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光的折射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2、实验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二、知识准备:
1、现象:筷子折了、图像通过玻璃后变形了? 是什么原因?
2、光的直线传播……均匀介质,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的传播不是直线吗?同学们猜一猜。
三、学习过程:
【学点一】实验探究 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规律
先自学课本47页,然后动手探究:让激光束从空气中分别垂直和斜着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传播路径
理解:
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探究一:
按下图提示让激光束从空气中射入水中,观察光束的折射情况,探究折射规律。
空气
界面 水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猜想(光线会往哪边折?怎么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
实验方案:
实验记录数据:
试验次数 入射角i 折射角z
1
2
3
探究二:
让入射光线逆着上面的折射光线分别射入,在观察折射情况,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在上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分析总结光的折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线共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线分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角关系)
【跟踪练习一】
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角是_______度,折射角是______度,反射角是_______度。
2、如图所示,AO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OB与折射光线OC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__。
3、一束光由空气射入某种介质的表面,光线与界面夹角为30,经界面反射的光线与折射的光线恰好垂直,则入射角、折射角分别是多少?
【学点二】光的折射的应用
自学课本的48页,认真观察理解下面的两幅图。
在岸上A看水中物B,好象在B′,浅了 在水中B看岸上物A,好象在A′处,高了。
参照上图,画出渔民在岸上看到的水中的“鱼”和鱼在水中看到的岸上的“渔民”的光路图。
思考:
1、渔民看到的 “鱼”和鱼看到的“渔民”是什么样的像?看到的位置和实际位置各有什么不同?
2、池水为什么看起来变浅了?
3、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为什么变弯了?向哪弯?
【跟踪练习二】
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B、晚上有灯光时墙上会有人的影
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向上弯折了
D、人们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像
5、潜水员看到岸上的树比实际的要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
1. 知道什么是光折射现象及光的折射规律
2.能应用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并能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 知道折射时,光路可逆。
五、学情分析:
1、下图中,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度。界面的______边是玻璃。
2、小孔成像是由于_________;平面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凸透镜成像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___;日蚀、月蚀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
3、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4、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 B、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5、如图5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若从A处用激光手电筒的激光束能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请画出从A处射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白色鹅卵石上的光路图。
6.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天顶的星星除外)比实际位置要( )
A、高一些 B、低一些 C、与实际位置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一盏探照灯从东向西射向一个没有水的游泳池,正好照亮池底的中央,则在向池中灌水的过程中,在池底被照亮的部分将( )
A、向东扩大 B、向西缩小 C、向南扩大 D、向北扩大
8、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六、能力提升:
用一个搪瓷碗,在空的碗底放一枚硬币,移动碗的位置,使眼睛恰好看不见硬币(因为其他光源在硬币上反射的光线被碗挡住),如图所示,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让另一个同学慢慢向碗里倒水,同时注意观察,当水倒到一定高度后你看到硬币了吗?产生这种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图5
空气
A
A’
空气
A
O
O
水
水 B′
B
B
B
A§2.5 光的色散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3、了解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4、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二、知识准备:
1、如图所示,人眼在A处看见河里B处有一白色鹅卵石.现若使A处激光手电筒的光束能照射到白色的鹅卵石上,则激光束应对着________射出.(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
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举出几种生活中你见过的折射现象。
三、学习过程:
【学点一】实验探究 光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
自学课本的“色散”和“色光的混合”两部分,利用手中仪器动手完成色散和混合两个实验
注意:
(1) 两个棱镜要靠得近一点,注意调节适当位置。
(2) 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屏承接,颜色依次是红、_____、黄、______、蓝、______、紫。
2、我们将白光通过_________,会看到白光并不是单纯的光,而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种现象是光的________。
3、色光的三原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等比例混合后为______色光;颜料的三原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比例混合后为___ _色。
【跟踪练习一】
1、彩色电视机显现出的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颜色混合而成的,这三种颜色是( )
A.红、绿、蓝 B.红、绿、黄 C.红、绿、紫 D.红、黄、绿
2、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霓虹灯的灯光 B、彩色电视机的画面
C、色彩丰富的水彩画 D、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3、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
D、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
4、如图1为光的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1和2两个区域应标的颜色分别是( )
A. 蓝色、白色 B. 黄色、黑色
C. 绿色、白色 D. 黄色、白色
【学点二】物体的颜色
(自学课本的52-53页“物体的颜色”部分)
参照课本图2.5-5完成物体颜色的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3、如何判断无色透明体、黑色和白色不透明体?
