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课件(2个课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 课件(2个课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14 17:22:04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曹冲称象
(第一课时)0这是什么动物?耳朵像扇子,
鼻子像钩子。
身子像堵墙,
大腿像柱子。猜谜语大象0你能用什么词语形容大象? 怎么知道大象的重量呢?感知内容0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感知内容0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写的是曹操收到了一只大象,却不知道大象的重量,众位大臣说(    )来称量大象,结果曹操很不满意,他七岁的儿子曹冲想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5造一杆大秤感知内容0曹冲 称一称 官员 柱子 议论
cáo chōng chēng yi chēng guān yuán zhù zi yì lùn
重量 秤杆 砍倒 画线 停止zhòng liàng chèng gǎn kǎn dǎo huà xiàn tíng zhǐ 曹一日歌一曲字谜曹认读生字0秤砣称谓秤杆chēng

chèn

chèngchèngchèng chēng chèn称职称呼chènchēng称心如意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认读生字0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情景朗读0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情景朗读你能读好问句吗?0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情景朗读注意表示顺序的关键词哦!0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情景朗读请你用“果然”说一句话吧!0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概括总结动画欣赏:曹冲称象0学写生字0学写生字没有钩上下都有点。横要变成提。我有几个点?0猜谜语不着地,
不腾空,
高高一座楼,
造在水当中。 故人来相会学写生字0课件17张PPT。 曹冲称象
(第二课时)0曹冲 称一称 官员 柱子 议论cáo chōng chēng yi chēng guān yuán zhù zi yì lùn
重量 秤杆 砍倒 画线 停止zhòng liàng chèng gǎn kǎn dǎo huà xiàn tíng zhǐ 认读生字杆gǎngān秤杆旗杆0认读词语曹冲 称一称 官员 柱子 议论重量 秤杆 砍倒 划线 停止曹操 做事 到底 岁月 船员 果然小火车开起来!0感知内容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都有谁?他们做什么?他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0合作探究自学要求: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并画出相关的句子。
2、画好后小组同学说一说。 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合作学习课文第三段,探究下面的问题。0合作探究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可行吗?0合作探究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都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没有大吊车,提不动!你能给这个句子换个说法吗?曹操听了直摇头。0合作探究曹冲是怎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的?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自学要求:
1、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并画出相关的句子。找出表示步骤的关键性词语。
2、画好后小组同学说一说。合作学习课文第四段,探究下面的问题。0合作探究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0合作探究在船舷上做记号赶大象上船把大象赶上岸称石头的重量往船上装石头21354我有好办法!0合作探究我的办法怎么样?砍树安全可行0总结提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聪明之处表现在哪里?想象力丰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0语言训练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头大象长的什么样?比喻句0语言训练大象的身子还像 。?腿还像? 。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 ?。耳朵像 。鼻子像 。0语言训练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红颜色的字说一个句子。0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故事?与大家讨论分享。王戎识李司马光砸缸骆宾王写诗0布置作业1、把《曹冲称象》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阅读《苹果落地》和《聪明的徐文长》。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