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新课标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一章 学习目标: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用平均速度
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1.比赛过程中,你(观众)是如何判断谁跑得快的?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
裁判员是怎样计算成绩的?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路程2.相同路程比时间思考:里约奥运会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100米决赛的成绩是9秒81,在200米决赛的成绩是19秒78,要知道他哪次跑得快,应该怎么办?二.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公式: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单位:米/秒(m/s)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每秒(m/s) 观察汽车的速度表,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也常用千米每小时( km/h)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的速度约“33m/s”,它的物理意义:汽车在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3米。 一辆大轿车速度约 “72Km/h”,它的物理意义:大轿车在1小时内通过的路程是72千米。阅读课本20页小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人步行速度约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人骑车速度约 ,
合 Km/h。一辆大轿车速度约 72 Km/h,合 m/s。一架喷气式客机速度约 ,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合 Km/h。 讨论:
1.甲图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用时 秒,通过的路程是 米。
说明:甲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的速度是 的。
2.乙图汽车在各段时间内用时 秒,通过的路程分别是 、
、 、 。
乙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它的速度是 的。相等不相等不变变化沿着直线,速度大小不变匀速直线做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变化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情况10300变速直线10200米250米300米450米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而不能具体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大小。计算公式:
加特林加特林博尔特博尔特例题: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绩是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已知刘翔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时间t=12.91s.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必须有公式代入数据且有单位计算结果有单位且必须是小数1. (2016·武汉)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
A. 身高约为160dm
B. 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C. 步行速度约为1m/s
D. 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C2. 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 赛程全长2000米,如图所示为她们在比赛中的情境. 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 )
A. 5m/s B. 10m/s
C. 5km/h D. 10km/h B3(2017·青岛)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C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s/t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以上说法都对A5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406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 )
A. 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 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C. 乙车在做匀
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
在40s内的平均
速度相同 C7、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s,则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 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m/s.80.0 0.48、如图是某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前5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m,在5s~15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m/s.00.49、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 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 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
m,所需要的时间是 s.自己(或动车)5011502310、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路程s与运动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 ab段 B. bc段
C. cd段 D. de段A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