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1-3基本理论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物理1-3基本理论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09-23 20:3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8年9月将三中八年级物理1—3基本理论练习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自然界中的神奇:如慧星、夕阳西下、电闪雷鸣、地震、火山、雪崩、黄河咆哮、龙卷风等。
生活中的神奇:如倒饮料、筷子在水中变折、拉链、圆珠笔、冲浪、跳水等。
2、物理学发展的三个历程:
(1)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波兰人)否定了托勒枚的《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
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略(意大利人)用望远镜观察天空进一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
(2)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即《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认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变化。玻尔的《量子论》认为微观世界的物理规律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
3、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的 和
的自然科学。具体也是研究热的、力的、声的、光的、电的、等方面现象的科学。
4、科学探究的7个主要要素是: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5、世界万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运动可分为: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等。其中的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
6、 叫机械运动
在机械运动中所畏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 而言的。
例1:甲和乙同时坐在向东行驶的汽车上,甲说:“我坐在座椅上静止不动”,这是以
为参照物。乙说:“我们都在向东运动”,这是 为参照物说的。
例2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12米/秒,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运动,经1分钟两车相距 米
7、长度单位的主单位是 。 1m= dm= cm= mm
1km= m 1m= mm= um= nm
8、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准确度就越高。例如27.8cm准确位是 ,估计位是 ,该尺最小刻度(分度值)是 。
测量长度应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准确度高的不一定更好,有时也会带来不便,例如用高精度的游标卡尺测人的身高好吗?
9、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注平均值的有效小数与测量值一致)
例四次测一本书的宽为:12.38cm、12.36cm、12.37cm、12.36cm,则这本书的长度是( )
A、12.38cm B、12.3675cm C、12.36cm D、12.37cm
10、冬天用冷缩的钢卷尺测桌子的高,测量结果将比真实值偏
11、正确使用刻度尺:(1)尺要放正(不能歪斜),厚刻度尺的刻度要贴近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3)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并要记有单位。
例1下图是张三同学测一木板长度的操作过程:
例2 上图(一)所示,被测物体的长为 厘米。
特殊测量:如何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或乒乓球)的直径?
如何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
12、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常见速度的单位:1m/s= km/h
平常:V大人步行=1.2m/s= km/h V摩托车=50km/h= m/s
匀速直线运动是机械运动中最简单的运动,速度的大小是一个恒定的数。
例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现它在5秒内通过了100米。则它前2秒内的速度为
m/s,继续运动2秒速度是
特殊计算:一辆200m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经过一座400m的桥需要 秒的时间。
13、下面是曾老师步行实验探究的数据:
路程(m)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s) 0 1 2 3 4 5 6 7 8 9
速度(m/s)
实验中要用 来测量路程,用 来测量时间。根据公式 求速度。
将表中的空白填补完整,并依据表中的数据画出下面图像:
14、下表分别是某物体运动的S—t和s—v图象。请分别描述物体在不同段的运动状态。
A—B段:物体做 运动 B—C段:
D—E: E—F段:
第三章《声的世界》
15、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人说话、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 的振动,小提琴发出悦耳的声音靠的是 的振动。氢气球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靠的 振动
16、声音要靠 介质 传播, 不能传声。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其中 传声最快。平常说话靠 传声(这时的声速约为 )。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 可以传声。
17、用金属棒敲一下长钢管的一端,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第二次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
18、利用回声可测物距,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若人与山之间相距510米,则人对高山喊一声,过秒 钟可以听到回声。
19、人听到声音一般通过以下三个过程:首先是物休的振动 声音,其次是空气的振动 声音,最后是耳膜的振动 声音。
20、音乐的三个特征是: 。
(1)响度就是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
(2)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为了表示振动的快慢,物理学中引入了 的物理量,频率在 范围的音调声人耳可以听到。
(3)音色(也叫音品)就是不同发声体有自己的特色。
例:女人说话的声音尖,是因为她声音的 高。
“闻其声便知其人”说明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
弹吉他时,弹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声音的 ,改变按弦线的指法可以改变声音的
21、对人的学习、生活、健康有害的声音叫
控制噪声从三方面着手:A、防止噪声的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它进入耳朵,请判断控制噪声的下列措施属于哪一类?(填字母)
织工人戴上耳罩: 托车上加上消声器: 城市道路旁装上隔声板:
22、音调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我们称为 。
超声可以:(1)测物距(导航、雷达) (2)有很强的破碎力(如杀菌)
(3)有强穿透力(如B超和探测金属内的缺陷仪器)
23音调的频率范围在0——20HZ的声音我们称为 ,次声有很强的破坏力。
24、光的速度约是声音速度的百万倍,百米竞赛时,终点计时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 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听到发令员的口令声开始计时 D、看到运动员冲出起跑线开始计时
《部分参考答案》:
6、例1 车厢 地面 例2 东 西 120m 7、略 8、7 8 cm
9、减小误差 D 10、大
11、例1 8cm 1mm 歪斜 刻度没贴近被测物体视线没与尺面垂直 例2 3.40
12、略 13、表中的速度值:第一个为0其它均为1m/s
14、A—B匀速直线 B—C停止 D—E加速度 E—F匀速
15振动 声带 琴弦 空气 16、真空 固体 空气 340m/s 液体
17、钢管 空气 18、3 19、产生 传播 接听 20、响度、音调、音色
(1)振幅 (2)快慢(或频率) 频率 20—20000Hz 例:音调 音色 响度 音调
21、噪声 C A B 22、超声 23、次声 24、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