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件(沪科版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件(沪科版八年级)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19 11: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课前小游戏:
谁反应快?
游戏规则:
甲同学用两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做好用手指夹住直尺的准备。当乙看到甲放开手,立即夹住直尺。双方交换,各做一次,看谁反应快?
问题1:
你凭什么说你(他)的反应速度快?说说你的依据。
问题2:
自由下落的直尺做的是什么运动?
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阅读教材32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如何收集证据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2.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图书馆
互联网
书店
下面是从互联网查找“世界飞人”北京奥运会短跑冠军博尔特跑100米的研究资料:
从起点算起每10米所用时间分别是:
1.82s、1.06s、0.90s、0.88s、0.83s、0.83s、0.83s、0.82s,最后20米用了1.72s,总成绩为:9.69秒。
1、博尔特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他跑得最慢时是在第几个10米?
3、最快时是在第几个10米?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什么信息?:
如何收集证据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查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2.通过实验收集证据
图书馆
互联网
书店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面滑下速度的变化
环节一: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环节二:猜想与假设
小车在斜面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环节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
环节三:设计实验
怎样取相等的两段路程?
 从起点线开始,用刻度尺测出相等的两段距离,并做好标记A、B、C。
2.方法:
 取相等的路程, 测出每段路程运动的时间,进行比较.
讨论一:
3.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块、
1.原理:
怎样测小车运动的时间?
(2)上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3)下半段路程的时间怎样测?
(1)秒表的使用方法
方法:t1 = tB
方法:t2 = tC -tB
讨论二:
复位
计时
讨论三:
实验中应记录哪些数据?
S1、S2、tB 、tC、 t1 、t2 、V1、V2
思考:能让小车从B点开始运动吗?
能让小车运动到B点时开始计时吗?
环节三:设计实验
4.步骤
(1)在斜面上用
  刻度尺将路程分
  为相等的两段S1
   和S2,并标记A、
  B、C ;
(2)将金属片放在B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到B点的时间tB,   
  则t1 = tB ;
(3)将金属片放在C点,测出小车从A点滑至C点的时间tC ,则   
  t2 = tC -tB ;
(4)计算出S1、S2两段的速度V1、V2 。
环节三:设计实验
路程 (m) 运动时间(s) 速度(m/s)
上半段 S1= t1= v1=
下半段 S2= t2= v2=
5.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t1= tB =
t2= tC – tB=
S1= v1=
S2= v2=
环节三:设计实验
环节四:进行实验
1、调整斜面的高度适中,使小车刚好从斜面上滑下,不能太快。
2、练习停表的操作:启动、停表、回表、读数。
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1、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
2、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必须专人操作。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金属片
金属片
120
100
80
60
40
20
0
cm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上半段路程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金属片
结论: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越来越( )。
路程 (m) 运动时间(s) 速度(m/s)
上半段 S1= t1= v1=
下半段 S2= t2= v2=
实验数据
环节五:分析与论证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环节六:评估
1.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分得不等;
2.计时;
3.测量估读……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越来越大呢
回到课前问题:     
在操场跑道上量出100米的路程,每隔20米用石灰做记号;选5名计时员分别站在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处计时。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方案:
环节七:交流与合作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用实验的方法证明自己 观  
  点是否正确。
(2)学习了用实验探究物体速度变化的方法。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初中阶段对物理实验的学习应该清楚掌握什么?
  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中的注意事项……
1、整理探究报告
2、完成课本实验探究
3、《新课程课后练习与评价》P12T3
作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