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14中国的区域(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含答案解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 H / 10 / 91683 / 3831871.shtml" \t "_blank )
一、单选题
1. (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读青藏地区农业生产分布图,回答1-2题。
图中铁路线建设的地理意义有( )
①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
②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③有利于国防安全
④改善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关于青藏地区农牧业的表述可信的是( )
A. 除青稞和小麦外,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
B. “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形高大、身体强壮
C. 高原牧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北部
D.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及河谷地带
3. (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读图,完成3-4题。
图中①处是( )
A. 冷湿 B. 高寒 C. 湿热 D. 干旱
4. (2018年山东省菏泽市)图中②处是( )
A.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B. 河流多分布在400mm等降水量线以东地区
C. 都是季节性河流
D. 河网密布,多外流河
5. (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如图为“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关于该盆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盆地内河流众多,水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聚落多分布在山麓绿洲之上
④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该盆地内河流多为时令河。但天越旱,这里的人们就越盼望见到太阳,主要是因为( )
A. 天越旱,地下水越丰富 B. 气温越高,瓜果越香甜
C. 天越旱,盆地光照越强 D. 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7.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读图“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7-9题。
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山脉①是天山,②是阿尔金山
B. 山脉③处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上
C. a区域为三江源,位于西藏南部
D. ④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
8.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区种植业和主要农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河谷农业-青稞 B. 乙-水田农业-水稻
C. 甲-绿洲农业-棉花 D. 乙-旱地农业-谷子
9. (201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图中乙地区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游
B. 大河源头冰雪天,牦牛慢走在山间
C. 重走丝绸古道路,干旱困扰使人愁
D.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10. (2018年甘肃省张掖市)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如图),完成10-11题。
对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大致为我国600mm等降水量线
B. ①大致沿秦岭长江一线
C. ②为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D. ③为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11. (2018年甘肃省张掖市)对我国四大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平原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 高原山地多集中在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C. 畜牧业区多集中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 工业基地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12. (2018年山东省临沂)下列河流不发源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
A. 澜沧江 B. 雅鲁藏布江 C. 黄河 D. 长江
13.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点燃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地理教师设计了以“春”为关键词的“飞花令”,请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3-15题。
在下面学生列出的诗句中,所描述的景观不符合区域④的是( )
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
B.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4.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下列与①④区域界线大体一致的是( )
A.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界线 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C. 热带与亚热带的界限 D. 1月份10℃等温线
15.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 B. ②地区普遍种植油菜和玉米
C. ③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D. ④地区沙尘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16.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请阅读“青藏地区”,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下列关于三江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被誉为“中华水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长江、黄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④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2018年湖南省岳阳市)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三大江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17-18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 )
A. 西藏自治区 B. 青海省 C. 四川省 D. 甘肃省
18. (2018年湖南省岳阳市)三江源中的“三江”除长江外,另外两条是( )
A. 黄河、珠江 B. 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C. 黄河、怒江 D. 澜沧江、黄河
19.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如图示意天山迁移轮牧过程。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21题。
影响图中四个牧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 风力 B. 温度和降水 C. 土壤 D. 放牧习惯
20.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根据不同季节,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对应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
21. (2018年湖北省恩施州)周期性迁移轮牧的好处主要是( )
A. 改良牲畜的种类 B. 减少牲畜的病害
C. 减轻草场的压力 D. 躲避牲畜的天敌
22. (2018年山东省潍坊市)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如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图中序号与对应河流名称,正确的是( )
A. ①-黄河 B. ②-澜沧江 C. ③-怒江 D. ④-长江
二、综合题
23. (2018年福建省)西藏自治区目前建有多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有效地保护了高原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如图示意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与自然保护区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______(地形区),其南部的山脉甲是______。西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
(2)西藏自治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__。该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__河谷地区,主要的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______,气候______。
(3)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
(4)西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类型,该保护区所处的干湿地区主要是______。
