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7-17 08: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生物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课堂探究学习目标随堂检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理解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和难点:
1、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重点)
2、食物网中食物链的写法和食物链条数的计算。(难点)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重点)课前预习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教材P19~21)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____与 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例如一个池塘、一片树林。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其中,__________包括温度、湿度、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______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_____和_____被称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生物 环境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生产者 消费者 细菌 分解者 植物动物 真菌 非生物部分课前预习知识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材P21~22)
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______,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______。
知识点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教材P23~24)
4.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和所占的 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_____的。
限度 食物网食物链 数量 比例 自动调节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为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小叶同学自制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密闭生态瓶,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课堂探究(1)该生态瓶中必须再加入一类生物,为该生态系统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这类生物可以是什么?其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组成成分?可以是藻类或其它水生绿色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课堂探究(2)进行上述处理后,还需要为该生态瓶提供哪些适宜的环境条件?
(3)小鱼、砂石和清水、砂石中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组成成分?适宜的温度以及光照等,但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消费者、非生物部分、分解者。课堂探究探究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2.一位科学家研究某个生态系统后描绘出了以下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课堂探究(1)数一数该食物网中有几条食物链,并请你写出最长的食物链。4条;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2)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哪种?该食物网中农药不断积累,则体内积累农药量最多的生物是哪种?如果因某种原因导致生态系统中鼠数量大增,短期内上述生物中数量会大量增加的生物是哪种?绿色植物 鹰 狐和鹰课堂探究(3)除了上述生物外,还必须有哪些成分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随堂检测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块农田 B.一片小麦
C.一群大雁 D.一堆蘑菇
 
2.若人吃的牛肉来自以玉米为饲料的牛,人和牛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消费者、分解者 D.消费者、消费者知识点
AD随堂检测知识点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3.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A.草←兔←狐 B.草→兔→狐
C.草←兔→狐 D.阳光→草→兔→狐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
 BD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
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
D.蜘蛛与青蛙是捕食关系
 随堂检测知识点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随堂检测6.在一个主要由草、兔、羊和狼组成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农民为了避免羊被狼捕食,而大量捕杀狼,最可能的结果是(  )
A.对羊群的数量变化没有影响
B.兔子和羊大量增加使草原遭到破坏
C.兔子和羊很快减少
D.兔子增加,羊减少
 
 B课后练习夯实基础
7.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B课后练习8.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必须具有下列哪些成分(  )
A.生产者与分解者
B.空气、水、阳光、适宜的温度
C.非生物环境与生物
D.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
C课后练习9.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广州流溪河水库 B.广州南沙湿地公园
C.深圳动物园内的一群黑猩猩
D.肇庆鼎湖山风景区
10.下列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鱼虫
B.某池塘中的水蚤和水草
C.某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分解者
D.一个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DC课后练习11.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12.以下关于食物链“野草→食草昆虫→鸡→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是生产者
B.昆虫、鸡和人都是消费者
C.人的能量最终来自鸡
D.这条食物链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CB课后练习13.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
(  )
A.乙和丙数量增加
B.丙和丁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
D.乙和丁数量增加A课后练习14.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
D课后练习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15.如果在一片草场上喷洒了某种有毒物质,且这种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那么在食物链“草→昆虫→青蛙→蛇”中,体内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A.草 B.昆虫 C.青蛙 D.蛇
D课后练习
16.此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C.水稻虫害严重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C课后练习17.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有效的方法是(  )
A.改变环境中的湿度
B.减少分解者的数目
C.增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D.减少捕食者的数目
C课后练习能力提升
18.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动物属于消费者,原因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C.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
D.阳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B课后练习19.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A课后练习20.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C21.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课后练习(1)图一中 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填选项
A.鼠、蛇、鸟
B.鸟、鼠、蛇
C.鸟、蛇、鼠
D.蛇、鸟、鼠课后练习C
(2)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 。
(3)图二中,若甲,乙,丙分别表示 C所在的最短的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总能量,则图一中与丙对应的生物是 。课后练习分解者鹰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 。

(5)分析如图可知,生态系统中的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课后练习弱物质和能量22.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课后练习(1)在该图中,生产者是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 该生态系统中,占有能量最少的生物是 。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 。写出此图中的任意一条食物链 。课后练习草、树鼠和昆虫猫头鹰吃与被吃食物网草 鼠 猫头鹰
(3)该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 。课后练习分解者英语首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