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二):平面镜成像
许丽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能力目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分析、概括、记录能力
(3)德育目标: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难点: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科学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玻璃板、玻璃夹、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火柴
教学过程:
1、 复习提问:
叙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2、 新课引入
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三、新课教学
1、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
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根据我们照镜子时的情形,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1、你在平面镜里成的像的长相跟你一样吗?像的脸和你的脸大小一样吗?
2、当你的头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头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变化?远离还是靠近?
3、眨一眨你的左眼睛,你的像眨的是哪只眼睛
猜想与假设:(学生参与)
进行实验:演示
(1)实验器材: 玻璃板、玻璃板支架、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火柴
演示时讲清楚
平面镜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吗?如何确定像的大小、位置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体是否相等?如何比较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
(2)实验步骤:
a.用玻璃支架将玻璃板竖直固定好,点燃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后是否有像
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c.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问: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表明什么?
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镜子后面蜡烛的位置就是镜前蜡烛像的位置。
d.用直尺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分析论证:(学生归纳总结)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相对镜面是对称的。
四、小结: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五、练习:
1、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3 .8×108米,一个池塘里水深2米,问:月亮的像到池中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2、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像的高度是 。
六、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二):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表面平整光滑的镜面
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相对镜面是对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