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力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弹力 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09-11-02 14: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弹力 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邑一中 编写:王从春 邮编:251500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形变,了解物体的弹性形变,通过玻璃瓶的微小形变实验体会微小放大的思想方法
2.知道弹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
3.知道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会分析弹力的方向,
能正确画出弹力的示意图
4.体验用实验探究物理量间关系的方法,理解并会应用胡克定律解决问题。
5.通过生活中与弹力有关的例子体会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
【课程分析】
本章第一节学过力、重力,本节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弹力,它是力学中三大性质的力之一,是以后解决力学问题,分析力所必须考虑的力之一,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弹力概念的建立及弹力的大小和方向,难点是胡克定律的深入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刚上高中不长时间,虽然第一节学过力,但对弹力却感到是一个新的概念,因此,教学起点要低。本节涉及的小实验较多,多媒体视频较多,易提起学生兴趣。但本节涉及前面学过的概念也较多,学生易混淆或一知半解。
【设计理念】
教学中要设计问题、层层启发。能独立思考则独立思考,不能独立思考的则合作探究。另外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与实验探究,尽力避免多媒体对实验的冲击,本节设计了用玻璃瓶学演示微小形变的实验和探究胡克定律的实验。总之,课堂效果是第一位的。
【教学过程】
1、 阅读教材(人教版新教材)P54第一段且结合上节内容考虑:
1.自然界中有哪四种相互作用?
答: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问题设计意图:熟悉本节教材第一段及回忆上节内容)
(课堂简要实录: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回答)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产生哪些效果?
答: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和使物体产生形变
(问题设计意图:该问题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复习上一节内容,引入本节内容)
(课堂简要实录:部分学生答不完整,需在教师启发下回答)
二、弹性形变和弹力。
阅读教材“弹性形变和弹力”一部分
1.让学生举一些外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例子
(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熟悉生活中有关形变的实例)
(课堂简要实录:学生举的例子很多很好,有些教师也想不到)
2.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吗?
答:是的
(问题设计意图:结合玻璃瓶的微小形变实验,让学生知道.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课堂简要实录:对该问题,学生不敢确定)
【演示实验】
(1)玻璃瓶的微小形变。
(演示实验设计意图:第一,验证玻璃瓶在外力作用下也可发生微小形变。第二,让学生体验微小放大的研究方法)
(课堂简要实录:用扁玻璃瓶做的实验,效果非常好)
(2)演示皮球或弹簧、与橡皮泥的形变,观察两形变有什么不同。
(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对照,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弹性形变,什么是非弹性形变)
(课堂简要实录:学生很容易能看出两者的不同)
3.形变分类
①弹性形变:皮球(弹簧),注意弹性限度。
②非弹性形变:橡皮泥。
【多媒体展示】郭晶晶跳水
问(1)什么作用使郭晶晶向上弹起?
答:跳板对郭晶晶向上的作用力
(2)产生这种作用需什么条件?
答:①两物体相互接触 ②有弹性形变
(多媒体展示及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该视频让学生知道弹力产生的机理,同时利用刚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上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堂简要实录:这两个问题需要教师结合视频层层点拔,否则大多数学生感到不好理解)
4.弹力:象这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
5.考虑弹力是矢量还是标量?我们一般研究它的哪几方面?前面还学过哪些矢量?
答:是矢量,我们一般研究它的方向和大小两个方面。前面还学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
(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怎样研究失量,同时引入下面的内容)
(课堂简要实录:大多数学生能够顺利回答)
三、弹力的方向、大小
【多媒体展示】篮球着地时的相互作用。
1.弹力的方向
(1)弹力的方向同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2)阅读教材(人教版新教材)P55 “几种弹力”一部分考虑。
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答: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②绳的拉力方向如何确定?
答: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多媒体展示及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教材,知道常见弹力方向的确定方法)
(课堂简要实录:学生都能注意到教材中关于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方向的确定方法)
【多媒体展示】绳的拉力的产生。
(多媒体展示意图: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弹力的产生机理)
(课堂简要实录: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使学生感到弹力的产生机理不再是难点)
③注意:杆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多媒体展示】杆产生的弹力
(多媒体展示意图:通过实例说明杆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课堂简要实录:除了视频上的实例,还可以让学生自已找些有关该问题的实例,象晾衣杆对所挂衣服的弹力方向并不沿杆)
【习题】画出下列所示情景中P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习题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规范地画出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课堂简要实录:初次做该类习题,学生往往画地不规范,需加强指导)
2.弹力的大小(仅研究弹簧产生的弹力)
(1)用弹簧秤体验: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①研究对象为弹簧秤上的弹簧
②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③让学生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④用图象处理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设计意图: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用实验探究物理量间关系的步骤,并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课堂简要实录:学生分工合作较好,均能按时完成实验任务)
(2)胡克定律 F=kx
F—弹簧产生的弹力 x—弹簧形变量
k—劲度系数(反应弹簧的软硬程度且由弹簧自身的性质决定)
【习题】①.一根劲度系数为400N/m的轻质弹簧,原长为了12cm,当受到一个大小为16N的压力作用时,该弹簧将缩短到多少厘米
答案:8cm
②. (备用)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15N,刻度的总长是10cm,该弹簧测力计上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大 弹簧测力计不称重物时,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多大
答案:150N/m 150N/m
(做题前提示:①量程、②刻度总长度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
(习题设计意图:巩固训练胡克定律的应用)
(课堂简要实录:考虑到时间不够用,课堂上大胆舍弃了备用题,但要求的第①题学生完成地较好)
四、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该结内容应学会哪些知识、方法及学会了多少)
(课堂简要实录:学生相互补充总结,能较好归纳出本节应学的知识方法)
五、作业:①教材(人教版新教材)p56第3题 ②教材(人教版新教材)p56第4题(选做)
(作业设计意图:巩固训练本节所学知识、方法,选做题是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得到充分的训练)
[课后反思]本节课针对所教学生的基础,难度把握较好,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引领下达到本节要求的学习目标,课堂效果较好。但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象学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时过多侧重了支持力,压力方向几乎没涉及;其次,板书有些乱,普通话不太标准。
P
P
P
P
F
T1
T2
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