【跟踪练习二】
5、戴一头金黄色假发,穿一件白上衣的歌唱演员,在屋顶上挂一盏红色霓虹灯的大厅里演出,在这盏灯的照射下,我们会看到她戴的假发是_______色,上衣是_____色。
6、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____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_______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_______色。
7、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得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得光进入眼睛
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字进入眼睛
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得本领强
8、小红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她发现当黑白照片在暗室内进行冲洗时,所用温度计的液注是蓝色的,而不是通常的红色,于是她进行了探究,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暗室安全灯是红灯,因而一切物体看来都微显红色,温度计的红色液柱在这种情况下不容易看清楚
B、温度计的蓝色液注在红光照射下是黑色的
C、蓝色液注在红光下看得更清楚
D、红色液注在红光下反射白光
四、课堂小结:
五、学情分析:
1、商场里的花布的图案是有无数种的颜色拼排而成,各种颜色均是由三种原颜料调和而成,这三种原颜料的颜色是( )
A、红 橙 黄 B、红 绿 蓝 C、黄 红 蓝 D、红 白 蓝
2、下面是色光的混合,混合后的颜色正确的是( )
A、红色和绿色混合,得到靛色 B、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黄色
C、绿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 D、黑色、绿色和兰色混合,得到白色
3、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光带上色光的排列从上到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
4、颜料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基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6、园艺家为何失败
一个爱园艺的人,发现植物叶子多数呈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光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色噶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可是园艺家失败了。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欢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慢,甚至枯萎。
(1)不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2)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太阳光照在树叶上,我们为什么看到叶子是绿色的?
7、观察探究
探究的结论是:
(1) (2)
(3) (4)
五.应用创新:
阅读材料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2003年烟台市中考题)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光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就高温伤害就更大,花更难以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2) 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和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3) 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色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颜料的三原色为品红、黄、青
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图1
蓝
红
1
2
三原色
白光色散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白光色散成彩色光带: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散
光的色散§2.1 光的反射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光的反射定律。
2、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3、能从与光有关的现象中辨认出光的反射现象。
4、能利用反射定律作出反射时的光路图;知道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5、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利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知识准备: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现象应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
三、学习过程:
【学点一】光的反射现象
仔细体会下列三个情境,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能得到什么结论?
1、清晨,朝阳透过窗户射向白色墙壁,光却弥漫了全部的空间,照亮了整间屋子;
2、正午,骄阳射向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光炫眼夺目;
3、傍晚,夕阳射向湖面,泛起波光粼粼。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一】
1、人眼睛能看到物体是因为( )
A、物体一定是光源 B、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
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人眼 D、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
【学点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提出问题:
如果有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那么你能否试着画出被反射的那条光线的大致位置?请你利用手边的器材做一做,并大致完成下面这个作图。(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思考:
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如果改变了入射光线的位置,则反射光线的位置会不会发生变化?
请你继续用手边的器材做做看。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作图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可以可以任意去画?其实光在反射时是遵循一定规律的。那么请你来猜想一下光在反射时会遵循怎样的规律呢?
我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本39-41页漫反射之前的部分内容,然后小组之间交流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
实验方案:
实验记录数据:
试验次数 入射角i 反射角r
1
2
3
实验结论: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二】
2、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___两侧;___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人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入射角等于__________,反射角等于__________。
5、如图,画出下列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6、如图,根据画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学点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题目自学课本41页的内容,并完成这些题目)
1、光的反射分为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发生两种反射的根本原因是反射面的____________不同。入射光线同为平行光线,当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_____________,我们只能在_____________的位置接收到反射光线,此时眼睛感觉___________;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_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在_____________接收到反射光线,此时眼睛感觉_____________。
2、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__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
【跟踪练习三】
7、晚上,要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则:
(1)白纸比较 ,(填“亮”或“暗”),因为它发生 反射;
(2)镜子比较 ,因为它发生 反射。
8、黑板用久了会产生“反光”现象,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
出来的光线比粉笔字发生 出来的光线 。(填“强”或“弱”)
四、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学会了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的出光的反射定律,知道了光的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学习了两种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五、学情分析:
1、如图所示,灯罩可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向着下方照射,这是应用了光的_____________,地面上出现了桌子的影子,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2、当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时,反射角将 ;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时,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角时,反射角为 。
3、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表示液面高度 。(填 “上升”、“下降”或“不变”)
4、入射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将平面镜绕入射点向入射线方向转动20,入射线与反射线间的夹角变为 。若将平面镜绕入射点向入射线方向转动10,入射线与镜面之间的夹角度为 。
5、下面说法中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
A、入射角增加10°,反射角也增加10°
B、入射角为0°的入射光线没有反射光线
C、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成60°
D、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6.一条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与镜面的夹角是15°,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平面镜顺时针转动15°,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度.
