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物理课时作业一划时代的发现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新人教版选修3_2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版高中物理课时作业一划时代的发现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新人教版选修3_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7-11 11: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一) 划时代的发现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过ab的竖直平面内有一根通电直导线ef,已知ef平行于ab.当ef竖直向上平移时,电流产生的磁场穿过圆的磁通量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为零
D.不为零,但保持不变
解析:作出磁感线穿过圆的情况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根据磁场对称性可以知道,穿入圆的磁感线的条数与穿出圆的磁感线的条数是相等的.故选C.
答案:C
2.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闭合导线框,初始位置线框与磁感线平行,则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线框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左右运动
B.线框平面始终与磁感线平行,线框在磁场中上下运动
C.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垂直的轴线AB转动
D.线框绕位于线框平面内且与磁感线平行的轴线CD转动
解析:四种情况中初始位置线框均与磁感线平行,磁通量为零,按A、B、D三种情况线框运动后,线框仍与磁感线平行,磁通量保持为零不变,线框中不产生感应电流,C中线框转动后,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产生感应电流,C项正确.
答案:C
3.(福建质检)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现象.如图所示,他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软铁环上,线圈A和电池连接,线圈B用导线连通,导线下面平行放置一个小磁针.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用一节电池作电源小磁针不偏转,用十节电池作电源小磁针会偏转
B.线圈B匝数较少时小磁针不偏转,匝数足够多时小磁针会偏转
C.线圈A和电池连接瞬间,小磁针会偏转
D.线圈A和电池断开瞬间,小磁针不偏转
解析:根据“磁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只有线圈B中磁通量变化时才能在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无论线圈B匝数多少,与线圈A连接的电池多少,都不能在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选项A、B错误;只有在线圈A和电池连接或断开的瞬间,线圈B中才能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产生磁场,使导线下面平行放置的小磁针发生偏转,选项C正确,D错误.
答案:C
4.磁通量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如图所示,通有恒定电流的直导线MN与闭合线框共面,第一次将线框由位置1平移到位置2,第二次将线框由位置1绕cd边翻转到位置2,设前后两次通过线框的磁通量的变化量分别为ΔΦ1和ΔΦ2则(  )
A.ΔΦ1>ΔΦ2      B.ΔΦ1=ΔΦ2
C.ΔΦ1<ΔΦ2 D.无法确定
解析:第一次将线框由位置1平移到位置2,磁感线从线框的同一侧穿入,ΔΦ1为前后两位置磁通量的绝对值之差.第二次将线框由位置1绕cd边翻转到位置2,磁感线从线框的不同侧穿入,ΔΦ2为前后两位置磁通量的绝对值之和.故ΔΦ1<ΔΦ2,选项C正确.
答案:C
5.在图中,若回路面积从S0=8 m2变到St=18 m2,磁感应强度B同时从B0=0.1 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变到Bt=0.8 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则回路中的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
A.7 Wb B.13.6 Wb
C.15.2 Wb D.20.6 Wb
解析:因为B、S都变化,所以磁通量的变化量可用后来的磁通量减去原来的磁通量求解.取后来的磁通量为正,ΔΦ=Φt-Φ0=BtSt-(-B0S0)=0.8×18 Wb-(-0.1×8) Wb=15.2 Wb,故C对.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6.在电磁学的发展历程中,奥斯特和法拉第的贡献值得人们纪念,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国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右手螺旋定则和“分子电流”假说
B.电流磁效应的发现,宣告了电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掀起了一场研究电与磁关系的浪潮
C.法拉第虽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发现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受思维定势的影响
D.电磁感应的发现,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解析: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安培提出了右手螺旋定则和“分子电流”假说,选项A错误;电流磁效应的发现掀起了一场研究电与磁关系的浪潮,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宣告了电磁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的电气化时代,故选项B错误,选项C、D正确.
