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物体的浮与沉
飞艇为什么能在空中自由地上升、下降?潜水艇为什么能时而在海面上航行,时而潜入海水中呢?
智 能 提 要
问:怎样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答 (1)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
(2)当F浮>G物 上浮; 当F浮<G物 下沉; 当F浮=G物 悬浮或漂浮
(3)比较实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也可以判断物体的浮沉.
当物<液 上浮; 当物>液 下沉; 当物=液 悬浮
(4)应用: 潜水艇、飞艇、气球等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
(5)物体的漂浮条件
① 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G物;
② 应用: 轮船. 其中轮船的排水量指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问:悬浮和漂浮有什么异同?
答:(1)相同之处: 物体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 即F浮=G物
(2)不同之处:
① 排液体积不同:悬浮时,对实心物体而言,V排=V物;漂浮时,V排<V物.
② 密度不同:对实心物体而言,悬浮时, 物=液; 漂浮时物<液.
问:计算浮力有哪些方法?
答:计算浮力有四种方法:
(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即F浮=F向上-F向下.
(2)利用实验称量法求浮力, 即F浮=G-F
(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即F浮=G排液=液gV排
(4)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求浮力, 即F浮=G物(悬浮或漂浮)
智 能 拓 展
打捞中山舰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1913年下水,全长62m、宽8.9m,先后经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等五大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重要实物见证。
1938年10月24日,六架日机突袭中山舰,全舰官兵在重创两架日机后,在汉口溯江而上28km的武昌金口镇水域沉没,舰长萨师俊和25名官兵一起血染长江。
1986年夏,湖北省开始筹划打捞中山舰,1997年打捞出水。打捞中山舰采用的方法是浮筒法,这是打捞沉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装满水的浮筒沉入水底,绑在沉船两侧,用高压气体将浮筒中的水排出,减小浮筒的重力,在浮力作用下,沉船就可浮出水面。
1997年1月28日,沉睡江底59年的中山舰被整体打捞出水,真可谓:“二十五年服役,历经风云变幻,铮铮铁骨不屈;五十九载沉没,今朝重见天日,民族精神崛起。”
智 能 归 例
题型一 会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判别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处的状态,能灵活应用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例1 把质量为250g,体积为300cm3的金属球放入水中,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
闯关点拨 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金属球在水中静止时所处的状态。 方法一,求出球的密度ρ球,再跟ρ水比较。方法二,假设该球全部浸没水中,求出它在水中受到的最大浮力,然后跟它的重力比较。
解法一
∵ρ球<ρ水 ∴球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
解法二 假设将球浸没水中,则最大浮力
G=2.45N,∵F浮大>G ∴球将上浮,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浮力F浮=G=2.45N
例2 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物体,从容器中溢出15g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下沉,压强不变 B.上浮,压强不变
C.漂浮,压强减小 D.悬浮,压强增大
闯关点拨 判断浮沉情况的关键是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情况取决于水面的变化情况。
解 F浮=G排=m排g, G排=m物g ∵15g<20g.即m排由于容器中原来装满水,物体放入后,水面高度不变,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答 选A
题型二 漂浮条件与阿基米德原理的综合运用
例1 有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的体积露在水面上,若将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时,有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求液体的密度.
闯关点拨 此题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解决密度问题的典型问题,而且条件较为隐蔽,在解决此类条件隐蔽的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语,如上题中的“ 露出水面”,此处有两层含义:(1)物体是漂浮在液面,(2) .其次,要对物体的状态和受力做认真的分析,才能建立正确的方程.
解 设该木块的体积为,放入水中后有的体积露在水面,则意味着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即 .
受到的浮力,又因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漂浮时有 的体积浸在液体里,即,受到的浮力.由于木块在水中和在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即 . 则
即
答 液体的密度是。
[拓展题] 现有如下器材:一只可直立于水中的平底薄壁试管、水槽、足量的水和一把量程足够的刻度尺。小明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了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
(1)请你将实验的主要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①在水槽中放人适量的水,将试管直立于水中,待其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试管底部的深度,记为 h1;
②在试管内倒人一定量的待测液体, 当试管再次直立于水中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试管底部的深度,记为h2;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测量数据,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ρ=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将试管从水槽中取出,用刻度尺测出试管内液面到地步的深度,记为h3
表达式:ρ=
例2 一座冰山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 ,这座冰山重有多少?(已知 )
闯关点拨 要想求出冰山的重.根据 ,必须先求出整个冰山的体积.由于冰山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物体的条件 来求,设冰山的体积的为V,那么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即 ,然后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 ,先求出V,再求出G即可.
