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弹力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10-19 08: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弹力>>说课案翁少玲 2005121122《弹力》 是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二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㈠ 教材分析⑴教材作用地位从整章来看重力
弹力
摩擦从《弹力》这一节来看 ⑵教材特点:知识目标
3. 了解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⑶教学目标:1. 了解形变和弹力的定义,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 能够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弹力的 方向,正确画出物体受到的弹力。语言表达能力(讨论归纳)
培养创造思维方法(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实践、修正)
实验操作和动手能力
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习兴趣;(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物理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能力目标:
(1)教学重点:弹力的产生条件,常见弹力的方向和大小。
?
(2)教学难点 : 判断弹力是否存在,正确确定弹力方向和大小。

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他们不易接受相对形象的弹,对判定弹力是否存在和正确确定弹力方向,普遍感到有些困难,因此对弹力方向的判定和正确确定弹力方向和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⑷ 教学重点、难点㈡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讲解法等等。 ㈢学法:
联系实际、观察、推理、讨论、归纳法㈣教具:
橡皮泥、弹簧、法码、钢尺、放射镜 ㈤教学程序:⑴. 导入新课(这部分教学大约需要3分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做一些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并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形变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出 异同点 。从而给形变下定义和各种形变将导致怎样的结果,那些有利那些不利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这节课的必要性。
⑵. 新课教学形变、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弹性限度难点:判断形变是否存在
(微小的形变)提问:桌面上放一本书,挂着电灯的绳子有没发生形变,如果有的话是否为弹性形变?如果有弹性形变,那它里面是否隐藏着一些规律等待我们去发现呢?弹力提问 思考:
法码受到哪些力?
(受力分析)
这个力是哪里来的?
(弹簧)
弹簧为什么会对法码
产生这个力?
( 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它要恢复原状)[探究与讨论]
(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弹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3)弹力的方向又是指向什么方向?利用橡皮泥、弹簧(两根型号不一样)、钢尺、绳子、法码探究
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之前做过的实验探究讨论动手动脑: ㈥巩固新课(约用5—10分钟) ① 画出下列各静止物体的弹力 什么时候起跳最合适?是在跳板运动到最上端、中间位置、还是最下端?②思考讨论㈦布置作业 P20 2,3题预习胡克定律
下节课分组做实验
器材: 弹簧,刻度尺,法码
形式:分成若个小组,组内用同一型号的弹簧,
组与组间用不同型号的弹簧。
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要怎么利用器材来做实
验,并且 自己设计表格。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