六、拓展延伸:
1.假如光线不能够被反射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2.为加强反射,到处都用平面镜将会怎样?
七、课外探究活动
制作潜望镜
利用两块平面镜和一个长纸筒制作一个潜望镜。制作时要求两块平面镜要相互平行,且与平面成45°角固定。参 考 答 案
第二章 光现象
2.1 光的传播
跟踪练习
1、发光 ③⑤⑥⑦⑧⑨ ②④⑩ ①
2、B
3、B
4、长 直线传播
5、C
6、C
学情分析
1、3×105 振动
2、略
3、月亮
4、D
5、C
6、足够小 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7、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8、略
能力提升
答案略
2.2 光的反射
跟踪练习
1、C
2、同一平面内 法线 反射角 入射角
3、是可逆的
4、00 00
5、略
6、略
7、亮 漫 暗 镜面
8、镜面反射 漫反射 强
学情分析
1、反射、光沿直线传播
2、减小 45 70
3、下降
4、130 35
5、B
6、750;1200
2.3 平面镜成像
跟踪练习
1、C
2、A C
3、2m 4m 不变
4、略
5、B
6、发散 会聚 凸面镜 增大
7、凹面镜 会聚 多 高 污染环境
8、略
学情分析
1、A
2、3 相等
3、凸面镜 凹面镜
4、B
5、
6、4毫米
7、C
8、略
应用创新
答案略
2.4 光的折射
跟踪练习
1、CD FO OE 60° 40° 60°
2、110°
3、、解析:(参见图7)注意到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互为余角,易知入射角,则反射角,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又知道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60,折射角。
4、C
5、从树上反射的光线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学情分析
1、XX/,30,60,右;
2、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直线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3、B
4、D
5、
6、A
7、A
8、折射 反射
能力提升
看到了硬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从硬币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
2.5 光的色散
知识准备
1、B点.分析: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略
跟踪练习
1、A
2、D
3、C
4、C
5、C
6、D
7、C
8、D
学情分析
1、C
2、C
3、红、橙、黄、绿、蓝、靛、紫
4、红、黄、蓝
5、红、绿、蓝;
6、(1)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红色
(3)它反射了绿光
7、略
应用创新
(1)红花反射红光,吸收红光以外的其它所有颜色的光 ;(2)红色光热效应强、蓝色光热效应弱;(3)白色花反射各种颜色的光,几乎不吸收色光。
2.6 看不见的光
知识准备
1、复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色散
2、折射 色散
跟踪练习
1、如果在照相机里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对疾病作出诊断;还可以根据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他们强的原理制成红外线夜视仪,可以用在步枪的瞄准器上。
2、温度 高 红外线 多
3、红外照相 红外夜视 遥控
4、B
5、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能杀灭微生物 使荧光物质发光
6、D
7、色散 不同 紫光
8、较短 较长 较短
学情分析
1、A
2、3×108
3、C
4、(1)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较短的蓝光散射的较多。
(2)黄颜色 为了引起远处司机的注意,确保安全。
5、直线传播 温度 振动
6、B
能力提升
打开电视机,用遥控器正对电视机切换频道,确定遥控器对电视机是否起作用,在遥控器与电视机之间的直线路径上,放置一张纸,观察遥控器是否还起作用.改变纸的放置位置,多做几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归纳结论:红外线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朝着墙壁、地板等方向也能进行遥控,是由于墙壁、地板等反射红外线的缘故.
