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4-04 19:5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第一节 走进神奇
学习目标
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物理,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课前准备
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
一、在自然中……活动1:下列七个问题你思考过吗?请阅读课本4—5页,及图1-1-----图1-7所提供的信息,做一下解释。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请谈一谈你对宇宙起源及太阳系的了解。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原因是什么?(4)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5)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现代的科技手段还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人类在探索何时能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6)(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7)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甚至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8)龙卷风是怎样形成的?龙卷风的威力巨大,我们如何能准确预测龙卷风的来临,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龙卷风的能量巨大,这些能量能够加以和平利用吗?自然界的神奇无处不在,请同学们另外列举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至少五个)二、在生活中……活动2:下列生活中六个神奇的现象你观察思考过吗?请你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做一下思考解释。⑴生活中的神奇之一:倒饮料的诀窍(实验演示)提出问题:一个小孔难以倒出饮料,那么有哪些方法可将饮料倒出呢?问题解决:① 孔倒饮料;② 孔倒饮料。⑵生活中的神奇之二:被水折断的筷子(学生实验观察)提出问题:筷子放入水中,似乎被水“折”断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收集资料尝试做一下解释。⑶生活中的神奇之三:拉链的开启与闭合(实物观察)它被美国《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20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提出问题:为何上下拉动,拉链便可闭合或开启?请尝试做一下解释。(4)生活中的神奇之四:圆珠笔(实物观察)介绍:圆珠笔发明历史。提出问题: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请尝试做一下解释。 (5)生活中的神奇之五:冲浪运动惊险、刺激。为什么冲浪者弯着腰,分开腿,能在惊涛骇浪中“滑翔”?请试着做一下解释。(6)生活中的神奇之四:介绍跳高:在刚刚结束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 以 的成绩获得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 以 获得男子撑竿跳高冠军。提出问题:为什么借助一根小小的撑竿,便能比跳高多跳一倍以上的高度?总结: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节 探 索 之 路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
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3、知道自然是神奇的,人们的探索历程则是漫长的、曲折并富有意义的。
课前准备
1.阅读科学发展史,了解古人对科学的探索,并写出相关的调查报告。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
一、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活动1:看图1-14---图1-18及其说明,了解古人原始思维中的科学成分,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①图1-14,甲骨文“殸”表示什么意思?古人为什么画成这种形状?②图1-15是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古人为什么画成这种形状?③根据图1-16提供的信息,古人认为宙是什么样子的?这种观点正确吗?你认为宇宙是什么样子的?④图1-17是安徽出土的雕刻玉板。玉版正面雕琢有复杂的图纹,中心部位刻有两个同心圆,圆中心雕琢了一方八角图像,两圆之间以直线分为八区,每区内各雕琢一叶脉纹矢状标分别指向八方,外圆之外又雕琢四个矢状标分别指向玉版的四角。你知道玉版中央雕刻的圆形和外面的轮廓方形象征什么意思吗?这表现了中国古代什么样的宇宙思想?⑤图1-18,英格兰的石头阵。 你知道“英格兰的石头阵”是干什么用的吗?怎样用?请你查找资料,解释一下。我国古代文明还有哪些?请你列举: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活动2:看图1-19---图1-22 及说明,了解四位科学家的贡献。你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请做一下总结。总结反思: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3、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课前准备
1.收集并阅读有关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波尔等物理学家的故事,体会并总结这些物理学家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园地——硕果累累活动1:阅读课本第11页第一个段标《知识园地—硕果累累》,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2、通过前面的学习,请你叙述一下在你心目中什么是物理学?请给物理学下一个简单的定义。物理学是 。二、科学探索——其乐无穷活动2:阅读课本第13页第二个段标《科学探究—其乐无穷》,讨论并完成下列探究过程:“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下落的慢。而伽利略认为轻的物体下落的不一定慢,你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吗?猜想与假设: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 (选填“有”或“没有”)关系。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伽利略是让助手在比较高的斜塔进行实验,要求两球同时离开手进行下落(两个球都是铅球,只是一个大,一个小)。你打算怎样去验证你的猜想是不是正确呢?写出你的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做一做,看看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分析论证:由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交流与评估:你觉的通过一次实验就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应该如何做?通过以上探究,请你概括科学探究包括哪些主要因素?三、科学精神——永远高扬活动3: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还为后人留下了永远高扬的科学精神。请阅读课本第13页第二个段标《科学精神—永远高扬》,并归纳:我们应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什么样的科学精神呢 学习物理的方法:物理格物致理,研究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规律,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物理就在身边,与生产和生活、与社会科学技术密切相联。因此学习物理就要注意观察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多动手做实验,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在观察中思考神奇的物理现象背后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后合作探究,再分组展示。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亲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规律,看似抽象的结论都是具体现象的归纳和概括,亲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自然的记住了结论。要养成两先两后一小结的学习习惯,即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做作业,每节、每章后要及时总结学到的知识,有问题要及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加上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相信每个同学都能学好物理!总结:我的收获: 我的困惑:
图1-15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
图1-14甲骨文“殸”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