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13 17:12:18

内容文字预览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感受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习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而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感悟人物形象,结合相关资料,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   
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追随着历史的脚步,回到两千年前的西汉,去感受一位伟大灵魂给予我们的心灵震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齐读题目,质疑: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学生根据课前收集回答。   
3、同学们能读懂课题,很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再读一遍课题。  
4、读课题后你还想知道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他是怎样发愤的?《史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好,带着这些问题咱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自学课文,解决字词(25分钟)   
1、不动笔墨不读书。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字词,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看字典。思考司马迁在什么情况下完成了史书?(教师指导巡视)   
2、出示词语:嘱托、飞来横祸、酷刑、悲愤交加、摊开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文章是有感情的,词语也同样被赋予感情,请同学们带着感情齐读两遍词语。    
那么谁能结合课文来说说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   
师生交流:    
(1)“嘱托”:嘱咐、拜托(谁嘱托谁?嘱托了一件什么事情?请你读出来。为什么用嘱托,它与嘱咐有什么不同,换做嘱咐好不好?)    
(2)“飞来横祸”:意想不到的灾难(1、为什么你读作横?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读二声,什么情况下读作四声横?可做适当点拨:横冲直撞、老泪纵横。蛮横、发横财、飞来横祸。追问:司马迁遇到了什么样的灾难)    
(3)“酷刑”:刑是我们今天学到的生字之一,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追问:开刀就是用刑,不错,那么司马迁到底犯了什么罪,用了什么刑?)       
师简介酷刑:酷刑叫“宫刑”“腐刑”,是宫中太监所受的刑罚。在当时被视作奇耻大辱,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整天精神恍惚,我再也没有脸面去到坟前尽孝,再也没有勇气走上街头,我夜不能寐,经常从恶梦中惊醒,我简直生不如死,因为他失去了男人的尊严,与那些半人半妖的太监为伍了,你们能明白吗?    
(4)“悲愤交加”:悲痛和愤怒交加在一起,(司马迁悲痛的是什么?愤怒的又是什么?是啊,士可杀不可辱,请同学们试着把这词语读出你的感受。是啊,面对着这份耻辱司马迁如何选择的,继续向下看。)   
(5)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你是怎么想的?
(三)总结课文(10分钟)
司马迁正是这样的发奋,最后才完成了《史记》,齐读下面的词语,它可以勾起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回忆。
(音乐响起,回顾板书,齐读)
耳濡目染 刻骨铭心 专心致志
飞来横祸 悲愤交加 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辉煌巨著 前无古人 毕生心血     
第二课时
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史记》的一些资料,相信大家一定会为书中的一些历史人物和故事所打动,谁能把自己读到的相关故事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让大家对这部书留下更深的印象?(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5分钟)
导入:是啊,《史记》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令我们感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吧!
(四)学习一、二自然段(10分钟)
1、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呢?快速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找到有关内容,用一句话告诉我们。
(1)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
(2)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3)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
(因为他要完成父亲的遗愿)(出示: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
同学们,你们已经读懂了(指课题)“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原因。那就是由于黄河文化、古代英雄故事的熏陶,父亲对司马迁的耳濡目染,最重要还是父亲临终前刻骨铭心的嘱托。
的确,正是父亲临终嘱托给了他动力,所以他要发愤写《史记》
这就是父亲临终的嘱托,用心去读父亲的话,体会父子永别时的情形。(齐读相关句子)
(4)指名读父亲的话
2、从父亲的话中你能听到什么?
(1)先说再读,指导朗读。
千万不要忘记啊,不要以为父亲只是为了自己。他想告诉我们,记住了历史,就是记住了我们的祖辈,记住了我们民族的根啦!
(五)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5分钟)
1、所以司马迁牢记——(引读)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他怎样进行写作?第三段有个成语告诉了我们。
专心致志 (板书:专心致志)
2、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 他发生了什么意外?谁能找出来,并读给大家听听。