光现象复习
知识梳理
1、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3×108 小
2、一年内 路程
3、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反射角 入射角
4、入射光线 可逆
5、镜面 漫
6、相等 相同 垂直 虚
7、凹面镜 凸面镜 发散 会聚
8、斜射 改变 光的折射 法线 小于 大于 等于 0
9、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 绿 蓝
10、它所透过的色光 它所反射的色光
所有色光 反射 不反射 相同 黑色
11、太阳光谱 红外线 紫外线
反馈练习
1、A
2、C
3、B
4、B
5、折射 虚 乙
6、折射 虚 反射 虚
7、00 800
8、下方 水中 空气中
9、(1)直线传播
(2)灯光有黄色与其它色光的交替照射的缘故
10、略
11、略
【光现象】学情分析
填空题
1、正在发光的电灯、灯笼鱼、 荧火虫 、水母。
2、 50 50 光的反射 虚
3、玻璃 ∠6 ∠3
4、反射 漫反射
5、书本有光线反射入我们的眼中
6、凹面 会聚
7、3 仍能
8、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直线传播
9、反射 反射 折射 浅 折射
10、镜面 漫 镜面
11、光 红外线 紫外线 红外线
12、直线 像
选择题
1、D
2、B
3、A
4、D
5、B
6、B
7、C
8、B
9、D
10、C
11、C
12、B
作图题
1、
2、
科学探究题
1、(1)2mm
(2)不恰当,因为实验只测了一组数据,有点特殊
(3)像与物
2、图略
因为两个反射面的夹角是900,所以反射光线会反射回原来的入射光线的方向,这样是司机能在发出光线的方向看到自行车尾灯反射回的光线。
计算题
1、145 m
2、 9m
应用实践题
(1)B (2)A (3)
a、对城市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定统一技术标准。
b、夜晚汽车行使限制开远光灯。
S
图7
A
B
石
图6
S第三章 光现象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知道光的反射现象.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会用反射定律分析问题.
5.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
7.知道光的色散,知道物体的颜色之谜.
8.知道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二、全章知识框架
三、知识梳理
1.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________m/s,光在水中和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真空中_______.
2.光年是光在__________内传播的路程,它是一个__________单位.
3.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都在同一个平面内;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居法线两侧;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这就是反射定律.
4.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_________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
5.阳光射到镜子上会发生_________反射,阳光射到白纸上会发生______反射.
6.平面镜成像特点是:(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2)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3)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4)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 像
7.除了平面镜外,生活中常见到的球面镜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凸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凹面镜能使平行光_________.
8.当光从空气中______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______,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偏折,此时折射角_____入射角;当光从其它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时,折射角与入射角_______,且等于____度.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白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这就是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
10.透明物体的颜色由______________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决定的. 无色透明物体能透过__________,白色物体能_______所有色光,黑色物体_______任何色光.有色物体只通过或反射与物体本身颜色_______的色光,如果色光与物体的颜色不相同,则物体看上去呈________.
11.把红、橙、黄、绿、蓝、靛、紫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_______,它们属于可见光,在红光和紫光以外还有人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四、本章专题讲解
【专题一、光现象的应用】
例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发散思维: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除了影子的形成外,还有哪些?你能试着说出相关的成语吗?
例2. 请你将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物理光学中的知识指出:
3 “潭清疑水浅”__________________ ②“湖静映彩霞”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___________ ④“水中月,镜中花”_______________
⑤“海市蜃楼”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发散思维:古代诗人对光充满了虔诚的赞叹,并写下了赞美的诗句,你还能列举哪些美丽的诗句是赞美神奇的光现象的?
例3、有一只大雁在平静的湖面上飞翔,有时我们能看到大雁好像在水中游动,有时只能看到大雁似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 )
A、前者光线较强,后者光线较弱,原理相同 B、前者光线较弱,后者光线较强,原理相同
C、前者是大雁的像,后者是大雁的影 D、前者是大雁的影,后者是大雁的像
【专题二、作图专题】
例4.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例5、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作出图a中由A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点的光线,b图是两条反射光线,请找出光源S,并补充光路。)
我来总结:以上作图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专题三、实验专题】
例6、如图所示光的反射实验: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第一步改变 的入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射光线从右侧刚才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实验结论是:
例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9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 像;
(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拓展延伸:小孔成像有什么特点?与平面镜成像有什么区别?
【想想议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五、反馈练习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在颐合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以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 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 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 筷子斜插到水中,水下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了
2.通过平面镜看到数字电子表的示数为:则电子表的实际时间是( )
A 21:51 B 21:15 C 15:12 D 12:15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可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的大量的( ),有效地保护地球生物地生存.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紫光
4.电视机地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A 红光 B 红外线 C 紫光 D 紫外线
5.古诗中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诗句,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了_______而形成的_____像(填“虚”或“实”),太阳实际在下图中的______位置(填“甲”或“乙”)
6.“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游,鸟在水中飞”的美景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像;“鸟”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______像.
