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 天净沙 .秋思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 天净沙 .秋思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11 12:5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四课
《古代诗歌四首——天净沙·秋思》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代 .赵翼《论诗》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元曲继唐诗宋词后兴起, 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
剧曲
散曲
散套:是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每个曲调有一个名称,叫曲牌
天净沙秋思
(1)你感受到这首小令中流淌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找关键句
把握情感断肠人在天涯(2)在朗诵过程中,同学们感受到小令中的哪一句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悲伤的心情?品味语言
赏析画面 小令中并没有含悲凉、悲伤、悲痛的字眼,谁来说说看,你又是从哪些文字中读出来的? “饥晫[zhuó] 空篱雀,寒栖满树鸦。荒凉池馆内,不似有人家。”“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
“咸阳古道音尘绝”“古道少人行” 有人说“古道西风瘦马”中改一字而成“古道西风骏马”,则风格全变,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么?谈谈你的看法吧! 品味语言 赏析画面
“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放在小令中是否太过突兀,是一败笔呢?说说你的理解。以“乐景”→写“哀情”
衬 托 用散文化、诗画般的语言,把这些景物勾画成一幅完整的场景?(80字) 描述画面 情景再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借景抒情 为什么“断肠人”如此心伤,如此悲痛呢?知人论世 深层剖析【小贴士:可以从词人的经历,社会环境等方面去思考】 补充 马致远生于1250年,约卒于1321年,大都(今北京)人。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著有杂剧15种,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汉宫秋》;他又是元代散曲大家,一生写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称“叹世”之作中的代表。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誉为“曲状元”。马致远生活的时代背景: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成四等:蒙古
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实行等级管理制度。
文化、风俗,在一开始就互相区别,据史料记述
元朝的长官应由蒙古人担任。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开始尊用汉法和任用汉族
的文人了,但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
带来了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 比 较 阅 读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
——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比较比较两首小令有何异同?布置作业  用散文化、诗画般的语言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改写成200字的散文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