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绿色是自然满足人类的审美心理需求
的礼物,它是和平安宁的象征,给人
以生命活力的感召力量。古诗词中就
有不少写“绿”的名句,谁能背几句吗?这些诗句中写到绿,体现了诗人独特
的感悟、思想,因此千古传颂。现代
散文家陆蠡在“烽火四逼”的民族危亡
时刻,不仅写绿,更赋予绿以时代需
要的象征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
《囚绿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
·囚绿记
陆蠡授课教师:朱秀美
单位: 泰安学校作者简介:
陆蠡(1908—1942),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后与友人创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上文坛,崭露头角。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 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在艺术上,那乡野泥土的气息,忧郁动人的故事情调,优美清丽的文笔,严谨的构思,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检查预习正音:
陆蠡
瞥见
移徙
猗郁
蕈菌lǐpiēxǐyīXùn jùn 重点字词
了截:
揠苗助长:
猗郁:
急不暇择:明了简单 比喻违反事物的
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
坏事
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叹词,表赞美
恋绿自由朗读4-7自然段,思考:
“我”为什么要“囚绿”?边听边思考:
1、“绿”被囚后产生了什么变化?
2、随着“绿”的变化,“我”的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囚绿蓬勃
向阳
固执生命、希望追求光明、自由坚贞不屈放绿既然要“囚”绿,那后来又为什么要“放”绿?念绿 进步的陆蠡被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接下来自然就是酷刑了,不久便吐血而死。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些什么呢? 蓦然,我又想起了你。不知道今日的你,是否柔嫩依旧,苍翠依旧,固执依旧?你的色彩,曾经我苦苦追寻的绿意,我视同至宝;你的姿容,曾经装饰过我抑郁的心情,我至今感恩;你的偏执,曾经爱恨交织的情结,我依然缅怀。而今,情缘错落,无法再见时只有想念,只是我心中始终相信:我们不会忘记曾选择过的方向,我们仍会坚持着自己的坚持,我们依然热爱光明,热爱自由。我知道下一缕阳光到来的时候,你一定还会守护着我门的圆窗,坚定如初。你一定还会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凯歌依旧,因为我们一直都很固执。 “绿”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永不屈服于黑暗!课件19张PPT。囚绿记一、说教材
二、说学生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学法
七、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评价分析说 教 材地位:《囚绿记》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写景状物散文。这篇散文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写出了景物的灵性。
作用:本篇课文主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景物特点,运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的热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处理:本课的内容点到为止,重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文本的意义,把握主旨,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象征意义。2、说学生我所任教的高一(1)、(2)班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较好的占15%,中等水平的学生占70%,较差的占15%。来自实验区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这篇课文,基本能把握课文的内容。高一年的学生,从初中到高一接触了不少美文,多数对散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所感悟。
重点在于理解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同时培养学生通过优美的语言获得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和对课文美的感知,再结合写作要求力图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作者表达的深刻思想内涵——借窗前的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引导学生理解象征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模仿运用。过程与方法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语文课更具开放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以上三个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抗敌精神的歌颂。(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品味关键句——从凝聚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绿”的象征意义说 教 法教学方法
讨论——赏析——点拨——仿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启发。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常春藤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联系相似点,明确象征意义。
说 学 法
“授人以鱼,仅享用一时,而授人以渔,将受用一生”。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如下学习方法:讨论——欣赏——朗读——仿作
教学过程构思与设想值得骄傲的朋友
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
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
——巴金
感知课文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成小组,一起欣赏、讨论,引导学生再阅读,互相提问互相讨论并达成共识,小组派代表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交流。设计问题如下: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3、绿枝条有什么特点?
4、你所理解的象征手法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屠杀中国军民中国军民奋起反抗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要展翅飞翔......
关于象征手法象征比喻
拟人
暗示
托物言志
借物抒情
因物说理
板 书囚绿记
↓
寻绿——观绿——囚绿——释绿——思绿
托物↓言志
热爱生命、向往自由光明、坚贞不屈精神教学评价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教学构思与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散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象征手法认识,可能一时不能完全掌握,应适当布置一些针对性练习加以运用。 谢谢老师们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