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时空坐标 学习指导学习本单元内容,一要注意纵向把握书画、文学和戏曲的发展脉络,理解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二要结合具体作品的背景、艺术内涵,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历史人文精神。第7课汉字与书法内容索引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教材问题解答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早期文字
(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2)成熟:商代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甲骨文2.统一文字
(1)背景: 时期,文字出现混乱状况;秦统一为文字统一提供条件。
(2)概况: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 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 也得到推广。
(3)意义: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小篆隶书提示1.《尚书·多士》中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可信?为什么?提示 可信,因为商朝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二、书艺历程
1.形成时间: 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2.发展历程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书法理论有意无法黄庭坚平民化轻巧识记 书法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3.艺术特色
(1)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术的 和书写的内容有机融合。
(2)是士人追求 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情境美自我理想提示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提示 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提示3.下图是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之一,史称《龙门二十品》,是北魏书法的代表作。上述书法有何特点?提示 字体兼有隶书的古朴刚健和楷书的端庄大方。提示4.下图是汉字“文”字的书写变化,从中可以得到的认识是什么?提示 汉字在历史变迁中得到传承和发展,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1.隋唐书法艺术
史料 ①图一 张旭草书 ②图二 颜真卿《多宝塔碑》(部分)[教你读史]
①其狂草“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
②其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答案[问题思考]
史料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结合图片分析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答案 盛唐时期。特点:风格多样,既有张旭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原因: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发展,知识文人队伍发展壮大。2.宋代书法
史料 苏轼认为,①“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②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③“入神”。
[教你读史]
①②③皆突出了书法要“有意无法”。答案[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书法的特点有哪些?答案 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四大家,他们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拓展提升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时期,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狂放不羁,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的法度。
(3)宋代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4)明代则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另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所以书法更加世俗化、平民化,强调个性化创造。记知识纲要1.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秦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魏晋时期,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成为一门艺术。隋唐一统,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黄、米、蔡四大家。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3.汉字的书法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的艺术。背核心术语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历史学家郭沫若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下列对甲骨文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中国汉字的起源
B.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
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书法艺术
D.奠定了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答案解析√1234解析 题干主要反映了后人因“契之精而字之美”对甲骨文“神往”,说明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B项正确。2.关于古代书法,有以下一些说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明人尚姿,清人尚变。据此标准,宋人
A.尚意 B.尚态 C.尚志 D.尚理1234答案解析√解析 晋人书法有着丰富的内涵、潇洒自然的风韵;唐人书法讲究规范和法度;宋人书法强调有意无法;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清人尚变,即追求变化。3.“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观察下图,通过“车”字的演变,得出的汉字演变规律正确的是1234答案解析A.由表音和表意两部分构成
B.以图画为基础逐渐演变
C.美观性逐渐突出,实用性逐渐减弱
D.始终没有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解析 “车”是独体字,只有表意部分,故A项错误;
“车”的原始文字特别像一辆行进的马车,属于象形文字,具有图画的特征,后来在演变过程中,笔画简化以便于书写,其实用性逐渐突出,故B项正确,C项错误;
现在“车”字已经脱离象形文字的特点,故D项错误。1234材料二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我书意造本无法”。1234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旭草书 颜真卿《多宝塔碑》请回答:
(1)观察上述两图,说明张旭和颜真卿书法的特点,并总结出隋唐时期书法有什么特点?1234答案答案 张旭的狂草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雍容大度。唐朝书法特点:书法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宋代书法的特点有哪些?1234答案答案 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教材问题解答阅读与思考
(1)汉字把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
(2)汉字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一直被中华民族使用而未曾中断,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汉字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统一。自我测评
1.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应该是汉字的起源。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金文”。秦始皇以秦小篆为基础推行“书同文字”,推动了汉字的发展。后来汉字又逐渐演变出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书体。
2.(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2)隋唐大一统,国家繁盛,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意绪狂放,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法度。
(3)宋代时重文,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也是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4)明代时期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另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所以书法更世俗化、平民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建议
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表达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它将中国具有5 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员形象。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