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设计 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 第1章第1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设计 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8-07-11 20:07:31

文档简介

《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 1.重点
? 建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三个概念的意义;
? 2.难点
?  理想化模型——质点概念的建立及相应的思想方法
?
二、教学流程设计
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展示亚里士多德照片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初中对亚里士多德及其观点有哪些了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引领学生客观公正的认识亚里士多德,由亚里士多德的“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引入这节课
1.学生尝试回忆初中有关亚里士多德的介绍和观点,并回答问题。
?
  (二)机械运动和质点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介绍高中将要学习的运动形式,如电磁运动,热运动,引出高一力学学习的是机械运动,然后让同学们看书,回答机械运动的概念。
2.再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同学们加深对机械运动的理解。向同学们交代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对这种机械运动进行描述”
3.结合 “小蜜蜂”这个教具,揭示实际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在运动,给运动的描述带来了困难。让学生看书,并思考克服困难的办法。
4.让学生回答克服困难的办法
5.教师肯定“将物体看成一个点,可以克服困难”的观点”,紧接着提出问题“是不是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看成一个点呢?”教师用实物模拟“地球的自传”、“地球的公转”和“火车从北京到南京”“火车过桥”两组4个例子,让学生较直观的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一个点”,最后进行总结,得出质点的定义。
6、分析质点的得出过程,指出“质点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是我们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理想化模型”。强调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7、出示练习,通过与同学们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加深“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和“质点概念”的理解。
8、总结:建立质点概念,有效的解决了实际物体各部分都在运动给运动的描述带来的困难。
1.学生看教材,了解机械运动的定义,并回答机械运动的概念。
2.学生思考并举出自认为的机械运动的例子,加深对机械运动的理解。
3.学生观察“小蜜蜂”的运动,认识到物体各个部分也在运动,看书,并思考克服困难的办法
4.学生认同教材中“将物体看成一个点就可以克服这个困难”的观点,并回答。
5、学生观看教师的实物模拟,通过比较、思考,逐渐理解“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看成一个点”
6、学生初步理解“理想化模型”。明确“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7、做练习,自主思考后与同学交流对问题的理解,加深“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和“质点概念”的理解。
?
  (三)参考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宇宙大爆炸”视频,提出问题“运动的绝对性让我们无法判断物体位置的改变,这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遇到的第二个困难”
2、教师指出“既然自然界没有绝对的物体,那么我们就人为的确定一个物体来最为参考”,引出参考系的概念。简单介绍参考系与参照物仅是名称上的不同。
3,介绍建立参考系后,要在参考系上观察物体的运动。让两位同学在教室前面同向走,让同学们分别以地面和后面同学为参考系,观察前面同学的运动,体会“参考系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
4、指出:上面的实例还说明,如果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可以是不同的,这是运动描述的相对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同一参考系。
5、指出参考系应该如何选择。
6、总结:建立参考系概念,有效的解决了运动的绝对性给运动的描述带来的困难。
1、观看“宇宙大爆炸”视频,思考“运动的绝对性让我们无法判断物体位置的改变”这个问题。通过思考,理解参考系这个概念建立的必要性。
2、理解参考系与参照物的不同。
3、分别以地面和后面同学为参考系,观察前面同学的运动。
4、根据前面的观察,理解“比较两个物体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同一参考系”。
5、了解“参考系应该如何选择”
?(四)坐标系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动画展示一辆小车的运动,提出问题:“质点,参考系无法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这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遇到的第三个困难”
怎样定量(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呢?
2.提示:可以借助数学知识,借助数轴。动画展示建立数轴的过程。强调:数轴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这一物理问题的,所以要加上单位。
3、出示练习,让学生到黑板上板眼,让学生亲自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感受坐标系对运动描述的准确性。
4、总结:建立坐标系概念,有效的解决了对运动进行精确描述的问题。
1、观看动画,思考“质点,参考系无法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
2、观看动画,知道如何在参考系中建立坐标系。
3、做练习,体验“坐标系的建立过程”,体会“坐标系对运动描述的准确性”
?
??
(五)小结、作业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知识;
?2、指出:运动的描述还未结束,下一节继续对运动进行描述
1、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回顾本节知识;
?2、听老师总结,补充修改自己的书面总结。
?
第1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选择题
1.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速度行驶.有关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两辆汽车均向东行驶,若以甲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   B.如观察结果是两辆车均静止,参考系可以是第三辆车   C.如果以在甲车中一走动的人为参考系,乙车仍是静止的   D.如甲车突然刹车停下,乙车向东行驶,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向西行驶
2.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   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   C.计算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   D.计算在传送带上输送的工件数量
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心的点没有区别   C.凡是轻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就 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4. 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A. 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
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
5. 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C. 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D.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的轨迹是圆周。
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
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被视为质点
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可被视为质点
7.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
A.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 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
E. 参加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
F. 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箱子
8.关于参考系的选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选取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   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9.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一个人看乙车没有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10.在平直的公路上,甲乘汽车以10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5 m/s的速度运动,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甲在前,乙在后,则( )
  A.甲观察到乙以5m/s的速度靠近
  B.乙观察到甲以5 m/s的速度远离
  C.甲观察到乙以15 m/s的速度远离
  D.乙观察到甲以15 m/s的速度远离
11.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自转效应
B.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C.研究火车从南京到上海运行需要的时间
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1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B.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讲错了
   C.如果选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人的说法都对
   D.如果各自选择不同的参考系,那么三人说法都对
二、填空题
1. 坐在行驶列车里的乘客,看到铁轨两旁树木迅速后退,“行驶着的列车”和“树木迅速后退”的参考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2. 地面观察者看雨滴竖直下落时,坐在匀速前进的车厢中的乘客看雨滴是_____________。
3.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句诗表明运动是__________;静止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 如图所示,物体沿x轴做直线运动,从A点运动到B点.由图判断A点坐标、B点坐标和走过的路程.
2. .小华、小明和小红三人到上海“金茂大厦”游玩,三人分别乘坐一个观光电梯。当他们从自己乘的观光电梯向外看时,分别发现如下现象:小华看见小红乘的电梯匀速上升;小明看到小华的电梯匀速下降;小红看到地面在匀速上升。试分析小华、小明和小红三人乘的电梯相对于地面是怎样运动的?
3. (1)平常我们说的太阳升起和落下,是用什么作参考系的?我们说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又是用什么作参考系的?
 (2)研究自行车的车轮绕车轴的运动时,能不能把自行车当作质点?研究马路上行驶的自行车的速度时,能不能把自行车当作质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ABD 2.B 3.AD 4.BCD 5.ABD 6.D 7.ACEF 8.D 9.D 10.B 11.C 12.D
二、填空
1. 地面 列车 2. 倾斜落向后下方 3. 绝对的 相对的
三、解答
1.(-3,0) (2,0) 5m
2. 小红匀速下降; 小华匀速下降但速度比小红块; 小明静止或匀速下降但速度比小华慢;
3. (1)地球,太阳
(2)不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