7.一束光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______.如果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把镜面旋转40°(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
8.有经验的渔民在叉鱼时,不是正对着看到的鱼去叉而是对着看到的鱼的______方叉,这是由于光从______中斜射到_______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9. 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通过精美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 观众看不见邰丽华(领舞者)身后其他演员的面孔,这是因为光的_________ 的缘故。
(2)演员的衣服主要是黄色,而我们却看到的是黄色与黑色的交替,原因是:
10.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图5中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
11.画出折线ABC在镜中的像.
六、我来总结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图3
钱包
沙发
灯
图5
定义: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
化学作用强
荧光作用强
生理作用
适当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
紫外线的特征
紫外线
热作用强
穿透云雾能力强
可用作遥控
红外线的特征
定义: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不可见光
光的散射特点: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易被散射
看不见的光
折射规律
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
光的折射
球面镜
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
反射规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
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平面镜: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虚像,且像距等于物距
反射元件: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光的反射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现象: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月食的成因等
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排列纵队、井底观天等
光速:
颜色:色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
光的传播
光 现 象§2.6 看不见的光
一、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
2.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
3.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4.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二、知识准备
1.太阳光是 色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 、 、 、 、 、 、 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叫做光的 。
2.彩虹是太阳光通过空中的小水滴,经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后形成的。
三、学习过程
【学点一】红外线
1.仔细阅读课本 54页“红外线”部分,思考讨论后回答以下问题:
(1)棱镜把太阳光分解为 七种颜色的光,按这个顺序排列就是____________。
(2)红外线位于 外,它的频率范围是l012Hz~5×1014Hz,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 越多。
2.做一做:接通电视机的电源,可以用遥控器控制电视机。用手挡在遥控器前再对着电视机,看能否控制电视机?将遥控器对着电视机前面的墙壁或天花板,看能否控制电视机?
思考:(1)电视机遥控器前被手挡住时还能控制电视机吗?这说明了:
。
(2)当把遥控器对着墙壁或天花板按键时,还能控制电视机吗?这说明了:
。
3.在生活中红外线的应用有哪些?请举出三个实例。
【跟踪练习一】
1、你知道吗 人和物体都能够丰富地辐射一种人眼无法看见的光——红外线.当人体的温度上升时,虽然人的外表没有变化,但它辐射的红外线量却大大地增强,请你说说这项发现有什么应用
2、前些年美英联军对伊拉克作战中,美英军人在夜间都佩戴红外线夜视镜,在漆黑的夜晚也能发现敌人,红外线夜视镜是根据夜间人的__________比周围草木或建筑物的温度______,人体辐射的__________比它们的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红外线的主要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点二】紫外线
1.仔细阅读课本 55页“紫外线”部分,思考讨论后回答以下问题:
(1)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 之外,它的频率范围是在7.5 ×104Hz~5×1016Hz。
(2)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 ,促进人体对 的吸收。
2.做一做:将验钞器的紫光灯打开,在灯下放张百元和五十元的钞票,将正面对着紫光灯,观察紫外线下的钞票的防伪标记。
思考:实验中的钞票在紫光灯(主要发射紫外线)下放置时,我们可以看见平时找不到的钞票内的用荧光物质印在上面的暗记。这说明紫外线有什么样的特性?
3.紫外线的应用有哪些?请举出三个实例。
【跟踪练习二】
4、小刚的妈妈常与验钞机打交道,使用验钞机可鉴别钞票真伪.小刚好奇地启动家里的一台验钞机,看到钞票在灯光照射下显现出平时用肉眼看不到的数字和字母,这是因为( )
A.钞票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只要有光照射就会发光
B.钞票的某些部位含有荧光物质,只要照射它的灯光中含有大量紫外线,涂有荧光物质的地方就会发出与太阳光相似的白光
C.灯光中含有大量红外线,能使钞票中的荧光物质感光
D.灯光中含有大量X射线,能穿透钞票中涂有荧光物质的部分
5、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点三】空气中光的传播特点
1.仔细阅读课本 56页“科学世界”,思考讨论后回答:
(1)地球周围的大气能够把阳光向四面八方 ,而且太阳光中波长较短的光最易被 ,波长较长的光不易被 .
(2)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不同,在“红、橙、黄、绿、蓝、靛、紫”中,红光波长最 ,紫光波长最 。
(3) 、 易被大气散射,传不远; 、 不易被大气散射,传播远,穿透能力强.