解 ∵ ∴
又∵
∴
由 得:
整个冰山重:
答:这座冰山重 .
例3 有一根粗细均匀的蜡烛,底部插入一根铁钉,竖直地漂浮在水中,蜡烛长20cm,密度 ,上端露出水面1cm.现将蜡烛点燃,求这根蜡烛燃烧到剩余多长时,蜡烛的火焰会被水熄灭?(铁钉体积不计)
闯关点拨 蜡烛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物体的条件, .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其质量不断减小,重力也在减小,蜡烛露出水面部分逐渐减少,当蜡烛燃烧到水面时,蜡烛就无法燃烧,火焰将被水熄灭.所以,此题的关键是确定蜡烛多长时没有水面以上的部分.
解 ∴
又 ∵蜡烛是漂浮的 ∴
即: ①
②
①-②得:
则
∴
答 当蜡烛剩下10cm时火焰位于水面,这时,蜡烛的火焰被水熄灭.
题型三 了解浮沉条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通过哪些有效方法能改变物体的浮沉
例1 人们常利用盐水来选种,当把种子放入盐水中时,所有的种子都未浮起来,为使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问应在盐水中加盐还是加水?为什么?
闯关点拨 要改变物体浮沉可以改变物体的重力或改变物体受到的浮力,而本题中种子的重力不能改变,应改变种子受到的浮力
答 应加盐.不饱满的种子未浮起来,说明其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加盐后,盐水的密度增大,种子所以受的浮力(·g·)增大,当浮力大于重力时,不饱满的种子就会浮起来.
例2 阳湖中学旁一河塘被沿河化工厂污染,为调查河水被污染的程度,初三(1)班学生分成三个研究小组。化学研究小组利用pH试纸检测河水的酸碱度,生物研究小组采用舀取河水饲养金鱼的办法调查水质,物理研究小组根据常识:河水被污染后密度普遍变大,当河水密度超过1.05×103kg/m3,一般就不再适合水产养殖。他们制作简易的液体密度计─边长为10.5cm的正方体木块,先将木块放在清水中漂浮,测得木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为6.3cm,该木块密度为_____________kg/m3,然后在木块上清水液面处画一周白线。若将木块放入密度为1.05×103kg/m3的污水中漂浮,那么污水面将在该木块白线的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距离白线_________cm处,再在该线处画上一周红线,用此木块就可检测河水的密度是否超标。
闯关点拨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求解该题的关键是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列出方程。
解 木块漂浮在清水中时,由于木块所受重力于浮力相等:ρ木gV木=ρ水gV排水
代入数据得木块的密度ρ木=0.6×103kg/m3.
而木块漂浮在污水中时,同理可得:ρ木gV木=ρ污gV排污
代入数据得,又V排污=Sh排污,V木=Sh木,得h排污=6cm。亦即污水面在该木块白线下方0.3cm处.
答 0.6×103 下 0.3
智 能 训 练
基础知识训练
1.停在海里的小游艇总重2.06 ×104N,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N;它排开海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海水的密度海水=1.03×103kg/m3,取 g=10N/kg)。(题型二)
2.一小球所受的重力为5N.体积为 5 × 10-4 m3。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__N(取 g=10N/kg),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放开手后,小球
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题型一)
3.我国农民常用盐水浸泡法来选种,如图7-22所示。在浓度适宜的盐水中,饱满的种子沉在底部是因为________,干瘪、虫蛀的种子浮在液面上是因为_________.(题型三)
4.悬浮在空中的气球要下降,必须____________,从而使___________减小;潜水艇要从水中浮上来,要使潜水艇__________减小. (题型三)
5.如图7-23所示,浸没在烧杯底部的鸡蛋所受水的浮力Fl小于鸡蛋的重力.现将适量的浓盐水倒入烧杯中,鸡蛋所受的浮力为F2,则Fl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题型二)
A.Fl<F2 B.Fl=F2 C.Fl>F2 D.无法确定
6.轮船从内河航行到大海时,船将( )(题型三)
A.下沉一点; B.上浮一点; C.不变; D.无法判定。
7.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题型三)
A.潜水艇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B.气象用探测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C.密度计上的刻度示数从下到上逐渐变大
D.密度计放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8.“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题型二)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仍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9.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题型一)
A.物体上浮,F浮= 6N B.物体悬浮,F浮= 5N
C.物体漂浮,F浮= 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 6N
10.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7-24,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ρB 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是FA、FB,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满足( )
A.ρA<ρB , FA=FB B.ρA<ρB, FA>FB
C.ρA=ρB, FA>FB D.ρA>ρB , FA=FB
11.如图7-25,将边长为a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设水的密度为ρ水,木块静止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m 。根据以上条件,求出五个与木块有关的物理量(木块面积、体积除外)。
