3.(2018 河北模拟)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l0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汽车在第5s时的速度为 m/s;汽车在第5s和第6s这两秒时间里共前进了 m。
14.(2018 枣阳市模拟)如图所示,“40”表示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min。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2.(2018 丰台区一模)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在百米赛跑时,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运动快慢的
B.同学们在进行篮球绕杆练习时,认为杆静止是选择了地面为参照物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
D.男同学做“引体向上”时,不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7秋 襄州区期末)根据机械运动的含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运动就是一切机械的运动,像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机械运动就是物质的一切运动
C.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D.物体做怎样的运动跟参照物的选择无关
【解答】解:
A、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不能简单理解成是一切机械的运动,而空气的流动是空气发生了位置的变化应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
B、机械运动是指宏观物体的位置的变化,不是物质的运动,故B错误;
C、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的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故C正确;
D、由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知,要判断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照物,所选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会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2.(2017秋 临清市期末)请根据图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解答】解:
因为楼房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
甲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
如果乙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飘动。所以,乙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
故选:D。
3.(2017秋 岳麓区校级期末)我们在乘坐火车时有过这样的体验:看着对面的列车,感觉自己的车子在移动,等对面的列车驶过,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移动。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自己的车在运动
B.以旁边运动的车为参照物,自己的车在运动
C.以旁边静止的车为参照物,自己的车在运动
D.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车在运动
【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自己所乘坐的车是静止的。故A错误;
B、自己坐的车静止在地面上,以旁边运动的车为参照物,自己的车位置在变化,所以在运动。故B正确;
C、自己坐的车静止在地面上,以旁边静止的车为参照物,自己的车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故C错误;
D、自己坐的车静止在地面上,以站台为参照物,自己的车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故D错误。
故选:B。
4.(2017秋 栖霞区期末)观察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一定向右运动
D.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解答】解:由图可知,烟囱的烟向左飘,说明风是向左吹的;
图中甲车的旗向左飘,则甲车的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①向右运动,②静止,③向左运动,但车的速度小于风的速度;
因为乙车的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且车的速度要大于风的速度。
综上所述,只有B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B。
5.(2017秋 武冈市期末)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s内飞行了0.4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 )
A.50m/s B.100m/s C.200m/s D.400m/s
【解答】解: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它们相对静止,它们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相等,
加油机的速度v===200m/s;
故选:C。
6.(2017秋 鄂托克旗期末)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风弛电擎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
【解答】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中“离弦之箭”、“一日千里”、“风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非常得快,而“姗姗来迟”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比较慢。但这四个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一日千里”,因为这个成语中既有时间又有路程,“一日”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路程。
故选:C。
7.(2017秋 越秀区校级期末)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400c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
D.从0.03k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解答】解:
A.航模飞行器的速度v1=1400cm/s=14m/s;
B.汽车行驶的速度v2=50km/h=50×m/s≈13.89m/s;
C.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v3===10m/s;
D.下落物体的速度v4===12m/s。
由上分析知,A平均速度最大。
故选:A。
8.(2017秋 来宾期末)图中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s﹣t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则知该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
B、该图象的斜率为零,说明速度为零,物体静止不动,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减小,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17秋 来宾期末)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至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至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至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5s至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v===0.4m/s.此选项正确;
B、由图象可知,0s~7s内小车运动的路程是6m,小车的平均速度为v==≈0.86m/s.此选项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状态。此选项错误;
D、在5s~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4m.此选项错误。
故选:A。
10.(2017秋 定陶县期末)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
A.3:1 B.3:4 C.5:3 D.4:3
【解答】解: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故选:B。
11.(2017秋 丹江口市期末)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D.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D正确;
故选:D。
12.(2017秋 连云区期末)小明和小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他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经过6min,小明通过的路程比小华多
B.在6﹣12min内,小明作匀速直线运动
C.第9min时,小明和小华的速度相等
D.在0﹣15min内,小明的速度比小华的速度大
【解答】解:A、由图象知经过6min,小明通过的路程为600,小华通过的路程为400m,故小明通过的路程比小华多,故A正确;
B、在6﹣12min内,小明通过的路程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图知,两人在9min相遇,小明此时处于静止状态,小华还在运动,故C错误;
D、在0﹣15min内,小明与小华通过的路程相同,速度相同,故小明的速度等于小华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8 玉林)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
【解答】解:“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故选:B。