2.对光深入一步的理解:
(1)光是一种波(微观角度看),在太阳光的光谱中,红光的波长最长,其后一个比一个短.
(2)大气对光的散射特点:波长较短的光易被散射,波长较长的光不容易被散射.
(3)太空中的光景象:大气层之外,由于没有大气的散射现象,尽管直射的阳光十分耀眼,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其他方面的天空范围却是黑色.
【跟踪练习三】
7、某市空气质量逐年好转,往年难得一见的彩虹重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光的波长依次减小,则七色光中频率最大的是 色光。
8、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______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_____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_____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
四、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2.你还有那些疑惑?
五、学情分析
1.下列应用属于红外线遥感技术的是( )
A.飞机上利用红外线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灾
B.利用红外线进行远距离摄影
C.利用红外线加热物体,烘干物品
D.在气象服务中应用红外线预测台风、寒潮
2.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式、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雷达式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它发射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约为 m/s;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在黑暗中 (选填“能”或“不能”)发现目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照在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由照射光的颜色决定
B.实验表明,色光的混合规律与颜料的混合规律相同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D.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
4.①大家都见过水波,其实光也是一种波.从一个波峰到另一个波峰的距离称为波的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如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②实验表明波长较短的光容易被大气散射,即传播的距离较波长较长的光近.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2)汽车的雾灯为什么是黄色的,你认为养路工人的服装用什么颜色理想
5.今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党和政府十分关怀灾区人民的生命安危,使用了很多最新科技设备进行救援。例如:生命探测仪。
光学生命探测仪将一根柔软细长的光纤管伸进瓦砾堆中扭动前行,搜救人员利用观察器可以看清瓦砾深处的情况,光沿弯曲的光纤传播是利用了光的 原理;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利用感知 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能确定生命体的位置;声波生命探测仪有3~6个“耳朵”——声探头,即使幸存者不能说话,只要轻轻敲击使周围物体 发出微小声响,就能够被它“听”到,甚至心脏微弱的颤动,它也能探测到。
6.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院里和食品加工厂及一些公共场合经常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
B.紫外线对人体没有好处
C.利用紫外线摄像头可以在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摄影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六、能力提升
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电视机遥控器使用的是不可见光——红外线.你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即使不让遥控器正对电视机,而是朝着墙壁、地板甚至朝着天花板,遥控器仍能控制电视机.在空气中,红外线不是沿直线传播吗?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易行的实验回答上述问题,并解释朝着墙壁、地板等方向也能控制电视机的道理.
PAGE
3第二章 【光现象】学情分析
一、填空题
1、正在发光的电灯,反光的镜子、灯笼鱼、萤火虫、月亮、水母,其中属于光源有
2、一束与镜面成40°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 度,反射光线与 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潜望镜是利用 来改变光路, 从潜望镜中看到的是 像。
3、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根据图示,MN下方的物质是____,折射角是____,反射角是____.
4、当我们在这里参加中考时,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__________反射。
5、如图2所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书本的原因是由于 。
6、如图3是太阳灶,它是利用 镜对光线的 作用来工作的。
7、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11所示,这时她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8、指出下列物理现象的成因:阳光下人有影子 ;水中映着大桥的 倒影 ;清澈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在射击 瞄准时,有一个要领叫做“三点一线”,是利用了光 原理。
9、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岸边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了,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站在游泳池旁看到池水的深度要比实际的深度__________一些,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现象引起的.
10、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因为黑板发生__________发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的原因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___反射.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___反射.