答案:CD
7.如右图所示,四面体OABC处在沿Ox方向的匀强磁场中,下列关于磁场穿过各个面的磁通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穿过AOB面的磁通量为零
B.穿过ABC面和BOC面的磁通量相等
C.穿过AOC面的磁通量为零
D.穿过ABC面的磁通量大于穿过BOC面的磁通量
解析:此题实际就是判断磁通量的有效面积问题.匀强磁场沿Ox方向没有磁感线穿过AOB面、AOC面,所以磁通量为零,A、C正确;在穿过ABC面时,磁场方向和ABC面不垂直,考虑夹角后发现,ABC面在垂直于磁感线方向上的投影就是BOC面,所以穿过二者的磁通量相等,B正确、D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B、C.
答案:ABC
8.如图所示,下列情况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如图甲所示,导体棒AB顺着磁感线运动
B.如图乙所示,条形磁铁插入或拔出线圈时
C.如图丙所示,小螺线管A插入大螺线管B中不动,开关S一直接通时
D.如图丙所示,小螺线管A插入大螺线管B中不动,开关S一直接通,当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时
解析:A中导体棒顺着磁感线运动,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无感应电流,故A错误;B中条形磁铁插入线圈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增加,拔出线圈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减少,都有感应电流,故B正确;C中开关S一直接通,回路中为恒定电流,螺线管A产生的磁场稳定,螺线管B中的磁通量无变化,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流,故C错误;D中开关S接通,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使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变化,螺线管A的磁场发生变化,螺线管B中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故D正确.
答案:BD
9.如图所示,导线ab和cd互相平行,则下列四种情况中,导线cd中有电流的是(  )
A.开关S闭合或断开的瞬间
B.开关S是闭合的,滑动触头向左滑
C.开关S是闭合的,滑动触头向右滑
D.开关S始终闭合,滑动触头不动
解析:开关S闭合或断开的瞬间;开关S闭合,滑动触头向左滑的过程;开关S闭合,滑动触头向右滑的过程都会使通过导线ab段的电流发生变化,使穿过cd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cd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应为A、B、C.
答案:ABC
10.如图所示是等腰直角三棱柱,其中侧面abcd为正方形,边长为L,它们按图示位置放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abcd平面的磁通量大小为B·L2
B.通过dcfe平面的磁通量大小为B·L2
C.通过abfe平面的磁通量大小为B·L2
D.通过整个三棱柱的磁通量为零
解析:由公式Φ=BScosθ可以得出通过面abcd的磁通量Φ1=BL2cos45°=BL2,A错误;通过面dcfe的磁通量Φ2=BL·L,B正确;通过面abfe的磁通量Φ3=B·L2cos90°=0,C错误;而整个三棱柱表面是个闭合曲面,穿入与穿出的磁感线条数相等,即穿过它的净磁感线的条数是0,故穿过整个三棱柱的磁通量为零,D正确.
答案:BD
三、非选择题
11.(北京东城模拟)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图中给出了必备的实验仪器.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在闭合开关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开关闭合后,迅速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偏转(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断开开关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_____偏转(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解析:(1)A线圈与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构成闭合电路,B线圈与灵敏电流计连接.(2)只要让B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都能产生感应电流,而让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故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会导致B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断开开关,也能导致B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答案:(1)如图所示 (2)发生 发生
12.一个单匝矩形线圈abcd,边长ab=30 cm,bc=20 cm,如图所示,放在Oxyz直角坐标系内,线圈平面垂直于xOy平面,与x轴和y轴的夹角分别为α=30°和β=60°,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0×10-2 T.试计算:当磁场方向分别沿Ox、Oy、Oz方向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各为多少?
解析:矩形线圈的面积
S=ab×bc=0.30×0.20 m2=6×10-2 m2
矩形线圈在垂直于三个坐标轴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大小分别为
Sx=Scosβ=6×10-2× m2=3×10-2 m2
Sy=Scosα=6×10-2× m2=3×10-2 m2
Sz=0
当磁感应强度B沿Ox方向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Φx=BSx=1.0×10-2×3×10-2 Wb=3×10-4 Wb
当磁感应强度B沿Oy方向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Φy=BSy=1.0×10-2×3×10-2 Wb=3×10-4 Wb
当磁感应强度B沿Oz方向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
Φz=BSz=0.
答案:3×10-4 Wb 3×10-4 Wb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