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导学案
组长_____________ 小组举手交流情况______________
一.资料分析与讨论:
1892年,伊万诺夫斯基在实验后考虑到导致烟草花叶病的可能不是细菌,但生活在巴斯德的细菌致病说的极盛年代以及受限于观察工具,虽命名为“滤过性病毒”,他也考虑将其解释为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或者残留物而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未进一步思考。数年后,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重复了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同样发现了烟草花叶病的病原能够通过细菌过滤器,并且他还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证明了此病原并非细菌,而是只能感染有生命的有机体,他和其他的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新的生命体,于是将此生命体命名为病毒。
请同学们思考与讨论:用学过的关于细菌的知识,在伊万诺夫斯基实验的基础上说出一个可以证明经过细菌滤过器过滤后的烟草花叶汁液中不含细菌的实验方法。
二.查看课本关于病毒结构的资料,与植物、动物或者细菌的细胞结构示意图比较。
植物细胞示意图 动物细胞示意图 细菌结构示意图
在植物、动物细胞示意图中找出细胞基本结构的位置,用线条与名称相连。
写出细菌结构示意图中线条所指位置的结构名称
寻找课本中关于病毒结构的资料,对比与讨论,写出病毒的结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以人体流感病毒为例,观看视频资料,注意获取以下问题的相关信息,及时记录并思考和交流。
1.人体流感病毒常通过人体什么部位感染人体?若在流感爆发的时期,你觉得自己可以如何预防?
2.病毒能任意进入细胞吗?是如何进入细胞的?
3.病毒进入细胞之后会进行什么活动?它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4.说出病毒的生活方式。
四.请小组交流、归纳病毒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资料,组织简练语言表达,说出你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总体“评价”。
五.资料分析与知识应用:
1.彭丽媛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她参与拍摄艾滋病反歧视公益片《永远在一起》,在短片中,她与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一起弹钢琴、唱歌、画画、踢足球,蹲下来为孩子绑鞋带,画面充满了温情和母爱。
2. 甲流是2009年的一个关键词。我校当时也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如用杀毒喷雾器对各个班级进行喷雾“杀毒”等,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
分析以上资料,运用今天所学有关病毒的知识,说出:
1.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艾滋病患者?应该用什么方式与之交往?
2.生活中还有哪些的“杀毒”方法,这些例子说明了病毒的什么特点?
3.归纳、总结病毒的特点。
4.通过这节课学习,请说出你的收获(可在生活中如何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