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17-2018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县2017-2018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7-10 18: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 一 生 物 试 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能用于探究光合作用(  )
①需要水;②需要二氧化碳;③需要光;④需要叶绿体;⑤释放氧气;⑥产生淀粉.
 
A.
③⑥
B.
①⑤
C.
②③④
D.
⑤⑥
2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却能把根吸收的水分运达数米高的顶部.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3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
叶绿素
B.

C.
二氧化碳
D.

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  )
 
A.
产生二氧化碳
B.
分解有机物
C.
提供能量
D.
吸收氧气
5“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
B.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6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的去向是( )
A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7下列各项物质中,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
B.
有机物和氧气
C.
二氧化碳和氧气
D.
有机物和水
8有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就要落叶,这是为了(  )
 
A.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
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C.
给根供应肥料
D.
减少体内水分的运输
9王大爷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  )
 
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B.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10广饶陈官乡是“中国蒜薹之乡”,陈官中学李超同学在帮父母搬运蒜薹时发现,蒜薹堆的内部比较热,这些热量来源于(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11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12泸州忠山公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附近部分市民常在天刚微亮的时候来此晨炼.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得知,此时树林里空气不清新,不宜晨炼,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植物的(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蒸腾作用
1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根 B. 茎 C .叶 D. 花
14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
 
B.
叶片的遮光部分与暴露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
 
D.
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15农民将丰收的水稻和小麦收获后,入库存入前,都会尽快晒干,其目的是(  )
 
A.
降低蒸腾作用,避免能量消耗
B.
促进光合作用,延长种子寿命
 
C.
保证种皮干燥,防止虫类咬蛀
D.
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16某同学在“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叶片的一部分,放置在阳光下4小时后,取下此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去除叶绿素,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选项是(  )
 
A.
B.
C.
D.
17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试验,并在晴天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  )
 
A.
B.
C.
D.
18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
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C.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
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19某同学利用蚕豆叶练习徒手切片并制成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操作错误的是(  )
 
A.
切取叶片带主叶脉的中间部位夹在支持物中
 
B.
用沾水的刀片向自己身体方向连续水平斜向拉切
 
C.
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时左眼在目镜上观察
 
D.
挑选最薄且叶片横切面较完整的材料制成临时切片
20如图所示甲、乙两处,分别填写什么最恰当(  )
 
A.
叶绿体、线粒体
B.
动物、植物
C.
细胞核、细胞质
D.
基因、蛋白质
21在“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将绿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其目的是(  )
 
A.
使淀粉变蓝色
B.
溶解淀粉
C.
清洗叶片
D.
溶解叶绿素
22如图所示,图中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  )
A.
②④⑥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23某同学在光下的一棵植物上摘下一片叶子,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漂洗后用碘液染色,叶片呈蓝色,他应该得出的结论是( )
A. 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 B .绿叶在光洗制造淀粉
C .叶中含有淀粉 D . 缺乏对照组,得不出结论
24绿色植物具有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作用的是(  )
 
