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7-10 18:5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 1.1 地球上的水
一、单选题
1.小李喝完水转身就走,老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告诉小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小李感到羞耻,因为地球上我们直接利用水只有( )
A. 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 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 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2.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
A. 蒸发 B. 径流 C. 太阳辐射 D. 水汽输送
3.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是( )
A. 蒸发 B. 蒸腾 C. 降水 D. 径流
4. 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5.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环境中形成的是( )
A.仙人掌的叶刺 B.热带树木树茎上长出气生根 C.骆驼的驼峰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
6.陶陶在某报刊上发现一组生物含水量的表格(如下表),其中含水量最高的是( )
生物名称 水母 草本植物 植物风干的种子 黄瓜
水的质量分数/% 98 70~85 15 95
A. 水母 B. 草本植物 C. 黄瓜 D. 植物风干的种子
7.对于自然界的水循环有下列几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陆地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蒸发、蒸腾和降水
B.水循环过程中,水一定经历了三种状态
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
8.为了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下列图案中属于“节水徽记”的是( )
A B C D
9.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
A.赤道附近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东海海域 D.沙漠地区
10.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 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 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 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二、填空题
11.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_______________
12.小明为了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锥形瓶中注人少量温水,然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1)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是________ 现象。
(2)这个模拟实验展示的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环节。
13.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________。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___, 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 F)________和(D)________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__循环。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T 所代表的水循叫________。
(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 三种循环中,________循环的水量最大,________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5)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________(填“长” 还是“短”)。
14.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回答问题: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____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____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______(填“淡水”或“海水”)。
三、解答题
15.2010年天津市科技周的主题是“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图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表是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紧缺性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500 500—1000 1000—1700 1700—3000
请回答:
(1)根据图和表的数据,分析天津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
(2)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市民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mL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________L.(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6.如图是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各个环节的名称。
A 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 D _______ E _______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 请举例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水体的分类和比例
【解析】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固体冰川、土壤水不能直接利用,A错误;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和固体冰川不能直接利用,B错误;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固体冰川水不能直接利用,C错误;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这三种是直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D正确。
2.【答案】C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解析】A、蒸发是补充大气中水蒸气的环节,是水循环主要环节;故A不正确;
B、径流是用于补充区域性水资源的环节,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故B不正确;
C、太阳辐射是促进水循环的动力之一,并不是主要环节;故C正确;
D 、水汽输送是实现不同区域降水的主要原因,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故D不正确;
3.【答案】D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百川归海”描述的是径流。
4.【答案】A
【考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水资源的保护,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
【解析】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
B、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故B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5.【答案】B
【考点】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
【解析】A、仙人掌的叶刺,这是仙人掌对缺水环境的适应,A错误;
B、热带树木树茎上长出气生根,热带雨林雨量多,气温高,空气湿热,气生根有呼吸功能,并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这是植物对水分过多环境的适应,B正确;
C、骆驼的驼峰,这是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对缺水环境的适应,C错误;
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少水的环境,D错误。
6.【答案】A
【考点】水体的分类和比例
【解析】从表格中可知含水量从多到少顺序应该是,水母>黄瓜>草本植物>植物风干的种子,所以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A选项正确,BCD错误。
7.【答案】A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
【解析】A、陆地和大气之间水循环的主要途径是蒸发、蒸腾和降水,陆地上的液态通过蒸发和植物的蒸腾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水滴积累到一定程出现降水,所以A正确;
B、水循环过程中,水一定经历了三种状态,有些水循环不出现固态,所以水循环过程中,水定经历了三种状态的说法不正确,B错误;
C、水的循环离不开太阳,整个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水循环时熔化、蒸发、升华等环节是吸热的,凝结、凝固、凝华等是放热的,所以整个过程既有吸热也有放热,C错误;
D、水循环过程中水量不会减少,因此不必担心缺水,水循环过程中水的总量不会减少是正确的,但时空上分布不均匀,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还有些会被污染,会出现缺水现象,D错误。
8.【答案】B
【考点】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水资源的保护,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
【解析】A.是危险有毒标记,A错误;
B.是节水标志,B正确;
C.是禁鸣喇叭标志,C错误;
D.是禁止吸烟标志,D错误。
9.【答案】D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
【解析】A.赤道附近,太阳辐射强水的蒸发强烈,附近水域又多所以水循环活跃,A错误;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满足条件水源充足,森林中植物蒸腾作用强使水从液态到气态,水循环活跃,B错误;
C.东海海域,水源充足,东海纬度在中低纬度热量辐射充足,水循环活跃,C错误;
D.沙漠地区,缺少水源,干燥的气候使沙漠地区很少有降水,水循环非常不活跃,D正确。
10.【答案】A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解答】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X表示湖中的水进入大气应该是蒸发,Y出现云层表示水蒸气发生凝结成小液滴,Z指向云下面的雨滴,表示降水,所以A选项正确;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蒸腾是植物的作用,X表示的是蒸发,所以B错误;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由A选项知C中XYZ表示的都错误,C错误;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由A选项知D中XYZ表示的都错误,D错误。
二、填空题
11.【答案】海陆间循环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解析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来自大陆表面的蒸发。海洋水通过蒸发称为大气水,然后凝结降落到地面,形成江河湖泊水,通过径流流到海洋。
12.【答案】(1)液化 (2)蒸发;降水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解析】锥形瓶中的温水在不停的汽化变成水蒸气,在锥形瓶上放一装有冰块的蒸发皿,瓶口的温度较低,所以水蒸气在瓶口附近遇冷,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因此在瓶口处可看到大量的白雾类似于云,大量的小水珠在蒸发皿底部越积越多出现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多了会下落变形成降雨。这个模拟实验展示的是水循环中的蒸发和降雨。
13.【答案】(1)太阳辐射;(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
(3)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4)T;M;;(5)短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解析】(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太阳辐射;(2)由水循环图和箭头可知,A指海水蒸发形成水汽,水汽被B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地表径流和D地下径流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海陆间循环。(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发生在陆地上空间所以是陆上内循环,T所代表的水循环发生在海洋上空之间所以是海上内循环。(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 三种循环中,海上内循环T的水量最大,海陆间循环M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5)水循环越活跃,水体更新周期越短,所以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短。
14.【答案】(1)蒸发;(2)液化;(3)淡水;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解析】(1)太阳辐射使海水温度升高,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塑料膜发生液化。 (3)蒸发时从海水中出来的物质只有水蒸气,没有食盐等杂质,水蒸气液化得到的一定是淡水。
三、解答题
15.【答案】(1)极度缺水;(2)8.6
【考点】水体污染和防治,我国和本地区水资源的情况
【解析】(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的数据,我市的人均水量<500,属于极度缺水;(2)根据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水为1毫升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V=24×60×60×2÷20÷1000L=8.6L.
16.【答案】(1)A:水汽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D:下渗作用;E:地表径流
(2)地表径流: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考点】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解析】(1)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循环中最重要的一种循环形式。广阔的海洋表面的水经过水汽蒸发(A)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通过水汽输送(B)被输送到大陆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陆地上的降水(C),降落到地面上的水,一部分通过下渗作用(D)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一部分沿着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E),两者经过江河汇集,最后又回到海洋,完成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水汽的蒸发、凝结、输送等环节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如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等方法施加某些影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