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10 21:0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舒城县高一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 D【解析】原文是“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到书面,多种形式并存,并不是除旧布新的“更替”和“演变”。
2.B【解析】A项,“论证了中国家训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少了“几乎”。C项,“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有误。D项,“家训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少了“最早”二字。
3.B【解析】A项,说法太过绝对。C项,强加因果。《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并非钱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的充分条件。D项,应为“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4.D【解析】A “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关爱”欠妥。B“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文中无依据。C 侧面描写内心,正面描写神态。
5. ①概括了故事主要事件。②有利于突出主题----亲情家庭的温馨感化作用。
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引发读者思考。④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过年。
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全文围绕“过年”展开。(每答出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6. ①情节结构上,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富有波澜。小说从开初他的应聘,到过年的温暖温馨,最后点出逃犯的身份,一波三折。
②主题思想上,深化文章主旨,突出主题。最后点出“他是一个逃犯”,更有助于表现家庭亲情的巨大感召作用,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让“他”从灵魂上受到震荡,情不自禁的喊出“我要回家”。
③艺术手法上,也能很好照应小说前面多处的伏笔,如“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小说的结尾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给读者恍然大悟之感,耐人回味,发人深思。
(“内容”、“结构”、“艺术手法”三方面每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答对即可)
7. C【解析】并非否定,也肯定了其成功之处。
8.C E 【解析】A项“游戏主体是未成年人”于文无据。B项“都是历史人物”与原文不符。D项,说法过于绝对,原文说“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答对一项给2分。两项给5分)
9. 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可从游戏平台、政府、家庭等多个角度来谈。
【示例】①立足平台,要市场更要责任。游戏研发者不能只重刺激性而忽视潜在危害,不能只重体验而不计后果。作为企业,利益的吸引不能取代责任的担当,为社会尽责、为发展尽力、为人类增添价值,“王者”才会真正“荣耀”。
②立足政府,要创新更要监管。游戏毕竟是市场行为,其研发与营销也代表了一定的创新与活力。政府要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开拓,但是监管是永远不能松的那根弦,监管主体有必要让游戏多一些“善意”。
③立足家庭,家长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游戏适合什么年龄的孩子,我国没有游戏分级制,家长们就应该学会自行分级。父母应加强家庭教育,强化对子女的日常教育,培养积极爱好,转移注意力。(每点两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给满分)
10.C【解析】“道未振”中“道”是后句主语,在其前停顿,故排除AD.“道未振”译为“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句意完整,独立成句,故选C。
11.C【解析】左右表述绝对,各代情况不一。
12.D【解析】“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应为“李白有恩于郭子仪”,原文“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13.(1)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 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2)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
14. B E 【解析】B项“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理解错误,该句既有登高临远的豪迈之情,也流露出世无同道(知音)的孤独之感;E项“意在……突出自己的老态”理解错误,词人奉劝少年“莫学衰翁样”意在激励晚辈们要胸襟豪迈、胸怀大志。(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15.①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的壮志。“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一句中的“天涯”一词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
②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词人空有恢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
③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大好河山,“独”“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
④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词人激励年轻人 应该豪放一点,“莫学衰翁样”。(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思想情感”1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16.(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4)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7.C【解析】①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只能用于人,不能指动物,这里应用“摇头摆尾”。④沸反盈天:声音像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团。不合句意。 ⑥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不合句意。
18.C【解析】A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删去“产生出来”。B成分残缺,“存在着”的宾语中心词残缺,在“较弱”后加“的挑战”。D偷换主语,“感动于”前加“让我们”。
19. A【解析】A项,“璧还”是敬辞,原壁退还。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绝赠品。使用得体。B项,“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使用不得体。C项“拙荆”是谦辞,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使用不得体。D项,“动刀动枪”是口语,此处应用书面语。使用不得体。
20.①这个时代涌现了许多风流人物(或“这个时代出现了许多英雄”)
②汉末建安的美女也是那个乱世里的灿烂群星
③这些美女参与了时代的演出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1.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