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少年闰土 课件+教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少年闰土 课件+教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14 22:46:25

文档简介

《少年闰土》同步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jǐng?xiàng??? shù?fù??? zéi?yǎn???chú?fáng???
(???? )??(????)?(????)?(????)
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组成词语。???
(允?充)??________许????________足???
(颈?项)??________椎????________链???
(捧?棒)??冰________????________着???
(汛?讯)??防________????________通???
(畜?蓄)??储________????________家???
(匾?扁)??________豆???横________?
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颈(jǐn?jǐng)?项???盗贼(zéi?zh?i)???畜(xù?chù)生????????
供(gōng?gòng)品???钢叉(chā?chà)??熟(shóu?shú)识
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深蓝??厨房???无瑞??神佛???
2、稻鸡??充许???盼望??夏天???
3、收租??碧绿???竹匾??短棒???
4、潮汛??希奇???新鲜??贝壳
五、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从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夏日拾贝)、(?潮汛观鱼)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少年闰土》????
(片断一)?
??( )的天空中挂着一轮(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是从自然环境描写和人物外貌描写相结合。其中写自然环境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这样写生动形象,具体真实,使人身临其境。
3、请找出一句描写人物外貌的句子划上“_____”。?
(??)和(?)这两个词写出了闰土勇敢机智的形象。(?)和(??)这两个词写出了猹灵活狡猾的特性。?如果用一个成语去形容他们之间的较量,这个成语是棋逢敌手。
(片断二)?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我”急切地想见到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紫色的圆脸”说明___________,“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写出了________。从这些外貌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_______的农村孩子。?
3、用“______”画出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
4、用“~~~~~”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
5、“好容易”的意思是:___________?
6、这段话通过人物的_______描写,刻画了一个_________的闰土.
7、读了这段文字,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你仿照段落中的方法,描写一位老师或者同学的外貌。?
仿写: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一、颈项??束缚??贼眼??厨房
二、允许??充足??颈椎??项链??冰棒??捧着
防汛??通讯??储蓄??家畜??扁豆??横匾
jǐng???zéi??chù???gòng???chā???shú
四、3
五、从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月夜刺猹?)、(夏日拾贝)、(?潮汛观鱼)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
?
课后能力提升
六、片段一 1、深蓝 金黄 一望无际 碧绿
2、天空、圆月、沙地、西瓜,深蓝、金黄、碧绿
3、略
4、捏?刺 扭 逃
片段二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2、闰土经常劳动、身体健康 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 少年闰土的可爱
十分健康、可爱
略 4、略
5、好不容易
6、外貌 身体结实健康
7、闰土是一个经常参加劳动、经受风吹雨晒,身体结实健康的农村孩子。
8、略
《少年闰土》教案
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这是一篇经典名篇。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潮汛看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也反映“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表达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理解课文,达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的孩子。
【教学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根据所提示的问题快速思考。
(1)闰土为什么要到“我”家来?闰土长得什么样?
(2)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
(3)闰土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我”在哪些方面不如闰土?
小组交流→小组反馈→归纳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海边看鱼
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交流:看到什么了?
2.欣赏插图,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指导。也可分男女生读。
3.试背这一自然段。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与闰土初次见面,对这位朋友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下一节我们再与他继续好好的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以读为主,体会重点。
(一)请同学们快速成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
1.闰土: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二)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阅读课文第二段,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说出来让大家学习。然后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老师同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谁能把你刚才学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呢?
4.你们还学到什么?请继续跟老师说说。
小结:从闰土和“我”的对话当中我们了解到他(指板书)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特点。那他还给“我”说了什么?
5.默读课文:
(1)思考“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2)文中作者眼中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课文通过哪些场景体现人物性格?
三、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1.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2.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3.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读最后一段。
4.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四、布置作业。
1.课后2、3、4题。
2.写一写童年趣事。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少年闰土 → 看瓜刺猹 →聪明、能干 潮汛看鱼 勇敢、见多识广
略。
课件19张PPT。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导入 1、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
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
他呢?2、“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
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
《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
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
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
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
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
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
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
作家”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
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及文章的思路。
3、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
“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字词积累扭 胯 厨 套
猬 畜 窜niǔ kuà chú tào wèi chù cuàn 我 会 认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字词积累碧绿 郑重 允许 仿佛 厨房 刺猬
畜生 胯下 钢叉 闰土
一望无际 将身一扭 无穷无尽我会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
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出示问题: 1、闰土为什么要到“我”家来?闰土长得什么样?
2、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
3、闰土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我”在哪些方面不如闰土?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学习第一自然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
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你看到了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闰土:
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健


爱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聪明
勇敢
见识广“我”盼望 喜欢 羡慕佩服 向往 难舍难分 。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默读课文:
(1)思考“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2)文中作者眼中的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课文通过哪些场景体现人物性格?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雪天捕鸟月夜刺猹潮汛看鱼夏日拾贝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
我 扫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
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
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
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起补充说明作用,“无端”一词是“没有理由,没有根据”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说“我”不仅那时,就是现在也都不知道猹是一种什么动物,只是主观认为它的样子
像狗而且很凶猛,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
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
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是“我”抒发感想的句子。“他们”指是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
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由于整天关在高墙
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讲解思考:
仔细看图,想象
“我”和闰土怎样话别?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
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
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
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课堂总结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布置作业1、课后2、3、4题。
2、写一写童年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