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故乡是北京 李谷一
走遍了南北西东,
也到过了许多古城
静静的想一想,
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不说那,
天坛的明月,北海的风
芦沟桥的狮子,潭柘寺的松
唱不够那红墙碧瓦的太和殿
道不尽那十里长街卧彩虹
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
便觉的甜丝丝,脆生生,
京腔京韵自多情
不说那高耸的大厦,
旋转的厅电子街的机房,
夜市上的灯
唱不尽那新潮欢涌王府井,
道不尽那名厨佳肴色香农
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
便勾起细悠悠,密茸茸,
甘美芬芳故乡情
?
老舍想北平老舍 学习目标1.读出老舍先生“我的北平”,
和对北平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2.读出老舍先生与北平水乳交融的关系。 1936年,老舍身居青岛,衣食无忧,可是他为什么那么思念北平呢?
(北平给了他怎样最深刻的内心感受呢?)
一、文本速读 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那么北平让老舍享受了哪些清福,先生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表达这种享福的感受的呢?
找出表情达意感情充沛的句子,有感情地品读。(读4—6段)
二、品读体会1. ?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2.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3. …北山的黑枣、柿子,
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
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4.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使我能摸着
——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品 读 体会: ——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联想与想象
面向着积水滩,
背后是城墙,
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
或苇叶上的嫩蜻蜓,
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
心中完全安适,
无所求也无可怕,
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2.况且在街上
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品 读 体会:况且在街上
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联想与想象
北京的好处
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
而在它处处有空,
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
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
而在建筑的四围
都有空闲的地方,
使它们成为美景。
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原 文 补 充:
3.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品 读 体会: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每样都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
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 ——《住的梦》老舍 资 料 链 接:北京胡同北京居民的生活三、诵读探究 先生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说了这么多北平的好处,可先生在文本的开头却反复强调自己“说不出”,如何理解?第2节:“……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我所爱……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
每一小的事件……我的每一思念……
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第3节:“真愿成为诗人……
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
脾气是古城赐给……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
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当我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
我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资 料 链 接:第3节:“真愿成为诗人……
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
……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
杜鹃啼血 杜鹃,又叫子规。
传说,古代有个皇帝叫杜宇,由于被放逐到山中,一个人很孤独,很想念他的故国,就化做杜鹃鸟,日夜悲啼,叫声凄惨,啼至血出乃止 。常用以形容哀痛至极。
而杜鹃鸟的啼叫声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又常用来表思乡之情,这里杜鹃啼血是用来表示对家乡极度的思念。 好,不再说了吧;
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好,不再说了;
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 四、深情朗读 本文写于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政府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
由于国家的动荡不安,许多国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这时的他离开了生活二十几年的北平辗转于青岛、武汉、济南等地。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老舍思念家乡,忧心如焚,此篇文章就是他在青岛所作。写作背景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浓浓的思念
深深的牵挂
重重的感伤体会深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声使老舍无法再埋头于创作。 11 月 15 日 ,日寇炸毁黄河铁桥,济南危在旦夕。
决不能当汉奸,坚决去抗战,老舍毅然提起小衣箱,告别妻儿,离开温馨的家,奔向武汉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 老舍先生说:
“我最初的知识和印象都得自北平,
他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
那么从作者笔下的北平,我们能读出一个怎样的老舍呢?
(找到有感触的语段给大家分享)五、读出作者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
正因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
老舍先生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一生写下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和话剧都是取材于北京的。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资 料 链 接: 资料链接: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
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
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
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 先生虽作古精神永长存 《想北平》教学设计
课 题
想 北 平
课 型
现代文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文学知识。
能力点
1.培养学生迅速准确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2.有感情地品读质朴的语言,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热爱及思念之情。
教育点
1.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1.体会作者高妙的语言艺术。
2.涵泳品味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念之情。
课间:播放李谷一的歌曲《故乡是北京》,营造课堂气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
教学过程:
深情导入
在人类情感世界的锦囊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就是乡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槐树,一声熟悉的吆喝,一阵红枣米粥的香气,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
学习目标:(PPT)
1.读出老舍先生“我的北平”的特点
2.读懂老舍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热爱思念之情。
(PPT)
一、文本速读
问:1936年,老舍先生身居青岛,家人团聚,衣食无忧,可是他为什么那么思念北平呢?