11、太阳的能量以 的形式辐射到地球,在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也有能 量辐射,我们把这样的辐射叫做 ,在光谱的紫端以外,也有一种 看不见的光,叫做 ,电视遥控器发出的是 。
12、如图,在晴天的中午,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光斑,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 传播的,光线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 .(填“象”或“影子”)
二、选择题
1、有人觉得自己家的客厅太窄小,决定在客厅中装一面大镜子,可以看起来大 些,你建议他装( )
A、凸面镜 B、平面镜 C、凹面镜 D、都一样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只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B.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能发光
C.打开电灯屋子马上被照亮,所以光的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D.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了影子
3、自行车尾灯可以反射光,有利于夜间行车安全,它属于(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两种反射结合 D、无法判断
4、平面镜M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变的速度V移向点光源S,运动中镜面始终保持与运动方向垂直,如图2,则S在镜中的像S'移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
A、以速度V水平向左移动 B、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动
C、以速度2V水平向左移动. D、以速度2V水平向右移动
5、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红色的花是因为 ( )
A.花发出的光是红色的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C.花发出的光是白色的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
6、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 )
A.是方形的 B.是圆形的 C.它是太阳的影子 D.是长方形的
7、将电视机遥控器对准墙壁按一下开关,有时也可以将关闭的电视机打开。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可见光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不可见光的折射现象
C.不可见光的反射现象 D.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8、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上的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
同学看不清楚,其原因是( )
A.教室光线亮度不够 B.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
C.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C.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D.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10、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
A.3m B.4m C.5m D.6m
11、如图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12、如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 )
A.可能交于一点 B.一定交于一点 C.延长线交于一点 D.可能平行
三、作图题
1、如图14所示:MN为平面镜,AB、CD是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用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确定S的位置和入射光线。
2、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趴着一只青蛙,它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如图16-a所示。天降大雨时井中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它的视野将发生变化。请在图中利用光路图确定青蛙视野变化后的大致范围。
四、科学探究题
1、右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通过玻璃板找到像。如果有4㎜厚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②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
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之外,还必须比较
的高度大小。
2、如图15是自行车的尾灯,当你在后面用灯光照到它时会很耀眼,试在车尾灯放大图中作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它对光的反射有什么特点?
五、计算
1、“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2.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长4.5m,这时一根直立的1 m长的竹杆的影长为0.5 m,则大树高几米?
六、应用实践题
阅读下列材料
光污染及危害
光污染是指因光辐射过强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最常见的光污染是眩光.都市中的宾馆、饭店、写字楼等地方常用玻璃、铝合金材料装饰其外墙.这些材料都能强烈的反射太阳光,使人宛如生活在镜子的世界中.另外,夜晚迎面驶来的汽车灯光、电焊或熔炉等发出的强光、专用仪器设备产生的红外线及紫外线等均会造成严重的光污染.
光污染的危害中:(1)导致人的视力下降,使白内障发病率增高;(2)“人工白昼污染”会使人的生物节律受到破坏,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各种不适症,致使精神不振;(3)现代舞厅中的“彩光”污染使人眼花缭乱,发生头昏、头疼、精神紧张等症状.如果人体长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还会诱发白血病等.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下常见的几种职业,较少受到光污染危害的是( )
A、炼钢工人 B、纺织工人 C、出租车司机 D、电焊工人
(2)下列四个娱乐场所中,光污染危害最大的是( )
A.现代舞厅 B、电影院 C、剧场 D、音乐厅
(3)请你就如何有效地预防光污染,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图3
图11
图§2.1 光的传播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光源及其光源的分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和应用。
3、理解光在各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和探究的学习活动,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过程:
【学点一】光源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34页的知识,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
叫光源。
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
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
【跟踪练习一】
1、能够 的物体叫做光源。①星星 ②月亮 ③太阳 ④钻石 ⑤电灯 ⑥电视屏幕 ⑦无影灯 ⑧萤火虫 ⑨灯笼鱼 ⑩交通路牌。上述物体中一定是光源的有 ,一定不是光源的有 ,可能是光源的是 。
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放电影是所看到的银幕
B、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画面
C、月亮
D、猫的眼睛
【学点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
猜想: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猜想一下光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1:
利用手中的器材完成下列三个实验探究过程①让激光在空气中传播(借助于小型喷雾器在空中喷出雾,让光在雾中传播)②让激光笔的激光束垂直射入水中③让激光笔的激光束垂直射入玻璃中,认真观察激光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通过刚才的探究和观察你认为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水中、玻璃中都是沿 传播的。
再让激光束斜着射入水中,注意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
开阔视野:
地球周围的大气是不均匀的,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的光线会发生弯曲。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见了它,这就是不均匀的大气层使光线变弯曲的的缘故。
由此可得,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光线也会发生 。因此应该完整地说光在 是沿直线传播的。
动脑动手:
你认为如何能形象简单地在下面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学点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探究实验2:
把空罐头盒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另一端剪掉用半透明的塑料模蒙上,各小组分别准备几个这样开着大小形状不同的小孔的罐头盒,将小孔对准点燃的蜡烛,观察薄膜上呈现的像的特点,成像的原因是因为光在 是沿 传播的,在下面用光线画出小孔成像的光路。
动脑动手:
结合小孔成像的光路并利用所学的地理、数学知识,解释影子和日食月食的成因,并简单地画出它们的光路。
【跟踪练习二】
3、阳光透过密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 )
A、树叶的影子 B、太阳的像 C、太阳的影子 D、树叶间的空隙的像
4、夜晚某同学在放学回家的途中,从一路灯下远离时,他看到自己的影子的长度变___,这种现象可以用光的_______来解释.
