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9张PPT。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9-1927)第一篇章 历史选择 首登舞台第二篇章 创建政党 明确使命第四篇章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三篇章 胸怀天下 探寻道路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一篇章五四风雷历史选择 首登舞台探背景看过程思影响 1918年11月28日,北洋政府举行“公理战胜强权”庆祝活动,庆祝一战胜利。在故宫太和殿进行了盛大的中外军队阅兵式,并鸣礼炮108响。北洋政府因为胜利而显得雄心勃勃,中国人带着期许带着梦想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 “巴黎和会” 但是……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探背景9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探背景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想一想?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探背景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探背景北洋军阀统治下的社会状况北洋军阀统治黑暗,社会矛盾激化。政治基础?民族工业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经济、阶级基础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探背景——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中国通史》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探背景北洋军阀统治黑暗,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①政治:②经济:③阶级:④思想:背景小结⑤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探背景(直接原因)第一阶段(1919年5月)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看过程三千学子闹京华东交民巷遭拒绝激情焚烧赵家楼集会天安门前作动员先锋作用1919年,青红帮在上海罢市的那一天,决定:所有扒手,一律停止盗窃行为。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某理发馆贴出的告示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6月10日,上海全市工人大罢工,上海水陆交通全部中断。 工人罢工
(首登舞台)商人罢市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看过程主力军作用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一些人这么做: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成立进步社团领导
作用先进知识分子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看过程组建共产主义小组五四运动成果——初步的胜利胜利的表现?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看过程 在法国巴黎,面对北洋政府同意签字的命令,中国代表团也在激烈争论。时年30岁的年轻外交官顾维钧说:“日本志在侵略,不可不留意。山东形势关夫全国,较东三省利害犹巨。不签字则全国注意日本,民气一振。签字则国内将自相纷扰。”6月28日,在《巴黎和约》的签字现场,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代表团的席位上空无一人。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第一次对列强说“不”。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打,奉陪到底;
谈,大门敞开!五四精神(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思影响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思影响畅所欲言 梁漱溟:“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 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五四运动广泛传播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和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还包括反对偶像崇拜,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主张文学革命等内容。 一场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 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思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材料: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逐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思影响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中国近代史
(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三民主义资本主义薄弱无产阶级(中共)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 广泛资产阶级领导阶级的不同新领导新思想新前途新基础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思影响思维拓展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二篇章中共诞生创建政党 明确使命中共
一大中共
二大标志:
时间:
地点:1921年 7月23日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第二篇章 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建党伟业》里陈独秀关于工人的演讲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高贵呢?我的回答是,劳工最高贵,我们穿的衣,我们吃的粮,我们住的房,哪一样不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呢?大家拼命干活,却吃不饱,穿不暖,住不踏实,这合理吗?对,不合理,所以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发动罢工,在厂主、资本家面前展示我们的力量,夺回我们应有的权利。工友们,未来劳工所拥有的将是整个世界。劳工万岁!第二篇章 中共一大之探背景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内部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无 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
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重任。阶级:
思想:
组织:第二篇章 中共一大之探背景时代需要 历史选择无产阶级党的奋斗目标中心工作及组织机构第二篇章 中共一大之看内容为谁代言?
共同目标?
怎样活动?主要内容: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哪里?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二篇章 中共一大之思影响新的代表利益:中华民族第二篇章 明确使命之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最高纲领: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
际帝国主义的压迫制定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第三篇章 胸怀天下 寻求道路国共合作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三篇章国民大革命国共合作北伐战争革命失败胸怀天下 寻求道路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何谓国民大革命?
国民革命,亦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或“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在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政治运动??。
第三篇章 寻求道路之国民大革命合作方式:形成标志: “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原因革命基础:国共合作第三篇章 国民大革命基础之国共合作影响 :党内合作国民党一大 1924年 广州国民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①中共意识到敌人强大,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1923年6月中共三大)
②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英美)
兵力20万孙传芳(英美)兵力20万 广州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北伐战争形势图张作霖(日本)兵力35万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
徽山东黑吉辽武昌上海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北伐战争第三篇章 国民大革命高潮之北伐战争第三篇章 国民大革命高潮之北伐战争北伐战争时间:对象:成果:1926.7-27.7-28.12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前提----国共两党合作;
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军队----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
后方----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条件:小结第三篇章 国民大革命高潮之北伐战争蒋介石 四·一二政变汪精卫 七·一五政变第三篇章 国民大革命结局之革命失败有人说:
正是因为国民党背信弃义,
才导致大革命失败。你怎么看这个观点?思维拓展第三篇章 国民大革命结局之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
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
命领导权工人阶级应该坚持掌握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国民大革命的失败第三篇章 国民大革命结局之革命失败标志:教训: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四篇章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探寻道路—国民大革命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明确使命—中共二大
(时间、地点、意义)创建政党—中共一大
(条件、内容、意义)首登舞台—五四运动
(背景、过程、影响)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民族复兴本课小结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