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文言知识
2、理解孟子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方法】品读探讨,文本研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曰:“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孟子-梁惠王下》
二、作品相关
1、孟子其人
2、《孟子》其书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思考:速读课文,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
明确: ①寡人之民不加多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斯天下之民至焉
根据这三句,我们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明确: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良策。
四、再读文本,质疑问难。
1、诵读第一、二部分,思考:
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②现代社会人口增加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梁惠王为什么却希望“民加多”呢?
明确:补充社会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掠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也在情理之中。
2、对于梁惠王的这个疑问,孟子是怎样分析原因的?
明确: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疑问,而是先---------打比方,用什么打比方(战争),为什么用战争打比方(“王好战”,这是投其所好,用梁王熟悉的、喜欢的战争比喻,便于启发对方)
五、重点品读,合作探究。
1、熟读第三部分,思考:
①孟子的措施包含几个层次?各有什么具体内容?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二是“王道之成”的道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这两层内容是否重复?
明确:尊重自然规律,使百姓活得无忧,死得无憾,满足他们最朴素的期待,是为王道之始。让百姓生活得富足,且能接受教化,这是养民、教民的主张,是完美的社会图景,是为王道之成。层层递进。
③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这一段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④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的?
明确:对比 狗彘食人食(贵族)
涂有饿莩(百姓)
比喻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总结:我们从孟子的具体措施中发现,他的王道思想都是以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重要内容。
2、思考:孟子在表述自己观点时,表现出高超的论述技巧,他运用了哪些说理方法?
明确: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手法。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3、思考:当代中国,我们施政时,同样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智慧。你能联想到哪些?
明确:①、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尊重自然
②、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③、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④、以人为本,多为老百姓办实事。
⑤、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六、回扣文本,语文运用。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辨证地看问题。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供养)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
2、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
-------《孟子-万章上》
3、顺之则存,逆之则亡。
------《孟子-离娄上》
七、结束语。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读出了孟子的思想精髓,他凿凿言辞中浸透着“经世济民”的社会立场。孟子的仁政思想,就像一颗灿烂的明星,虽经历时空转变,仍然放出了夺目的光芒。
八、作业
1、周记:见仁见智读孟子
2、丛书93页《梁惠王上》(节选)练习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曳(yè)兵 数罟(cù ɡǔ) 洿(wū)池
B.鸡豚(tún) 狗彘(zhì) 庠(yǎng)序
C.孝悌(dì) 饿莩(piǎo) 供(ɡōnɡ)养
D.衣(yī)帛 王(wànɡ)天下 不可胜(shēnɡ)用
解析:B项“庠”应为xiánɡ,C项“悌”应为tì,D项“衣”当动词用,应破读为yì。答案:A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谨庠序之教
解析:A项中“颁”通“斑”;B项中“涂”通“途”,道路;“莩”通“殍”,饿死的人;C项中“无”通“毋”,不要。答案:D
3.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者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庠序:庠、序都是学校
C.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道:以仁义治天下
解析:或:有的人。答案:A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黎民不饥不寒
B.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解析:B项“养生”,古义指供养活的人;今义指保养身体。C项“可以”,古义“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义是表示同意认可。D项“然而”,古义是“这样,却”;今义是转折连词。答案:A
5.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组是( )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 B.①③⑤ C.③⑥⑧ D.②④⑤
解析:①项的“鼓”、②项的“王”、③项的“树”、④项的“衣”都属于活用,用排除法,选出A项。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河东凶亦然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B.①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C.①邻国之民不加少②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D.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②寡人之于国也
解析:C项“之”都是助词“的”;A项①这样,②形容词词尾;B项①表转折,②表承接;D项①在,②引出对象的介词。答案:C
7.选出对下面每组句子加点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也相同
B.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也不同
解析:前一个“而”表承接,后一个“而”表转折;“然”都是代词,译为“这样”。答案:C
8.对下列两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解析:①中的“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②中的“发”指开花;③中的“焉”是语气助词;④中的“焉”是兼词,于之(到您这里来,来这里归顺您)。答案:D
9.选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
B.申之以孝悌之义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D.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解析:A、B、C三项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答案:D
10.下列句子中加线部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好战,请以战喻——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来说说其中的道理。
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着算起来还不到一百步。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百姓对于生与死都没有什么遗憾。
D.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解析:B项“直”通“只”,应为“只是不到一百步罢了”。答案:B
二、能力提升-----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6题。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1.对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
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少:更减少
C.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D.养生丧死无憾 丧死:死亡,安葬
解析:丧:名词作动词,为……办丧事。死:动词作名词,死去的人。为死了的人办丧事。答案:D
1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邻国之政 ②填然鼓之 ③王道之始也 ④树之以桑 ⑤未之有也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⑦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A.①⑦/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②/④⑥/⑤/⑦
D.①③/②④/⑤/⑥/⑦
解析: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代词,代事作宾语/代词,代人/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D
13.选出完全表达孟子“仁政”观点的一项( )
①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⑤百亩之田,勿夺其时。⑥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②⑤ B.③④⑥C.②⑤⑥ D.①③④
解析:①指出梁惠王的想法不正确,③④说的是结果。答案:C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用比喻的方式指出梁惠王所用的“爱民”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
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的方式不是好方法,从而告诉他要实行仁政。
C.“不违农时”的意思是:不耽误种庄稼的季节。语段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是说,种庄稼不耽误季节,打的粮食就吃不完。而“五十步笑百步”则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只是程度轻重不同。二者都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D.本语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运用排偶句式。第一次使用三组排偶句式,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这是“王道之始”;第二次使用四组排偶句式,则强调一手抓物质生产,一手抓教育,这是“王道之成”。这其实就是孟子为梁惠王所开的治国良方。
解析:说明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答案:B
1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解析:(1)注意关键字两个“食”,“检”,“涂”,“发”的翻译。(2)注意关键字“于”“刺”“兵”的翻译,语序的调整。
答案:(1)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2)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16.为什么孟子认为梁惠王不可以“望民之多于邻国”?用文中一个形象的比喻句回答,并加以解释。
解析: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围绕“仁政”去思考。答案:“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用这一形象的比喻,说明梁惠王的措施与“邻国之政”没有本质区别,还不是真正的“仁政”。
三、高考热点
17.一辆较为拥挤的无人售票车在某车站停靠后,一位老人和一位抱着婴儿的妇女挤上了车。假如你是这辆无人售票车的司机,请你就此引用孔孟的仁爱色彩的名句,作爱心提示,让大家给老人、妇女提供一个好的乘车环境。爱心提示的话语要文明得体。
解析:注意名言、称谓语、感谢语、请求语。
答案:乘客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或“人皆可以为尧舜”等),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我们每位的义务,请帮助我们照顾好车厢内的老弱乘客,谢谢!
18.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_______;杨朱的贵我人格,_______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______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______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①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②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③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④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解析:根据横线前面一句话的内容,来填写符合人物的人格。答案:③ ④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