24. (2018年湖南邵阳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疆水土、光热资源得天独厚,发展特色农业优势明显。“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其中番茄酱是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材料二新疆地区略图。
(1)图中铁路线是______线。
(2)新疆物产丰富,有“一黑一白一红”之说。其中“红”是指红花、番茄、枸杞等。根据图文材料推断“黑”是指______、“白”是指______。
(3)轮南油气田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地,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4)简析新疆棉花质量好、产量高的原因。
25. (2018年山东省临沂)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请利用下列自学任务单,并结合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各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主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探究过程】
(1)探究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2)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探究解决措施
2018年春天,临沂市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春旱严重,请提出解决措施。
(3)以C、D两区域为例,据表归纳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表
地理区域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农业类型
C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①
______ 等 水资源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②
______ 业
D 光照充足:河谷地带气温相对较高,土质肥沃等 ③
______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④
______ 业
归纳总结
(4)我国各地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发展农业应遵循______的原则。
【拓展延伸】
(5)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分析该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或有利影响。(请任选一方面作答)
26. (2018年安徽省芜湖市)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暑期,小华去观光旅游,他事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之后踏上旅途。具体活动如下
【设计线路】图1
(1)从芜湖出发到重庆,途中游览三峡风光,他选择了______(运输方式)。
(2)请阅读图1,从重庆到拉萨,他选择了坐火车,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有成渝线、宝成线、A______线、兰青线和青藏线。
【准备行装】
(3)请阅读图2,比较成都和拉萨的气温曲线,发现拉萨的气温比成都的气温要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4)从下列物件中选出小华在拉萨时需要的行装是______。
①雨衣②氧气袋③冰糕④防寒服装⑤防晒物品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⑧③④
D.①④⑤
【踏上旅途】
(5)图3是小华在青藏地区旅游中拍摄的照片,请结合照片完成问题。
青藏地区位于______(地形区),本区特有的、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______。
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早晚时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______特点。
(6)下列这句话是小华在旅游至图1的B处时了解到的知识,在她的描述中有一处错误之处,请用直线画出并改正。
小华:“这里有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的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有的住碉房,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27. (2018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读塔里木盆地图“(图1)和西北地区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从①到②再到③,自然景观依次为______、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
(3)塔里木盆地位于______(山脉)以南。
(4)图1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______。
(5)______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地下暗渠避免了蒸发,为绿洲灌溉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2018年湖南省衡阳市)西北大漠,天地辽阔,人间绝色,最美中国。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______。A______山脉,B______沙漠。
(2)C______河,该河流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______(夏季/冬季)河水水量最大。图中能源通道,将______(能源)输送到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3)从自然角度分析,西北多荒漠的原因。(至少回答一点)
(4)从气候条件的角度分析,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至少回答一点)
28.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A 2. A 3. D 4. A 5. C 6. D 7. C
8. C 9. B 10. D 11. C 12. B 13. B 14. B
15. C 16. D 17. B 18. D 19. B 20. B 21. C
22. A
23.(1)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拉萨;(2)高寒;雅鲁藏布江;较低;较温暖;(3)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形;(4)荒漠生态;干旱、半干旱地区。
24.(1)兰新;(2)石油;长绒棉;(3)管道运输;(4)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
25.(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等;
(2)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3)
地理区域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农业类型
C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①
昼夜温差大等 水资源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②
灌溉农业
D 光照充足:河谷地带气温相对较高,土质肥沃等 ③
热量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④
河谷农业
(4)因地制宜;(5)不利影响是多旱涝灾害。
26.(1)河运;(2)陇海;(3)低;拉萨海拔高;(4)B;(5)青藏高原;牦牛;日较差大;
(6)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热量。
27.(1)草原;
(2)干早;
(3)天山山脉;
(4)盆地边缘的绿洲;
(5)坎儿井。
28.(1)维吾尔族;昆仑山;塔克拉玛干;
(2)塔里木河;夏季;天然气;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海上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多荒漠景观;
(4)昼夜温差大。
【解析】
1. 解: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市,南至西藏拉萨市,青藏铁路南段的修建通车,改写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防安全。
故选:A。
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昆线等。
主要考查青藏铁路的修建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2. 解:青藏地区除青稞和小麦外,还可少量种植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高原之舟”牦牛毛长皮厚、体矮身健、身体强壮;青藏地区属于高寒牧场;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故选:A。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藏地区的地理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3. 解:从题目来看分析的是我国西北内陆地理特征,西北内陆深居内陆受山脉阻隔降水稀少,地表特征可以总结成两个字就是干旱,故图中①处是干旱。
故选:D。
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来解答此题。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真解答。
4. 解:图中分析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来解答此题。
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5. 解:图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盆地内河流稀少,水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聚落多分布在山麓绿洲之上;此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2.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沙漠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已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特点,牢记即可。
