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 二、正确朗读本课三、正确朗读下列生字鹊 鸣 蝉 香 说
丰 听 声 星 两四、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见:同“现”。听取: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
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
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五、小小资料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六、回答问题
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 ? 答:上片:写景。明月初升,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上栖息的山鹊和蝉;清风吹拂,把它们的叫声送到夜行人的耳中;田野间弥漫着稻花的香气,水中的青蛙不断地鸣叫;一路上都可以听到出来纳凉的人们在笑谈着今年的丰收。?
下片:避雨。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当词人走到山前时,雨点飘落下来,他知道骤雨将至,想要找个地方避雨。说来也巧,当他急急忙忙转过溪头时,一眼就看到了他过去曾经见过的那家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1、这首词分上下两片,各写了什么内容?2、“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夜行遇雨,要寻找避雨之处,避雨之处“忽见”,想什么就有什么,能不高兴?表达了作者喜出望外之情。? 2、“忽见”一词有什么表达作用?七、理解填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 、 、 、 、 、 、 、 )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 )和对( )的( )。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八、板书设计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景 情
乡村夏夜 舒适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