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 5《大家来劳动》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一上 5《大家来劳动》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07-14 09: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家来劳动》说课稿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大家来劳动 》。
【教材分析】
《大家来劳动》是一首描绘劳动生活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整齐,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铿锵有力,采用重复的手法模仿劳动好子的音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家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努力劳动的情景。
【学情分析】 1、 分析学生现有阶段的水平和能力: 本课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学唱歌曲,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初步的音乐素养,能够听辩音乐的情绪,会用跑跑、走走、走欧来表示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节奏。 2、 课标确定本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阶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应具有以下能力:(1)热爱音乐学习;(2)学会初步聆听,体验音乐的美感;(3)能自然地、有感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4)具有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精神。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
好的行为习惯和共同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学唱歌曲,通过探索体验使学生较恰当的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意境。
3、知识与技能:能够编创动作表演劳动场景,能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基本准确、均匀地用语言和身体动作,表现“×
—”(走欧)、“×”(走)、“××”(跑跑)三种节奏时 值,
并通过趣味节奏练习,加以巩固,并融合到歌曲中。
2、难点:能理解、体会劳动的愉快,会唱歌曲《大家来劳动》,感受、表现歌曲坚定有力的音调。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鲜事物好奇,教学中我采用劳动场面的图片,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被有效吸引过来,学习兴趣也自然提高。
2、实践体验法
好动、模仿力强也是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让他们模仿生活中的劳动场面(扫地、擦桌子、拖地……)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再加以歌曲的融合,学生既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又学会了歌曲。
3、循序渐进法
根据学生具有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首先通过模仿劳动场面发声引出三种节奏,再将其融合到所学歌曲节奏中加以练习,然后引出歌曲内容,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能轻松按节奏读歌词,紧接着在学唱歌曲,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也不会产生厌烦感。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劳动工具、节奏卡片、打击乐器
【教学流程】
1、师生问好
转移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知道已经开始上课。
2、解决难点——创造劳动声响、巩固节奏练习
创造“劳动”的声响,是一种趣味节奏联系,通过视频呈现让学生感受劳动时的声音,再将其融合到歌曲的节奏型中,进一步引出歌曲内容,这样就把本课的难点——枯燥的乐理知识简单化,趣味化,容易让学生掌握。
3、劳动实践,学习歌曲
(1)、感知阶段:通过聆听、模唱使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
(2)、体验、探究阶段:采用有感情地唱、对比唱、打击乐伴奏等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会歌曲。
(3)、歌词改编: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创编歌词,提高创造力。
4、小结: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提问、讨论,引导学生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懂得劳动最光荣。
5、律动《劳动最光荣》
采用直观的律动,符合学生模仿力强的年龄特点,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舞蹈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板书设计】
卡片制作的节奏型,颜色鲜艳,简洁明了,易使学生提高注意力,轻松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