综合提高训练
1.一个实心物体,放在水中静止时,有2/5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题型二)
2.有一个木块,把它浸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会从杯中溢出______g酒精(酒精密度是0.8×103kg/m3,水的密度是1.0×l03kg/m3,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题型二)
3.如图7-26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质量是________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 ________4 :5(选填“>”“=”或“<”=
4.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7-27所示,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 F乙,两球的密度ρ甲 ρ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题型二)
5.如图7-28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题型二)
A.F甲 = F乙,ρ甲 = ρ乙 B.F甲 = F乙,ρ甲 < ρ乙
C.F甲 < F乙,ρ甲 = ρ乙 D.F甲 > F乙,ρ甲 > ρ乙
6.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7-29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和的关系,有( )(题型三)
A.浮力增大,= B.浮力减小,=
C.浮力不变,> D.浮力不变,<
7.两实心球a、b的密度之比为4∶3,体积之比为1∶2,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2∶3,则可能是 ( )(题型一)
A.两球均沉入水底 B.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
C.a球下沉,b球漂浮 D.a球漂浮,b球下沉
8.如图7=30所示,一块0℃的冰放在盛有0℃的水的容器中,已知冰块与容器底部相接触并相互间有压力,则当冰完全熔化为0℃的水后,容器中水面的位置将( )(题型二)
A.上升 B.下降
C.保持不变 D.水面的升或降决定于冰和容器内水的体积
9.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铜球,分别在如图7-31所示的水、盐水、水银三种液体中静止,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题型二)
A.F甲= 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 F乙<F丙 D.F丙<F甲<F乙
10.曾经有人向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著名科学家求教一道题,题意大致如下:池中有一条船,船上装有石头,如果把船上的石头投入水中,池内水位将如何变化?这位科学家立刻判断水面会上升,因为船中石头投入水中后,池水因为石头占去一定体积而“膨胀”,水位应该上升。事实说明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解释错了,此事因而成为名人的一则趣闻,清分析一下他到底错在何处?(题型二)
11.一个厕所便桶结构图如图7-32所示,出水口上的橡胶盖是空心的,放水水漂浮在水面上,水从出水口六畜,如图,随着水的流出,水面下降,直到橡胶盖盖住出水口,放水过程结束。注水过程中和注满水后,橡胶盖都盖住出水口。 (题型三)
(1)请判断,图中在放水时,空心的橡胶盖的重力与它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2)这种装置的一个重要缺点是,每次冲便桶都要用掉一桶水,为了节约用水,请你对橡胶盖做一些改造,使得按下手柄时橡胶盖抬起放水,松开手后,橡胶盖能立即盖上出水口,停止放水。
改造的方法是:
12.已知某实心小球是由下表中所列出的塑料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为了鉴别该小球究竟是由其中哪一种塑料制成的,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把该小球放人盛有足够多酒精的量杯中,松手后,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现量杯内的液面由60mL处升高到90mL处(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 × 103 kg/m3);
(2)再把该小球放人另一只盛有足够多水的量杯中,松手后,当小球处于平衡状态时,发现量杯内的水面由60mL处升高到87mL处。由以上实验数据,可推知该塑料小球的质量是_________kg,组成该小球的材料是____________。(题型一)
13.为了测出普通玻璃的密度,小明同学利用一个普通玻璃制成的小瓶、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
(1)在量筒内倒入50cm3的水;
(2)让小瓶口朝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此时水面与80cm3刻线相平;
(3)让小瓶口朝下沉没水中(如图乙所示),这时水面与62cm3刻线相平.则根据以上测出的数据可知:小瓶漂浮在水面时,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制造小瓶的玻璃的密度=________.(题型二)
14.如图7-33甲所示,一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其侧壁有一溢水口C,容器内的液面恰好与溢水口C齐平.先将一个由均匀材料制成的船形物A开口向上放入容器中,当船形物漂浮。在液面上(如图7-33乙所示),从溢水口溢出液体的体积为V;然后使船形物A反转90°,当它浸没在液体中后容器内的液面下降了h(在船形物由漂浮到浸没的过程器内的液体未溢出).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液体的密度为,
则(1)船形物A的质量mA=__________;
(2)组成船形物A材料的密度=________.(题型二)
15.一方形木块体积为2.6×l0-3m3,放入盛有清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1.56×10-3m3,容器的底面积为9×l0-2m2.(=1.0×l03Kg/m3,g取10N/Kg)求:
①木块受到的浮力;
②木块的质量和密度;
③木块放入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加多少?