5、下列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是( )
A、看不到不透明体后面的物体 B、小孔成像
C、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 D、在路灯下出现电线杆的影子
6、太阳光垂直射到一个极小的“△”形的孔上,那么他能在地面上产生的形状是( )
A、“△”形的 B、“▽”形的 C、“○”形的 D、“□”形的
【学点四】光的传播速度
自学课本36-37页内容后回答:
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
3、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4、知识迁移: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计算下它们之间相距多少千米?课本37页“科学世界”(光年是指光在一年里通过的距离,一年按365天算)
三、系统总结:
1、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你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四、学情分析: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
2、请举出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决问题的3个例子:
① ;
② ;
③ 。
3、月亮、蜡烛火焰、萤火虫、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4、下列事件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
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
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
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
5、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
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
6、“小孔成像”时,对小孔的要求是 ,小孔成像说明光具有 的特点。
7、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运动员比赛时,要想击中靶心,都要闭上一只眼睛,然后让另一只眼和枪上的准星、靶心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8、“坐井观天,所见甚微”,请用光路图描出其中的道理。
五、能力提升:
请你设计出一个在雷雨天里能测出发生雷电的地方离你有多远的实验。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的方法。§2.3 平面镜成像
一、学习目标: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会运用光的反射定律分析理解虚像是的成因及特点。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知识准备: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分别举出两个例子。
三、学习过程:
【学点一】实验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请同学们根据你平时在镜子里面看到的自己的像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我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课本43页的内容,然后利用手中的器材,小组之间交流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实验方案:
实验记录数据:
试验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1
2
3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练习一】
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决定于( )
A、平面镜的大小 B、物体离平面镜的距离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与以上三种因素都有关系
2、一人身高1.8m,站在水池旁边,已知池水深2m,水面离岸的高度为1.5m,则他在水中的像高为( );他头顶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为( )
A、1.8m B、2m C、3.3m D、3.5m
3、一个人站在穿衣镜(平面镜)前1m,他在镜中的像距他本人 ;如果此人再后退1m,则他和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为 ,他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学点二】虚像
(自学课本的44页“虚像”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1、你做过“小孔成像”的小实验吗?如果将小孔堵住,后面还有蜡烛的像吗?你觉得这和上面的成像一样吗?它叫不叫虚像呢?
2、什么叫虚像?它和小孔所成的实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3、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4、任选两条光线,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理解成像原因,同时进一步理解平面镜所成虚像的特点。
【跟踪练习二】
4、下图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像点S′.
5、下列事例中观察到的是物体虚像的是:( )
A、看电影 B、看湖水中船的倒影
C、小孔成像 D、太阳下物体的影子
【学点三】凸面镜和凹面镜
(自学课本44页“科学世界”,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是凹镜、凸镜?他们对光线分别有什么作用?
2、举出生产生活中应用凹镜和凸镜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的观后镜为什么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
【跟踪练习三】
6、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面镜,利用它可以_________司机的视野.
7、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制成的,它可以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点,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_________,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它不仅可以烧水、煮饭,还可以发电、冶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料又不_________的环保型能源.
8、将下列光学元件与相应的面镜用线连起来
手电筒反射镜 大型反射式望远镜
汽车观后镜 探照灯
潜望镜 马路拐弯处观察镜
四、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潜望镜,室内外装饰用(同时提及其负面影响,如室外的光污染、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是斜放的等)
五、学情分析:
1、如图,正确表示平面镜成像的是:( )
A B C D
2、检查视力时,可以通过平面镜间接看视力表,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镜中的像与视力表本身的大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汽车、摩托车上有许多地方要利用到镜子,例如观后镜,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其中观后镜应为__________,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应为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
4、一个人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以1m/s的速度向后离开镜面,则像相对镜面的速度的大小是:( )
A、 0.5m/s B、1m/s
C、 2m/s D、4m/s
5、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ˊBˊ。
翰林汇
6、钢笔尖垂直接触一厚为2毫米的大平面镜,则笔尖所成的像到笔尖的距离为 。
7、“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 )
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 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
8、画出发光点S经过A点的所有光线。
六.应用创新: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图2-3-8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 、B 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