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一单元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导入新知
世界是物质的
空气和水
木材
钢铁
塑料
导入新知
世界是物质的
医药
小麦
农药
化肥
导入新知
物质是变化的
冰 水 水蒸气
导入新知
物质是变化的
燃烧
焰火
铁生锈
雾凇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探究物质变化的四个实验
【实验1-1(1)】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
水沸腾,产生大量气泡;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实验1-1(2)】
取少量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放在研钵内,
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实验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蓝色粉末状固体。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实验1-1(3)】
1.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胆矾,
并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
新知讲解
【实验1-1(4)】
实验操作:将少量石灰石放在试管里;向其中加入少量
的稀盐酸,用配带 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使导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新知讲解
实验现象:
1、石灰石逐渐变小。
2、石灰石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新知讲解
1、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无新物质生成。
2、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新知讲解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成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例如:水结成冰、瓷碗破碎、木材制成桌椅、铁水铸成锅、蜡烛熔化、汽油挥发等。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做化学反应。
例如:纸张燃烧、铁生锈、燃放烟花、食物变质、粮食酿酒等。
新知讲解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①化学变化肯定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能量变化、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巩固提升
1、(2018 桂林)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块熔化 C.汽油挥发D.瓷碗破碎
2、(2018 黑龙江)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
A.酒精挥发 B.海市蜃楼 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
A
C
巩固提升
3、(2018 衡阳)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A
巩固提升
4、(2018 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增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A
新知讲解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2课时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铁锈;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铜绿;
可燃性、酸碱性、还原性、氧化性、
稳定性、有毒性等。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新知讲解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性、熔点、沸点、密度、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新知讲解
3、物质性质会随外界条件发生变化
(1)温度变化:水在标准大气压下
.
.
0℃
100℃
水的状态:
温度:
固体 液体 气体
(2)大气压变化:液体的沸点会随大气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大气压强变大:液体沸点升高
大气压强变小:液体沸点降低
新知讲解
4、闻气体气味的方法:
实验1-2:
(1)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闻一闻它们的气味。
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
新知讲解
(2)取一根点燃的小木条,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
新知讲解
铜丝作导线
物质的用途
决定
体现
氢气作燃料
三:物质的性质、用途、变化的关系
性质
用途
决定
体现
变化
体现
决定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可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会区别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判断某叙述是“变化”还是“性质”,若叙述中有“能、易、会、可、难”等词语,一般指物质的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水溶性: 挥发性:
能否燃烧: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无色
液体
有特殊气味
0.8 g/mL
能与水互溶
易挥发
能燃烧
以上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
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讨论
巩固提升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带答案)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计15题)
1.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2. 如图,一只小猫安详地坐在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制作平板的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 透气
B. 导电
C. 绝热
D. 透水
3.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4. 复印机复印资料时,常能闻到—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的气味。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B.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转化为臭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C. 臭氧的特殊的气味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
D.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
5. 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 B.难溶于水 C.可燃性 D.易撕碎
6. 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②用铝做炊具;③用氧气作助燃剂;④用碳作燃料;⑤用大理石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⑤
D. ②④⑤
7. 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C.白玉为床,金作马 D.伐薪烧炭南山中
8.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9.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们常常见到下列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菜刀生锈 B、衣橱中放置卫生球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C、食物腐败 D、天然气燃烧
10.下列说法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D.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舟求剑 B. 滴水成冰 C. 抱薪救火 D. 聚沙成塔
1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铁锅生锈 B. 蜡烛燃烧 C. 粮食酿酒 D. 水结成冰
1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衣服晒干 B.冰块融化 C.蔬菜榨汁 D.葡萄酿酒
14.下列表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白玉为床金作马 B. 玉不琢不成器 C. 烈火焚烧若等闲 D. 天街小雨润如酥
1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
二、填空题
16.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 。17.请回答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蔗糖和食盐:________;
(2)酒精和食醋:________;
(3)铁丝和铜丝:________。
18.三聚氰胺是白色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甘油,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向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是违法行为。三聚氰胺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通过以上文字,你认为三聚氰胺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
19.“甲烷”俗称天然气,它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天然气燃烧时可放出大量热量,是现代社会较普及的清洁能源。
根据以上短文,可归纳出"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人们有意在煤气里加入少量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可以根据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露,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一氧化碳有毒,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根据阅读回答: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活中,鸡蛋腐败变质时会产生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请回答:
(1)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信息中,属于硫化氢气体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为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的图片,请仔细阅读,根据此图及日常生活经验,分析、推测修正液的性质。
修正液(Correction Fluid)
使用方法:
使用前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
注意事项:
用完后请及时盖上帽,
严禁食用。
(1) ; (2) ;
(3) ; (4) 。
23.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的金属做了以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阅读后,请你归纳出这种金属四点性质。
⑴ ;⑵ ;
⑶ ;⑷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A C C D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D C D
二、填空题
19.(1)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甲烷能燃烧
20.(1)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1.25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2)毒性 可燃性
21.(1)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2)在空气中点燃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22.易挥发 可燃 _有毒 不均一,不稳定
23. 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银白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