2.(2018 无锡)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缋,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
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在原地不动
【解答】解:学校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中,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都奔跑,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交接,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缋。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2017 河北)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汽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
【解答】解: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的运动有5种情况:①甲车不动,乙车向北运动;②乙车不动,甲车向南运动;③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④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也向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慢;⑤甲车向南运动,乙车也向南运动,但甲车比乙车快;
A、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故A正确;
B、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运动,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不一定是静止的,故B错误;
C、坐在甲车上的小明感觉乙车向北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可能静止也可能先北运动,也可能向南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4.(2018 枣庄)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
AC、图中的s﹣t图象是曲线,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也就是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C不符合题意;
B、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D、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16 玉林)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答】解: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速度随着时间不发生变化,则为图中乙部分。
故选:B。
6.(2018 扬州)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 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
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 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
【解答】解:
A、0~t1时间段内的s﹣t图象为直线,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改变,故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纵坐标可知,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短,故C错误;
D、由图可知,0~t1比t2~t3图象的倾斜程度大,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故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7.(2018 眉山)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 )
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
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
【解答】解:
(1)由图象可知,相同时间内(如t=4s)a、b、c的路程关系为sa>sb>sc,
由速度公式v=可知,va>vb>vc;
(2)由图象可知,t=5s时,sa﹣sb>2m,sa﹣sc≈4m>2m,sb﹣sc<2m;
(3)由题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结合前面解答可知,甲的s﹣t图象一定是图线a;乙的s﹣t图象可能是图线b,也可能是图线c;
故选:A。
8.(2018 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解答】解:高铁速度为216km/h=60m/s,车厢通过隧道用了t=10s,
根据v=得,
隧道长:s=vt=60m/s×10s=600m。
故选:B。
9.(2017 眉山)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解答】解:
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
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
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0.(2018 恩施州)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人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上”)的。
【解答】解:背着书包上学,我们以人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没发生改变,因此书包是静止的;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故书包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人;运动。
11.(2018 哈尔滨)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车里,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为3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4km,则v= 80 km/h,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 平均快慢程度 。
【解答】解:已知时间t=3min=h,s=4km,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速度v===80km/h;
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物体在一段路程或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故答案为:80;平均快慢程度。
12.(2018 桂林)周末,小关和小超分别与家人驾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前往桂林市乐满地主题乐园游玩,如图所示是两小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两小车都在做 匀速直线运动 (选填“加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小超家车的速度 大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解答】解:
由图象知两车的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小超家车通过的路程大于小关家车,所以小超家车的速度大于小关家车的速度。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大于。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8 开江县一模)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行船和岸边 B.都是岸边 C.岸边和行船 D.都是行船
【解答】解:(1)“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运动,是相对于船来说的;
(2)“孤帆一片日出来”,研究的对象是“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地面(或两岸、青山)来说的;
故选:A。
2.(2018 临沂模拟)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解答】解:A、以树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以船舱为标准,乘客的位置没变,所以乘客静止,故B符合题意;
C、以迎面的船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以河水为标准,乘客位置变了,所以乘客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8 镇江一模)我市丁卯高架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市民东西方向的通行。一辆汽车正在一段平直桥面上自东向西匀速行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该汽车为参照物,车上司机是运动的
B.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其它汽车始终是运动的
C.以该汽车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向东运动
D.从反光镜中看到后面汽车在靠近,是以路面为参照物
【解答】解:
A、一辆汽车正在高架桥上自东向西匀速行驶,司机与汽车的位置没有变化,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静止的,故A错误;
B、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其它汽车可能静止也可能是运动,故B错误
C、汽车正在高架桥上自东向西匀速行驶,以该汽车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向东运动的,故C正确;
D、从反光镜中看到后面汽车在靠近,是以该汽车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C。