(找出关键词句)
【明确】
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福吧。
(板书:享福)
【过渡】一个城市一个地方,住在那里,能让人感觉到是在享福,难怪会时时刻刻想念她了。让我们进一步
二、品读体会(PPT)
北平让老舍先生享了哪些清福,先生又是如何情不自禁地表达这种享福的感受的呢?
(一)请大家找出表情达意感情充沛的句子,有感情地品读。
(4—6段)
温馨提示:
读老舍的文章,读出声来是必要的,最好用北京话,而且是跟老舍差不多的北京话。那你就进入了一个音乐的世界。
那是美,是享受,是艺术。
学生阅读找出答案:
生1:
1. ?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2.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生2:
3. …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
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4.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过渡】同学们已找出了表情达意感情充沛的句子,我们一起再来品读一下,感受作者深厚的感情:
(二)师生品读:(PPT)
1.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
——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
品读指导: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老舍先生写这个片段时的心情,感叹句要读出“惊喜、激动”的心情。
语速轻快喜悦而有力,结尾语调要上扬,欣喜之情脱口而出。
陈述句:语调平淡、语速平缓、漫不经心。
自我品读——学生范读——老师指导——师生齐读
联想与想象(画面感)(PPT)
面向着积水滩,
背后是城墙,
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
或苇叶上的嫩蜻蜓,
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
心中完全安适,
无所求也无可怕,
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过渡】这样静谧安适的环境,让作者成年之后甚是想念和回味无穷,那么,北平还有什么让他难忘呢?我们来品读——
(PPT)
2.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诵读指导:
联想与想象(设身处地)(PPT)
北京的好处
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
而在它处处有空,
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
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
而在建筑的四围
都有空闲的地方,
使它们成为美景。
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原 文 补 充:(PPT)
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
学生自读后总结诵读要领:
“北山、西山”重读,结尾要收束短促而有力。
读出骄傲和自豪之情。比较两句表达效果的不同。
【过渡】老舍先生最喜欢的是这里——处处有空,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既安静而且生活方便,还可以游目骋怀,舒展心胸。那么,北平的生活到底有多舒适呢?还有什么东西让作者回味无穷念念不忘呢?我们一起诵读品味:
(PPT)
3.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学生自读品味——总结诵读要领——
【技巧点拨】“不少”要语气稍微重一些,“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读得要稍慢;“还带着”重读,读出一种优越感、自豪感;“包着纸”读出不屑,;“愧杀”要重读,读出一种轻蔑。
“白霜儿”注意儿化韵,读出京味,语速轻快,收束时语调上扬。
资 料 链 接:(PPT)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北平之秋便是天堂。
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每样都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
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
——《住的梦》老舍
三、探究诵读
老舍先生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说了这么多北平的好处,可先生在文本的开头却反复强调自己“说不出”,在文中找出,说说你的理解。
生1:“……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我爱我的母亲……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我所爱……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
每一小的事件……我的每一思念……
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生2:“真愿成为诗人……
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
脾气是古城赐给……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
(PPT)
资 料 链 接:
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当我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
我住学校,家中只剩母亲自己。新年到了,正赶上政府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
生3:“真愿成为诗人……
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
……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可是我说不出来!”
