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9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声的世界》单元测试
时量:6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生注意:本卷共6页,五道大题,33小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 共39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
3.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5.比较声音在海水、铁管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水、铁管、空气 (B)铁管、海水、空气
(C)空气、铁管、海水 (D)空气、海水、铁管
6.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7.花匠在挑选花盆时,常常将新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他是主要根据声音三个特征的 ( )
A.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三个特征全都有
8.“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9.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10.刚竣工的三峡大坝经过超声波检测,无一结构性裂缝。超声波探伤仪发出超声波时,人耳不能察觉,原因是超声波( )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
11.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12.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1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21题2分,27题3分 共27分)
1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1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 ____ _ .
16.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7.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
18.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19.一个同学迟到了,走到门外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课。他除了根据讲课内容外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教室外面出现嘈杂的声音,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20.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1.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相互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
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
22.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__ _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_ _ _能传播声音.
23.小提琴发出的悠扬的琴声是靠 振动产生的。演奏前,演员们常常要调节一下琴弦(拧紧或放松),这主要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
24.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声音的 ;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
25.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 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
26.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减少噪声。
27.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三、问答题(25题7分,26题4分,共11分)
28.(7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 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却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 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 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亚声波是指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__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_____ ____有关,关系是_______ _____
29.(6分) 超声波在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和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两个应用的实例:
① ;
② 。
四、计算题(1大题,共7分)
30.(8分)利用回声来测量深海的仪器,叫回声测探器,它装在轮船舱底,由舱底向海底发出声音传至海底、暗礁、鱼群处,再反射到海面,由舱底的灵敏回声接收器把回声接收下来,准确记下声音由发出到回声返回所经历的时间,可测海深及鱼群或暗礁的位置。如果接收器收到声音从海面发出到被某暗礁反射回来共用0.8s,求暗礁在海中的深度。(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为1500m/s)
五、实验探究(三大题,共14分)
31.(6分)在图1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
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
棉线 (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32.(4分)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你认为,能够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_________________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33.(4分)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D D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答案 C C D
二、填空题
14、振动 音色
15、3000 真空不能传声
16、音调 空气
17、分贝(dB)
18、振动 空气
19、音色 传播的过程中
20、振动
21、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笔在空气中少吗?声音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音的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传播的远吗?
22、振动 水(液体)
23、琴弦 音调
24、响度 音色
25、振动 空气
26、声音的传播过程 声源处
27、超声波 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三、阅读理解
28、(1)超声 音调 (2)次声波 (3)0-20Hz
(4)发声体(声源)振动快慢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9、(1)超声诊断仪(B超),它可以用来检查、治疗人体疾病
(2)超声金属探伤仪可能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
30、600m
31、(1)声音可以在棉线中传播
(2)相同条件细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好
(3)手捏处振动停止
(4)不能
32、(1)乙、丁 (2)略
33、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大 固体(木头)
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 小 固体和气体(木头和空气)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图2
图 1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