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生物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前预习课后练习随堂检测课堂探究导学目标【学习目标】
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学习重、难点】
1.两栖动物在发育过程中生活环境及形态结构的变化。
2.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课前预习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阅读教材P14~15)
1.青蛙的繁殖:
(1)繁殖过程:雄蛙鸣叫→ →排卵或排精→体外受精→受精卵。
(2)繁殖特点:
①雄蛙呜叫:招引雌蛙进行抱对。
②雌雄蛙抱对:促进排出卵细胞和 ,提高受精率。
2.青蛙的发育:
(1)发育过程:受精卵→有鳃的蝌蚪→长出后肢的蝌蚪→长出前肢的蝌蚪→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形成肺的幼蛙→成蛙。
雌雄蛙抱对 精子课前预习(2)发育特点:
①青蛙的发育是 发育。
②蝌蚪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青蛙)生活在陆地上,用 呼吸,皮肤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阅读教材P15~17)
1.常见的两栖动物:除青蛙以外,还包括蟾蜍、
蝾螈等。
2.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特点:
变态鳃肺大鲵 课前预习 (1)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 中进行。
(2)成体大多数在 生活。
3.危及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主要原因:水域环境的 和___ _。
4.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水源(是否充沛),水质(是否良好)。
水陆地减少污染课堂探究探究点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复习回顾八年级上册有关两栖动物的知识,并阅读教材P13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栖动物的定义是什么?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的动物。课堂探究(2)青蛙受精过程发生在什么地方?青蛙的发育方式是怎样的?青蛙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几个阶段?
(3)蝌蚪和成蛙的呼吸器官有何区别? 青蛙的受精是在水中进行的,其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蝌蚪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课堂探究探究点二:探究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2.阅读课本P16中的资料分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现在两栖动物走向衰退、种类减少的环境因素是什么?
(2)环境的变化对两栖动物的繁衍有什么影响?
气候干燥,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和沙漠。 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的数量和种类减少。课堂探究(3)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水被污染后,其中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或者其他生物的数量增加。随堂检测知识点一: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下列是有关青蛙生殖发育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青蛙有抱对行为,体内受精
B.青蛙的发育起点是蝌蚪
C.青蛙的鸣叫是雄蛙在报警
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D随堂检测 2 .青蛙幼体区别于成体的显著特征是( )
A.陆生、用鳃呼吸、无尾、有四肢
B.水生、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
C.水生、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
D.陆生、用肺呼吸、有尾、无四肢
3.青蛙的个体发育过程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一蝌蚪一成蛙
B.受精卵一胚胎一幼蛙一成蛙
C.受精卵一胚胎一蝌蚪一成蛙
D.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
CD随堂检测知识点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4.两栖动物在生物圈中经历了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 见表),其主要的自身原因是( )
A.两栖动物的繁殖能力差
B.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
C.两栖动物产生了巨大变异
D.两栖动物的神经系统不发达B随堂检测5.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原因很可能是该地( )
A.食物短缺 B.环境干旱
C.土壤污染 D.水质污染D夯实基础
6.如图表示蛙的发育过程,正确的发育顺序是( )
A.②→③→④→⑤→①
B.④→②→③→⑤→①
C.③→②→④→⑤→①
D.①→⑤→④→②→③C课后练习7.青蛙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外受精、胎生 B.体外受精、卵生
C.体内受精、胎生 D.体内受精、卵生
8.动物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蝌蚪”这一阶段的是( )
A.家蚕 B.蜜蜂 C.家鸽 D.青蛙
9.青蛙生殖过程中,不具有的是( )
A.雄蛙鸣叫 B.雌蛙抱对
C.水中受精 D.雌蛙孵卵
BDD课后练习10.雌雄蛙抱对的作用是( )
A.使精子和卵结合的可能性增大
B.进行体内受精
C.雄蛙保护雌蛙
D.保证精子和卵一定结合
11.青蛙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生殖离不开水
C.皮肤辅助呼吸 D.变态发育
12.下列哪种动物的生殖发育过程,受水环境污染影响最大( )
A.家蚕 B.青蛙 C.蜂鸟 D.家兔ABB课后练习13.青蛙必须生活在水边,以下各项与此生活习性无关的是( )
A.把卵产在水中,但在陆上捕食
B.水边地形复杂,有利于隐蔽自己
C.皮肤裸露,需经常保持湿润
D.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14.青蛙在冬眠时,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
A.皮肤 B.肺
C.皮肤和肺 D.皮肤或肺BA课后练习15.两栖动物是( )
A.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或陆上的生物
B.既能生活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的动物
C.幼体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上,用肺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的动物
16.下列动物都属于两栖类的一组是( )
A.大壁虎、蛙、眼镜蛇 B.青蛙、大鲵、蟒蛇
C.蟾蜍、蝾螈、娃娃鱼
D.娃娃鱼、蟾蜍、大壁虎
DC课后练习课后练习能力提升
17.下列关于生物个体发育的叙述,哪些是家蚕和青蛙都具备的特点( )
①发育过程在水中进行 ②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③发育过程有蛹期 ④幼体和成体有很大差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2017 广东)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雄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B.青蛙产下的卵块中含有受精卵
C.小蝌蚪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D.成蛙水陆两栖,用鳃和皮肤呼吸DD课后练习19.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蛙的发育经历了[①] ,
[②] ,[③] 和[④]
四个时期。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课后练习(2)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
(3)②时期的青蛙幼体用 呼吸,生活在水中。
(4)青蛙的身体近似流线型,趾间有蹼,这与它的 中生活环境相适应,由此形成的生物学观点是:生物体的 、
与其 相适应。变态发育鳃水形态结构生活环境 课后练习 20.某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编号为①、②、③;在①、②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请分析回答:课后练习卵生蝌蚪(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卵生、胎生);其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 →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③ 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③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①、②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③号缸”)英语首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