(1)那你们知道什么叫“横祸”吗?
只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就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这突然来临的灭顶之灾,就是—— “飞来横祸”!(板书:飞来横祸 注意读音heng4)(老师讲述《李陵传》相关资料,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飞来横祸”的理解。注:时间不超过3分钟。)
(2)你能想象到吗,盛怒之下的汉武帝可能对司马迁动用什么残酷的刑罚呢 ?
据史书记载,司马迁所受的酷刑叫“宫刑”,又叫“腐刑”。在司马迁看来,腐刑比死刑要严重多了,因为死刑不过是丢了性命罢了,而腐刑它是对人格有着极大侮辱,让人觉得生不如死。
3、课文中有句话写到了司马迁的痛苦,谁来读一读?
学生回答 (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残生!)
(1)用你的心去读,就读这三个词、十二个字。感受这刑法对司马迁的打击!(悲愤交加 血浅墙头 了此残生) (板书:悲愤交加 血浅墙头 了此残生)
(2)你能理解司马迁此时的感受吗?你可以先说再读,也可以先读再说。(齐读)
4、背负着痛苦与耻辱的重压,面临着求生与求死的抉择,司马迁该怎么办呢?在书中找出答案!
(1)司马迁选择了生。因为,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
(出示:“人总是要死的”至“还轻吗?”)齐读
(2)司马迁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在司马迁看来什么样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样的死又是轻于鸿毛的呢?(板书: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5、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勉励自己(出示:“我一定要……我一定要……”)
指导朗读,让学生联想,感悟!
6、请看,此时,在司马迁的脸上,我们还能看到痛苦和绝望吗?那你能看到的是什么呢?
7、那司马迁发愤的结果是什么呢?请自由读课文最后一节。
(出示:就这样……《史记》。其中“13”、“52”要重读)
(1)、看看这些数字,它们说明了什么?
(2)、是啊,人生能有多少个13年啦!想象这13年司马迁是怎样度过的?
我们的语文书大约五万字,而史记是五十二万字啊。而且没有任何的先进设备,就靠他一页页,一行行,一个个地写出来的呀。真不愧为一部辉煌巨著呀!(板书:辉煌巨著)
(3)、(出示: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指名读!
(4) 什么叫“前无古人”?请结合课文内容,用这样的形式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这就叫前无古人。)
(5)现在,如果再有人问起我们,《史记》是什么?你能自豪地告诉他吗?
(6)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史记》是——(出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六)、当堂练习:(8分钟)
根据课前搜集的《史记》中的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明白的道理。
(七)、板书设计: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泪流满面 专心致志 飞来横祸
悲愤交加 血溅墙头 了此残生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辉煌巨著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评测练习
姓名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kù xíng chǐ rǔ tài shān hào jìn lì zì
( ) ( ) ( ) ( ) ( )
rù yù fēi lái hèng huò bēi fèn jiāo jiā
( ) ( ) ( )
二、在括号里选择搭配准确的词下划“——”:
四处(游历 游览) (研读 阅读)历史文献
牢记(嘱咐 嘱托) (充足 充实)历史知识
三、填空:
1、他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这里的“游历”不能换成“游览”,因为
2、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这里的“嘱托”不能换成“嘱咐”,因为

3、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她的头上。这里的“横祸”不能换成“灾祸”,因为
4、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这里的“残生”不能换成“一生”,因为
四、读读、想想、写写。
1.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 ,有的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 吗?”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2.就这样,司马迁 写作,用了整整 时间,终于完成了一 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 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 的心血,是他用 写成的。读了这段话,我的感受是

五、阅读片断,完成练习: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héng hèng)祸突然降临到他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 辩论),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一生 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zhòng chóng)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用“”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词语。
2、“悲愤交加”意思是 。从 两个词语可以看出司马迁悲愤交加。
3、从本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司马迁之所以能够活下去,从逆境中走出来,是因为他知道:

4、“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从这句话的两个感叹号中,我读懂了 。
5、在你的记忆中,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