杜鹃,又叫子规。
传说,古代有个皇帝叫杜宇,由于被放逐到山中,一个人很孤独,很想念他的故国,就化做杜鹃鸟,日夜悲啼,叫声凄惨,啼至血出乃止 。常用以形容哀痛至极。
而杜鹃鸟的啼叫声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又常用来表思乡之情,这里杜鹃啼血是用来表示对家乡极度的思念。
四、深情朗读(PPT)
好,不再说了吧;
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好,不再说了;
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
写作背景:(PPT)
本文写于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政府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
由于国家的动荡不安,许多国人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这时的他离开了生活二十几年的北平辗转于青岛、武汉、济南等地。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老舍思念家乡,忧心如焚,此篇文章就是他在青岛所作。
【过渡】老舍先生深深思念自己的家乡,对北平的爱就像对母亲的爱,现在故乡母亲即将惨遭蹂躏,内心当然心急如焚,写到这自然情不自禁要落泪了,让我们深深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
深情诵读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诵读指导:三个短句,一句一顿,语气舒缓沉重。最后的感叹句,“真”要重读,“北平”要重读,发自肺腑,感情饱满充沛,读来韵味悠长,给人以言有尽意无穷之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舍先生对北平深情岂是一个“爱” 字能说得清的,他对北平的爱不是说在口上,而是时刻装在自己的心里,永远刻骨铭心。(完成板书画一个“心”形)所以,此时此刻,当故乡母亲即将遭遇践踏的时刻,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感情更加深沉而强烈——既有“浓浓的思念”也有“深深的牵挂”和“重重的感伤”。好,让我们带着一科真诚的心,深情朗读——“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齐读)
【过渡】老舍先生对家乡北平是这样的挚爱深情,这样的情有独钟,这样的魂牵梦萦,那么当自己的家乡就要遭受蹂躏的时候,老舍先生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
五、读出作者
背景链接:(PPT)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炮声使老舍无法再埋头于创作。 11 月 15 日 ,日寇炸毁黄河铁桥,济南危在旦夕。
决不能当汉奸,坚决去抗战,老舍毅然提起小衣箱,告别妻儿,离开温馨的家,奔向武汉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
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之后,又转到重庆,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
【过渡】
正是北平的一草一木,北平的风土人情,滋养了老舍先生的灵魂。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一切是北平赋予的,他的性格脾气里有个北平。
老舍先生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一生写下了约800万字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和话剧都是取材于北京的。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使之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家。
尽管如此,老舍先生依然谦逊低调,他说:
资料链接:(PPT)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
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
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他自己说:“我终年是在拼命地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
正因为如此,他勤奋笔耕,创作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大量文学作品,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崇高赞誉。“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曾经担任齐鲁大学等名校教授。
1968年,老舍先生不堪红卫兵的侮辱,投入太平湖,与故乡母亲融为一体,在母亲的怀抱里永远长眠。先生虽已作古,精神永远长存。下课!
教后记:
这篇文章,语言通俗易懂,难点在于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作者感情以及传达这种感情的技巧。所以我在教学中着重设计学生对语言的诵读品味,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力图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从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反应积极。能自主理清思路,找出深情的语句,并能做深入分析、谈出自己的理解感悟。一些同学的精彩诵读让课堂顿然生色,整堂课严肃而活泼,紧张而有序。美中不足的是少部分同学阅读时有些放不开,语气有些平淡,缺少感情,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强指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设计亮点:
《想北平》课例,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中心,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几个感情充沛的句子,贯串课堂,整节课有整体感。课堂上,能引导点拨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通过读,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浓厚的故园之思,家国之爱。通过读,培养出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尤其是结尾处,作者情到深处几乎不能自已,眼泪欲零还住,这种浓浓的思念,深深地牵挂,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作者情深意浓,言有尽而意无穷。读之,才能深味其中滋味。
另外,本课例摒弃了通常先介绍作者和背景的做法,而是恰到好处的链接到文本研读当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思乡之情的理解,而且水到渠成升华了作者形象。让学生对作者更加热爱和崇敬。
学生活动
学生走入文本情境
明确目标
速读找出
学生品读
交流分享
有感情
地品读,体会情感
联想
情境
想象
画面
体会
情感
揣摩
语气
语调,
仔细
品读
看投影
筛选
信息
了解
经历
了解
典故
揣摩
语气
用心
体会
深情
朗读
体会
情感
共同
品读
知人
论世
感悟
形象
升华
形象
评测练习:
说 北 平 林语堂
【1】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一个城市与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狭隘,好奇多疑;有的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宽大的。他包容着新旧两派,但他本身并不稍为之动摇。