4.(2018 高邮市校级一模)马斯克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超级高铁的计划。他设想乘客坐在类似胶囊的“车厢”里,“车厢”在低压管道中被发射出去,沿着空气轨道行驶,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200km/h。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厢”的速度可以达到1200 m/s
B.材料中描述的1200 km/h是指“车厢”的平均速度
C.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自己的座位是静止的
D.在“车厢”加速启动阶段,面向前方的乘客由于惯性将向前倾
【解答】解:
A.1200km/h=1200×m/s≈333.3m/s,故A错误;
B.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200km/h,不是指“车厢”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
C、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乘客和自己的座位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该乘客是静止的,故C正确;
D、在“车厢”加速启动阶段,车厢的速度是变大的,而乘客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会向后倾,故D错误。
故选:C。
5.(2018 东坡区模拟)下列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等效于用速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是( )
A.排球 B.半程马拉松 C.撑杆跳 D.标枪
【解答】解:速度时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析各个选项可知,只有半程马拉松符合题意。
故选:B。
6.(2018 宁德模拟)已知雨滴在空中竖直下落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不同质量的雨滴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的二次方的比值相同。现有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雨滴从空中竖直下落,在落到地面之前都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两雨滴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v1:v2为( )
A.: B.: C.m1:m2 D.m2:m1
【解答】解:
因为雨滴落到地面前均已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雨滴受的是平衡力,雨滴受到的阻力为f=mg=kv2,
所以雨滴的速度为v=,
所以两雨滴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v1:v2为:
==,故A正确。
故选:A。
7.(2018 澧县模拟)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由图象知:
A、是路程﹣﹣时间图象,路程不随时间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是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见,速度不随时间变化,是匀速运动,故B符合题意;
C、是路程﹣﹣时间图象,由图可见,路程随时间增大而增大,但路程与时间不成正比,所以是变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是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见,速度随着时间增大而增大,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所以是匀加速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18 兰陵县一模)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8m
【解答】解:
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故B错误;
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乙=4m,乙车路程为s甲=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故CD正确。
故选:B。
9.(2018 康巴什二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20~3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C.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两物体在3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0~10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大于乙同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v乙,故A错误;
B、据图可知,物体在20~30s内甲静止,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且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
D、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两个物体在20s末相遇,故D错误。
故选:C。
10.(2018 普陀区二模)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沿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B.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始终不变
C.运动2.4米,甲车比乙车多用4秒
D.运动5秒,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多1.2米
【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v甲===0.3m/s,乙车的速度v乙===0.6m/s,v甲<v乙,故A错误;
B、因为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同向沿直线运动,v甲<v乙,所以,运动过程中,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变大。故B错误;
C、运动2.4米,甲车所用时间===8s,甲车所用时间===4s,故甲车比乙车多用4s。故C正确;
D、运动5秒,甲车通过的路程s=v甲t=0.3m/s×5s=1.5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v乙t=0.6m/s×5s=3m,故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多1.5m。故D错误。
故选:C。
11.(2018 平邑县三模)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5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D.5~7s内,小车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v===0.4m/s,故A是正确的;
B、由图象可知,在0﹣7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6m,小车的平均速度v==≈0.86m/s,故B是错误的;
C、由图象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静止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受到的就是平衡力,故C是错误的;
D、由图象可知,在5s﹣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一种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就是平衡力,故D是错误的。
故选:A。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3.(2018 河北模拟)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l0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汽车在第5s时的速度为 30 m/s;汽车在第5s和第6s这两秒时间里共前进了 60 m。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该图象反映的是速度﹣时间图象,
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图象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表明汽车的速度随时间而增大;
由图象可知,当t=5s时,对应的纵坐标v=30m/s;
汽车在第5s和第6s的速度都是30m/s,
所以汽车在第5s和第6s这两秒前进的距离是:s=vt=30m/s×2s=60m。
故答案为 增大,30,60。
14.(2018 枣阳市模拟)如图所示,“40”表示 从此地到西大桥限速40km/h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12 min。
【解答】解:(1)标志牌的含义:40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8km代表从此地到西大桥的路程是8km。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2.(2018 丰台区一模)下面是同学们上体育课时的一些场景,其中解释正确的是( )
A.在百米赛跑时,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运动快慢的
B.同学们在进行篮球绕杆练习时,认为杆静止是选择了地面为参照物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
D.男同学做“引体向上”时,不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解答】解:
A、百米赛跑时路程相同,裁判员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运动快慢,即通过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来判定运动快慢,故A正确。
B、同学们在进行篮球绕杆练习时,认为杆静止是选择了地面为参照物。故B正确。
C、踢出去的足球最终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受到重力作用,故C错误。
D、男同学做“引体向上”时,重力是竖直向下的,而人向上运动,所以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故D错误。
故选:A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