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物质的溶解(1)
—复习课2、实验序号1,3可知: 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1、实验序号1,2可知: 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3、实验序号1,4可知: 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4、实验序号3,4能比较蔗糖和硝酸钾的溶解性吗? 精讲1(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内因)和温度(外因)
(2)多数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硝酸钾,食盐,蔗糖,硫酸铜。
(3)少数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氢氧化钙,气体
(4)比较不同物质溶解性时,必须在相同温度,相同的等质量的溶剂情况下,物质不能再继续溶解时进行比较。
1.物质的溶解性精讲2不饱和不饱和131.6饱和不饱和132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项目内容判断依据转化条件与 方法一定温度
一定量溶剂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增加溶剂/升高温度80℃时10克水 + 120克硝酸钾
溶液类型:
80℃时100克水 + 2克熟石灰
溶液类型: 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熟石灰的饱和溶液稀溶液精讲3思考:
(1)哪杯溶液达到饱和?
(2)哪杯溶液的浓度更大?
(3)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1.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可能是稀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3.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上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1) 20 ℃时100 g水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钠________g,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 ______________ ,且变化幅度较大的是________ 。
2)氯化钠与氯化铵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___℃
之间
3)向烧杯中加入100 g水和50.0 g氯化铵配成50 ℃的溶液,再冷却到20 ℃,烧杯中析出固体为________g。 精讲4氯化铵,氯化钠 3610~2012.8氯化铵 4. 物质的溶解度项目内容定义四 要素影响因素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①一定温度 ②100克溶剂(水) ③达到饱和状态 ④单位:一般是克。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②外因:温度 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如硝酸钾。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食盐。 c.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5. 了解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等级的关系6.课堂复习精练感谢各位的莅临指导!思考:
(1)哪杯溶液达到饱和?
(2)哪杯溶液的浓度更大?
(3)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1.甲杯中加入120克硝酸钾
乙杯中加入0.2克熟石灰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最简单的方法1、概念: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计算公式:P% =m质m液×100%m质+m剂m质 = m液×P% 4.溶液的配制A、溶质的质量分数m液=B、配制溶液溶质+溶剂 (1)指出上述操作中的错误之处 (2)称量和量取:(1)计算:(3)溶解:小明同学想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50克。(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______。例题3从左盘取出氯化钠评价与交流:
(3) 下列选项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仰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盛装溶液的瓶用蒸馏水润洗
④氯化钠晶体不纯
⑤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时,有少量洒落在桌面上
⑥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①②④⑤③2、公式: m浓×P浓% = m稀×P稀%1、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m浓+ m水 = m稀C.配制溶液浓溶液 稀溶液实验室用98%的浓硫酸配制196克20%的硫酸,需要浓硫酸多少克 ,需要水多少毫升?例题4联系生活:1. 面粉和蔗糖放入水中,是否都能溶解?2. 衣服上沾了油污,用水洗不干净,但汽油却能洗去油污?3.你冲白糖的时候用热水还是冷水?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面粉几乎不溶。油污不溶于水,却很容易溶解在汽油中。白糖在热水中溶解的既快又多。1.物质的溶解性老爸,我要喝最甜的糖水,还要加,一直加……儿子,现在最甜的了,再加也不会再变甜了……是小孩还是大人正确?嘿,别吵了,我给个建议:学学科学吧!思考、讨论:1.物质的溶解性Ct℃时,100mL水 一定饱和可能饱和[训练1]t℃时,在两只各盛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
C.升高温度,烧杯中甲固体一定减少 D.降低温度,乙溶液不一定会成为饱和溶液BD【例2】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在20℃时,把20克NaCI投人到50克水中充 分溶解后,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制成了70克饱和溶液 B.制成了68克饱和溶液
C.有18克NaCl发生溶解 D.还剩余2克固体NaCl(未溶解) 【例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冒 B.喝下汽水时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碑酒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 D.夏季黄昏,池塘里的鱼常游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