【2】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北平却不理这回事。胡须苍白的画家,住在大学生公寓的对面,北平也不理这回事。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北平也不理这回事。
【3】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
【4】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人地中,藉之得畅茂。在他的树阴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少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5】一个人总觉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经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会在小路上发现一个驼背的老人,后悔没有早日遇见他;或是一个可爱的老画家,露着大肚子坐在槐树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摇风乘凉梦想他过去的日子;或是一个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头顶上一点一点的移动着,然后由背后掉下来时,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个刀手;或是一个儿童戏剧学校的太太;或是一个人力车夫变成满洲国的高贵人;或是一个前朝的县太爷。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
【6】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顶,以及宫殿亭园楼榭的珠玉之城。它为珠玉结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带似的“玉泉”,“中央公园”垂老的杉树,以及“天坛”、“先农坛”。城内有九个公园,三个御湖,名为中南北“三海”,现在任人游览。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7】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手巾的光头堂馆,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人记账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你可以流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那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
【8】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他是一个理想的城市,每个人都有呼吸之地,农村幽静与城市舒适媲美。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9】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他有法律与触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与作奸犯科的警察,盗贼与保护盗贼的人,乞丐与乞丐之王。他有圣贤、罪人、回教徒、除妖的藏人、算命、拳手、和尚、妓女、中国与俄国的职业舞女、日本和朝鲜的走私者、画家、哲学家、诗人、收藏家、青年大学生、影迷。他有卑鄙的政客、年老息影的县官、新生活运动者、现充女佣的前清官吏的太太。
【10】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他有皇朝的色彩,古代历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驼商自张家口与南口来到北平,走进古代的城门。他有高大的城墙,城门顶上宽至四五十公尺。他有城楼与旗楼,他有庙宇、古老花园、寺塔。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以及每一座桥梁,都具有历史典故。
【11】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可列举下列三点来加以说明:
【12】北京城虽始建于十二世纪,但它现在的式样是明朝永乐皇帝在十五世纪初建造的(永乐皇帝也重建过长城)。因之富有皇室的华贵。有一个南城,稍小于北城,自南城最南的门向内,有一条绵延五英里的中轴,它穿经依次相连的每一道城门,直抵皇宫正殿。
【13】紫禁城位于北城的中心,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背后是煤山,山上共有五座亭台,顶上盖有灿烂彩色的瓦。由煤山可以看到那条中轴,附近还有鼓楼。“三海”位于紫禁城的西面与西南面,那里是皇室的画舫遨游之地。
【14】与中轴平行的是两条宽庄的大道、在东城是哈德门大街,在西城是宣武门大街,每条大街宽约六十英尺。在紫禁城前接连两街东西直通的大道,是宽逾百尺的天安门大街。在外城南门附近,位于中轴东西两端的,是天坛与先农坛。那里是皇帝祈年风调雨顺之处。
【15】因为中国人对建筑美的观念,须兼顾雅适而不仅在高伟,宫殿屋顶所以都属于平阔一类的,也因为皇帝之外,无人许住楼房,所以到处都显得极其宽阔。
【16】因是使北平显得如此舒适可爱的,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在繁华街衢附近的人,也都能安详生活。那里的生活程度很低,生活也颇富意味。政府官员与阔人可以聚餐于大饭馆,而洋车夫用个铜板,也可以买到油盐酱醋,不论在什么地方,附近总会有一个杂货店与茶馆的。
【17】那儿很自由去追求你的学问、娱乐、嗜好,或者去赌博和搞政治。没有人理会你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这就是北平的兼容并包之处,你可以和贤人与恶人往来,和学者与赌徒往来,或者和画家往来。如果你景仰皇帝,可以到禁宫周围散步,幻想你自己也是一个皇帝。
【18】如果你要是有闲,你可以在城内的九个公园中,任意游逛,坐在竹椅上或是杉树下的藤椅上,整一下午喝你的茶,所费不过是两角五分。那些茶役常是和蔼客气。或者在夏天的下午,你可以去游什刹海(湖),或者你可以出西直门去游览颐和园。
【19】北平城外大都是村庄麦田,到处可见裸体的儿童,他们在路边嬉戏时,常向行人讨钱。你可以和他们交谈,或者闭目装睡,不理他们。你或者可以去圆明园找意大利宫殿的古迹,它是被八国联军强劫烧毁的。
【20】在路过颐和园的途中,你可以在那里流连一整天的时光。沿途经过许多美丽的景象,玉泉山的大理石塔便在望了,在那里你可以流连一个下午,再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
【21】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人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从西城到颐和园车费一元左右,你或者以为这是很便宜的。这的确是便宜,而车夫却欣然收之。看到车夫们沿途互相取乐,笑着别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有莫名其妙之感。
【22】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个槛褛的老年人力车夫。他向你讲述他的遭遇时,口吻诙谐清雅。如果你以为他年纪过老,想要下车步行时,他一定要强拉你回家。但是如果你忽然跳了下来,然后把车钱照付,他向你表示的那种竭诚感激,是你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
1.讨论一下老舍的《想北平》与林语堂的《说北平》中蕴含的感情一样吗?
2.读完全文,请思考:《说北平》中前10个小节介绍了北平的什么特点?
3.第【11】至【22】小节说“使北平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是哪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