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荷 库仑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电荷 库仑定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9-09 20: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1.1 电荷 库仑定律接引雷电下九天富兰克林 (美国)
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实验要求:使验电器的箔片张开起电方法: 。 根据初中的知识: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带 电;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摩擦起电正负带电体可以吸引 物体。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轻小吸引排斥原子的构成原子核 (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核外电子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 。 由于质子对电子的吸引力作用,电子被维系在原子核附近。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 微观解释: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得到电子:带负电
失去电子:带正电2、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2、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2、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2、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2、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 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 感应.(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规律: 近端 感应异种电荷, 远端 感应同种电荷 1、自由电子受力向一端移动,另一端带等量的正电荷.
2、感应起电没有创造电荷,只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将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3)静电感应解释:验电器1.swf验电器静电计 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下面将要看到的现象。验电器2.swf 当带电导体棒靠近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带与导体棒相反的电荷,金属箔带与导体棒相同的电荷 1、起电的本质
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二、电荷守恒定律: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三、元电荷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简称电量。单位:库仑 C 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决定于那些因素呢?猜 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猜 想1、可能跟电荷量有关
2、可能与两个电荷间的距离有关一、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演 示实验表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1)随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
(2)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二、库仑定律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大小: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适用范围: 1.真空中; 2.点电荷. F ----- 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点电荷 1、带电物体的线度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
带电体本身的大小,对讨论的问题影响甚小,
可把带电体视为一几何点,并称它为点电荷。
2、点电荷是实际带电体的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3、点电荷本身的线度不一定很小,
它所带的电量也可以很大。
点电荷这个概念与力学中的“质点”类似。 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
 A. B、C球均带负电
 B. B球带负电,C球带正电
 C. B、C球中必有一个带负电,而另
一个不带电
 D. B、C球都不带电 C课堂训练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课堂训练CD如果将用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近水流,则 ( )
A.水流将向远离塑料棒的方向偏转
B.水流将向靠近塑料棒的方向偏转
C.水流先靠近再远离塑料棒
D.水流不偏转课堂训练B16C的电量等于
个元电荷。课堂训练1020 关于点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B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C .足够小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D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 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 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 忽略不计A B D 第2题答案 因为木屑在接近带电棒时,其上电子重新分布。木屑在靠近带电棒的一端会带有异号电荷,因此木屑被吸引。然后异号电荷被中和,致使木屑上与带电棒带有相同的电荷,又由于同号电荷互相排斥,木屑又跳离带电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