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春
第二课时
朱自清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读懂文章内容,理解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理解比喻拟人手法在写景中的表达效果。
3、掌握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自主朗读,质疑赏析,由读至写。
情感目标:用心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春草图(3)
春花图(4)
春风图(5)
春雨图(6)
迎春图(7)
回忆文章思路
(一)盼春
(二)绘春
(三)颂春
整体勾勒(2)
8、9、10
本文围绕春天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
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一)盼春
思考:怎样朗读 情感?修辞手法?
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两个“盼望着”,写出了人们盼望春天的殷切心情。(反复)
“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拟人手法,赋予春天感情和生命,写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总领全篇
探究与赏析
第二课时
春草图
作者使用了哪些词语描绘春草?描绘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偷偷、钻
旺盛的生命力
嫩嫩、软绵绵
草的质地
绿绿
颜色
一大片……
草的长势
叠用形容词
细致描绘春草的生机
春草图
坐、躺、滚、踢、跑、捉——人(在草地上
兴致勃勃地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喜悦、高兴)
嫩、绿、满、软——草(生机勃勃)正面
人与自然的和谐
春花图
作者如何全方位的描写春花?
树上繁花
花下昆虫
地上野花
高低结合
眼前花儿争春
想象结果实
虚实结合
花的色彩
花的味道
色味结合
全方位描绘春花的美
春风图
调动多种感觉来写春风: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鸟鸣、流水、短笛
触觉
嗅觉
听觉
运用各种感觉描绘春风柔、暖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吹面不寒杨柳风”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呼朋引伴”
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
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春雨图
1、作者抓住春雨的什么特征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划出出具体的语句)
2、这幅图中还写了雨中的那些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树叶、小草、灯光、撑伞的人、工作的农民、房屋 从上到下的顺序写的)
正面、侧面相结合描写春雨:
一下就是三两天,像牛毛、像花针……
绵长、细密:正面描写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绿得发亮……
轻盈、润物:侧面描写
从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人,由近写到远
从静景写到动态,从物写到人,
由近写到远
比喻、排比、拟人。
迎春图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思考:
描绘了四幅春景图,为何还要写“迎春图”?
引用这个俗语有什么好处?
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一年之计在于春”启迪人们:
把握时光,奋发向上,辛勤劳作,
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
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体现了文章主旨。
朗读整体勾勒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是整体勾勒,又描写了哪几样景物?
“一切”;山、水、太阳
2、这个部分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总体呈现了春天什么样的特点?
拟人、排比;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3、作者为什么选取了草、花、风、雨、人这几幅图画来表现春,他们和村有什么关系?
草报春、花争春、风唱春、雨润春、人迎春
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
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
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
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新:有旺盛的生命力。
美:活泼生动。
力:健壮有力。
赞 春
娃娃—
小姑娘—
青年------
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
思考:文章如何写景
一、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二、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 觉、触觉等;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四、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
妙笔 生花
运用你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描绘出校园秋景。
你还知道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拓展延伸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随堂练习
默读“春风图”,把每一句标上序号,做一做
1、这段文字的第一句从____觉写春风的_____,第二句从___觉写春风的_____,第三四句从______觉写春风的_______ ,从而把难以捉摸的春风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卖弄”本属__ _的感彩,这里却带着____的感彩,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鸟儿的_____。
3、“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修辞手法看,既有____又有____,写出了春风____的特点。
触
和煦
味
芳香
听
和悦
有形
有声
有味
有情
贬义
褒义
拟人
欢快
比喻
拟人
和煦
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中,这三个比喻都是在描绘 的春雨,不同的是:“像牛毛”,侧重写春雨的 ,“像花针”,侧重写春雨的 ,“像细丝”侧重写春雨的 。
“……密密地斜织着”一个“斜”字,不仅在写春雨,而且也写了 。“织”字是承上句像 的比喻,准确表现了春雨的动态。
细密
细密
亮
长
风
花针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小结
作业: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 、“冬雪”中选取你感兴趣的题目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