16.旅游用的游艇上常常备有救生衣(一种颜色比较鲜艳的背心,并用密度比较小的发泡材料做成内胆),请你用下面给定的要求和数据来设计救生衣:①按能救护的人的质量为80Kg设计;②为了保护人的安全,穿上该救生衣能使人的10%的体积露出水面;③发泡材料的密度为0.01×103Kg/m3;④做救生衣的面料及其他辅料的质量不计;⑤人的密度可近似地取1×103Kg/m3.
请回答:
(1)为什么要用颜色比较鲜艳的面料来做救生衣?
(2)计算做一件这种救生衣的发泡材料的最小质量.
17.小明用实验测量粗细均匀竹棍的横截面积。他用短细线在竹棍的下端系一小石块,然后将它们放到水中,竹棍竖直立在水中,水面距竹棍上端16.8cm;再将系石块的竹棍放到煤油中,竹棍竖直立在煤油中,煤油的液面距竹棍上端9.8cm,两次实验中石块都不跟容器底接触。已知竹棍长40cm,质量是24g,石块的质量是18g,煤油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由上述所给条件求
(1)细竹棍的横截面积。
(2)石块的密度。(题型二)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2.06 ×104 2 2.5 竖直向上 悬浮
3.浮力小于重力(或>) 浮力等于重力(或<=
4.减小体积 浮力 重力
5.A 6.B 7.B 8.D 9.C 10.A
11.①木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F浮=mg;
②木块的重力G木=F浮= mg;
③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求得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F= F浮= mg;
④木块的质量m木=m;
⑤;
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⑦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⑧木块浮在水面时,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
综合提高训练1.0.6×103 2.10 3.50 < 4.大于 大于
5.B 6.C
7.B 提示:浮力之比恰好等于它们的重力之比,所以可能a、b都漂浮,或a悬浮、b漂浮
8.A 提示:冰熔化前所受的浮力冰不等于重力
9.B
10.这位科学家的粗略分析中忽略了一点,在石头未投入水池前,石头借助小船的结构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力满足F浮=G石,式中的F浮为由于石头在船上,使漂浮的船因此而多受到的那部分浮力。由ρ水gV排=ρ石gV石可得漂浮的船上由于石头而多排开的液体体积
而投入水池后,石头下沉,,所以池水水位应该是下降的。
11.浮力等于重力 在橡胶盖上附着一些重物
12.0.027kg 材料是聚丙烯 析:小球在酒精中静止不动时,V1排=30cm3,受到的浮力F1浮=0.24N;小球在水中静止不动时,V2排=27cm3,受到的浮力F2浮=0.27N。确定小球在酒精和水中的状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讨论:(1)如果小球在酒精中漂浮,则它在水中一定液漂浮。小球在酒精和水中的浮力应相等,但F1浮13. 30cm3 2.5×103kg/m3 析:根据题意,漂浮时V排=80-50=30cm3,又F浮=G,则ρ水gV排=mg,代入数据可得试管的质量m=30g。试管下沉,=62-50=12cm3,即试管的玻璃体积V玻==6cm3,则玻璃的密度。
14.(1)V(2)
15.解:(1)F==1.0×103×10×1.56×10-3N=15.6N
(2)木块所受浮力与重力相等,F=mg∴m==kg=1.56kg
EMBED Equation.3 ==kg/m3=0.6×103kg/m3
(3)△p==Pa=1.7×102Pa
16.(1)比较鲜艳的颜色,如红色或黄色,能见度比较好,当发生事故时,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
(2)设人的质量为m人,救生衣的发泡材料的最小质量为,由浮沉条件得
=G ①
=+ ②
G=+ ③
=g,=g ④
==· ⑤
==· ⑥
得 EMBED Equation.3 = ⑦
=0.08(kg) ⑧
17.设石块的体积为V,竹棍的横截面积为S,石块和竹棍的总质量M=m1+m2=42g.
在水中,有(V+h1S)=Mg①
在煤油中,有:(V+h2S)=Mg②
由①②消V得:(h2-h1)S=
S===1.5cm2
由①式得:V=-h1S=-23.2cm×1.52=7.2cm3
石块密度-=2.5g/cm3=2.5×103kg/m3
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 没
F浮F浮=G物 悬浮
F浮>G物 上浮
部分浸入:F浮=G物 漂浮
应 用
静止时的状态有三种:漂浮、悬浮、沉底.
图7-22
图7-23
图7-24
图7-25
图7-27
图7-26
图7-28
图7-29
图7-30
图7-31
图7-32
甲 乙
图7-3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