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13 21:3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安史之乱爆发和结束时的在位皇帝分别是( B )
A.唐太宗 唐玄宗 B.唐玄宗 唐肃宗
C.武则天 唐玄宗 D.唐玄宗 唐中宗
2.下列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D )
A.安禄山 B.史思明 
C.姚崇 D.黄巢
3.唐朝灭亡的时间是( D )
A.875年 B.884年 C.906年 D.907年
4.五代十国中,五代相继统治的地区是( C )
A.东北地区 B.江南地区
C.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5.简述安史之乱的影响。
答案: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6.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的( C )
A.贞观之治 B.开元之治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7.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始于( C )
A.天宝危机中 B.安史之乱中
C.安史之乱后 D.黄巢起义中
8.下列有关黄巢起义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D )
A.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B.被藩镇势力镇压
C.起义军转战南北
D.推翻了唐朝
9.直接导致唐朝衰亡并最终灭掉唐朝的是( D )
A.外族入侵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藩镇割据
10.下列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唐朝灭亡 ②唐朝打败安史叛军 ③黄巢建立政权 ④安史之乱 ⑤五代十国出现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⑤ D.④②③①⑤
11.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A )
A.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
B.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C.统一是五代十国时期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D.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
12.(新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 《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材料三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哪一事件?说说它的路线?“军民顽强抵抗”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是什么?唐朝灭亡后,延续这一局面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
答案:(1)安史之乱。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763年安史叛乱被平定。标志着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2)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五代十国。
(3)黄巢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答案解析
1.B 唐玄宗统治后期,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叛军逼近长安后,唐玄宗逃往四川,唐肃宗即位,后被平定。
2.D 安禄山和史思明是节度使,姚崇是唐朝时的宰相,黄巢领导了唐朝末年的大起义。
3.D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4.C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政权,史称“五代”。
5.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巩固提升练
6.C 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出现了安史之乱,导致唐朝逐渐由盛转衰。
7.C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8.D 黄巢起义并没有推翻唐朝,只是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9.D 藩镇割据使唐朝日益衰落,节度使朱温在镇压黄巢起义后,逐渐控制朝政,后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10.D 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派军平定了叛乱;唐朝后期,爆发了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907年,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局面。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③①⑤。
11.A 十国中的“北汉”是割据太原的北方政权,故A项叙述错误。
12.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安史叛军”结合所学回答安史之乱的路线、结果和影响即可。第(2)问考查对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了解,重点理解材料二中的“贡赋不入于朝廷”“实非王臣也”。第(3)问结合黄巢起义的过程及材料三中的“透长安”分析作答。
答案:(1)安史之乱。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攻下潼关→逼近长安。763年安史叛乱被平定。标志着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2)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五代十国。
(3)黄巢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