6. 解:塔里木盆地由于降水稀少,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天气越干旱,这里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主要原因是出太阳后气温就会升高,冰雪融水就会增多。
故选:D。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位于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水源依靠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在7到9月气温最高的时期,冰雪融水量很大,形成塔里木河的汛期。
本题考查影响内流河水文特征的因素,理解解答即可。
7. 解:A.图中①是天山,②是阿尔金山。故A不符合题意;
B.山脉③是昆仑山脉,处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阶梯分界线上。故B不符合题意;
C.a位于西藏自治区,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故C符合题意;
D.④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考查青藏地区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8. 解:图中甲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图中乙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故选:C。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考查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要理解记忆。
9. 解:图中乙位于青藏地区,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故选:B。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考查青藏地区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10. 解:①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故AB错误;
②是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故C错误;
③是青藏高原边缘线即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故D正确。
故选:D。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读图解答即可。
11. 解:平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故A错误;
高原和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故B错误;
畜牧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故C正确;
我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故D错误。
故选:C。
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牢记即可。
12. 解:“三江源”中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根据题意。
故选:B。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地区,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该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2003年1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考查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13. 解:从四大区域划分来看,④区域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形成了雨热同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ACD描述的景观都符合南方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的应该是西北地区。
故选:B。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此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基础题目。
14. 解:图中①地区即南方地区,④地区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界线是湿热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界线大致为400mm年等降水量线,选项A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
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界线,读图解答即可。
15. 解:依据位置,读图可知,①是北方地区,②是西北地区,③是青藏地区,④是南方地区。①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故A错误;②地区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故B错误;③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三江源位于该地区,故C正确;①地区沙尘暴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故D错误。
故选:C。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按照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6. 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但水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①错误。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故②错误。
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故③正确。
湖泊和沼泽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故④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D。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在青海省境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过去,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
本题主要考查三江源地区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
17. 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与四川省毗邻,北部与青海省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相接。
故选:B。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位置,牢记即可。
18. 解:三江源的“三江”是指澜沧江、长江与黄河,除长江外,另外两条是澜沧江、黄河,它们都发源于青海省。
故选:D。
三江源的“三江”是指澜沧江、长江与黄河;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被誉为“中华水塔”。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改善三江源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物、促进三江源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题考查三江源地区的河流名称,牢记即可。
19. 解: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照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依其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天气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
故选:B。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天山地区,由于草场随山地海拔高度不同而具有分带性,牧民便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即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该题考查影响天山牧场形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答题即可。
20. 解:夏季新疆的牧民一般在海拔最高的地方放牧,冬季在海拔最低的地区放牧,春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放牧,秋季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放牧,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轮牧地点对应顺序是②→③-④→①。
故选:B。
新疆是我国的重要畜牧基地,天山是新疆的主要牧区。天山山脉草场垂直分布,四季轮回。夏季在天山的山坡上部生长着茂盛的牧草,牧民们赶着马群、牛群和羊群来这里放牧。到了秋季,牧民们又赶着畜群从高山夏季牧场移动到山麓牧场过冬。所以,与我国其它牧区相比,新疆天山牧场具有的特点是山上山下轮牧。
本题考查新疆牧民放牧的季节与海拔高度关系,读图解答即可。
21. 解:由于长期以来的超载放牧,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周期性迁移轮牧的好处主要是可以减轻草场的压力,给草场休养生长的机会。
故选:C。
由于长期以来的超载放牧,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施行在牧区划区轮牧,做好防灾工作等措施,提高草地的生产力。
考查了我国草地在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常见基础题。
22. 解:读图可知,①是黄河;②是长江;③是澜沧江;④是怒江。