A.
蒸腾作用
B.
运输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光合作用
25绿色食品是指( )
A 绿色的食品 B 经济价值高的营养食品 C 转基因食品 D 安全、无公害食品
26下列植物中,被我们使用的主要部分属于植物根的是( )。
A. 白菜 B . 花生 C. 萝卜 D. 西瓜
27 下列属于肉食性动物的是( )
A 羊 B 狗 C 河马 D 青蛙
28下列关于森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森林占有了广大的土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因此森林越多不一定就越好
B 森林是动物理想的生活地,破坏深林,就破坏了动物的家园
C 我们所使用的木材、煤都来自森林
D 森林能美化我们居住的环境,促进我们身心健康
29将小鼠与绿色植物同放在密闭的钟罩内置于黑暗处以段时间后,小鼠将会怎样( )
A. 仍然活着 B. 与植物同死 C .先于植物而死 D .后于植物而死
30大葱的上端是绿色的,二下端埋在土中得部分是白色的,其根本原因是( )
A 下端没有叶绿体 B 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C 下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叶绿素在光下才能形成
二判断题(10分 每小题1分)
( )1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不利于水循环。
( )2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越多,植物生长会越好,所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有利的。
( )3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一旦超过或低于21%,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超过或低于0.03%,就表明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失去了平衡。
( )4一次性筷子简便、快捷、卫生,又能为国家出口赚钱,所以应大力提倡生产与使用。
( )5一群牛和它们生活的环境是生物圈。
( )6植物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太阳,与呼吸作用无关。
( )7植物的蒸腾作用的能促进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吸收和运输。
( )8贮藏农产品的地方越封闭越好。
( )9低温、少氧等环境因素有利于延长农产品贮藏的时间。
( )10植物体内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三(10分每空1分)
如图表示植物体内有关生理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请回答:
(1)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
(2)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代表的气体为   ,②代表的气体为  .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   ,则该图表示的生理活动为   作用.
(3)某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   ,空气中含氧量将会  .
(4)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中的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四、(6分每空1分)
阅读资料,回味科学家的探索,回答相关问题.
探索一:植物靠什么长大?
1642年,荷兰科学家海尔蒙特猜测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是从土壤中获得的.为此他做了柳树苗生长实验.?
探索二:植物能否清洁空气?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用小白鼠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将蜡烛和小白鼠放在密闭的钟罩内 在密闭的钟罩中放一棵新鲜的薄荷枝
蜡烛很快熄灭小鼠也很快死亡 蜡烛能长时间燃烧小鼠也能长时间活着
(1)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   .我们现在知道土壤减少90克的主要成分是  ;海尔蒙特浇的雨水大部分是用于   .?
(2)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   ,现在我们已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   .普里斯特利有一次晚上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小白鼠死了,分析其原因是   .
五(10分每空1分)
1、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  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
(5)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
2、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
六(4分)如图是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b是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了有机物,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4)b作用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   ,供植物的生命活动利用.
初 - 生 物 试 题答案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60分钟
2、全卷共六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 号






总 分
命题人
得 分
60
10
10
6
10
4
100
王秀娟
一选择题(60分 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8
10
A
C
D
C
C
D
A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C
D
D
D
D
D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B
D
D
C
D
A
C
D
二判断题(10分 每题 1分)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三(10分每空1分)
如图表示植物体内有关生理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请回答:
(1)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 蒸腾 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 气孔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下 表皮.
(2)若该图表示光合作用,则①代表的气体为 二氧化碳 ,②代表的气体为 氧气 .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 二氧化碳 ,则该图表示的生理活动为 呼吸 作用.
(3)某地区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空气质量差.经大面积植树造林后,预期该地区空气湿度将会 上升 ,空气中含氧量将会 增多 .
(4)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绿体中的 叶绿素 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四、(6分)阅读资料,回味科学家的探索,回答相关问题.
探索一:植物靠什么长大?
1642年,荷兰科学家赫尔蒙特猜测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是从土壤中获得的.为此他做了柳树苗生长实验.?
探索二:植物能否清洁空气?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用小白鼠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1)海尔蒙特的实验证明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不可能来自土壤而是来自于 雨水 .我们现在知道土壤减少90克的主要成分是 无机盐 ;赫尔蒙特浇的雨水大部分是用于 蒸腾作用 .?
(2)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 植物能清洁空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现在我们已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  .普里斯特利有一次晚上做了同样的实验,结果小白鼠死了,分析其原因是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黑暗中植物不能产生氧气,故小白鼠死亡 .
五(10分每空1分 共两小题)
1雏鹰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的三个装置: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对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植株放在 黑暗处 一昼夜.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 隔水加热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乙、丙 .
(5)如果把上个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说明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光合作用 .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结论,应用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二氧化碳 .
2(8分)(2013?济宁)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蒸腾作用 .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光 .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氧气 .
六(4分)如图是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b表示植物的生理活动:b是 呼吸作用 
(2)A、B表示两种物质:A是 二氧化碳 
(3)a作用的意义:不但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了有机物,而且提供了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同时减少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
(4)b作用的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 能量 ,供植物的生命活动利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