故选:A。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考查三江源地区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
23. 解:(1)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行政中心是拉萨,其南部的山脉甲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2)西藏自治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该区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主要的原因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候较温暖。
(3)西藏自治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东南部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该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4)西藏自治区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属于荒漠生态类型,该保护区所处的干湿地区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故答案为:(1)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拉萨;(2)高寒;雅鲁藏布江;较低;较温暖;(3)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形;(4)荒漠生态;干旱、半干旱地区。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邻新疆,东接四川,东北紧靠青海,东南连接云南;周边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国家及地区接壤,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
该题考查西藏自治区的地理知识,结合地图解答即可。
24. 解:(1)新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铁路大动脉,中国境内由陇海、(图中)兰新、北疆铁路组成,在新疆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对接。
(2)新疆的特产有“一黑、一白、一红”之说,其中“一黑”是指石油,“一白”是指长绒棉,“一红”是指红花、番茄、枸杞等。
(3)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4)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新疆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以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而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故答案为:(1)兰新;(2)石油;长绒棉;(3)管道运输;(4)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考查新疆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25. 解:(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等。
(2)山东省临沂市春旱严重,其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3)西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该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灌溉农业;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热量不足,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农业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河谷农业,其农业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4)我国各地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发展农业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5)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该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是多旱涝灾害,有利影响是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水源。
故答案为:(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等;
(2)修建水库,节约用水等;
(3)
地理区域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农业类型
C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①
昼夜温差大等 水资源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②
灌溉农业
D 光照充足:河谷地带气温相对较高,土质肥沃等 ③
热量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④
河谷农业
(4)因地制宜;(5)不利影响是多旱涝灾害。
读图可得,A是北方地区,B是南方地区,C是西北地区,D是青藏地区。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等,读图解答即可。
26. 解:(1)从芜湖出发到重庆,途中游览三峡风光,适宜河运;
(2)从重庆到拉萨,依次经过的铁路线有成渝线、宝成线、A陇海线、兰青线和青藏线。
(3)拉萨的气温比成都的气温要低,其原因是拉萨海拔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
(4)去拉萨旅游要携带氧气袋、防寒服装、防晒物品等,该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5)青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本区的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当地气温具有日较差大特点。
(6)图1中的B是三江源地区,该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高原湿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的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有的住碉房,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故答案为:(1)河运;(2)陇海;(3)低;拉萨海拔高;(4)B;(5)青藏高原;牦牛;日较差大;
(6)限制当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
热量。
青藏地区有“世界屋脊”之称,又称“中华水塔”。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雪山连绵。黄河、长江澜沧江等都发源在这里。由于本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受地形、气温的影响,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7. 解:(1)从图中看出,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受海陆因素影响,从①-②-③降水量递减,受降水影响,从①-②-③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干旱,形成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湿润的气流难以到达;
(3)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山脉以南,气候干旱,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稀少;
(4)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特点是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5)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在山麓地带有一种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叫“坎儿井”,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它灌溉所用的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它是古老的地下取水方式,之所以地下取水是为了避免蒸发。
故答案为:
(1)草原;
(2)干早;
(3)天山山脉;
(4)盆地边缘的绿洲;
(5)坎儿井。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28. 解:(1)该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A是昆仑山山脉,B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2)C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全长2 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这条河流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夏季河水水量最大。图中能源通道为西气东输,将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海上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多荒漠景观。
(4)因为在新疆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很高;到了夜晚,骤然降温,昼夜温差大,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为提高。
故答案为:(1)维吾尔族;昆仑山;塔克拉玛干;
(2)塔里木河;夏季;天然气;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海上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多荒漠景观;
(4)昼夜温差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考查新疆的概况,内容较多,要理解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