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生物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课堂探究随堂检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分析有关呼吸作用的实验。
2、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和难点:
1、分析有关呼吸作用的实验。(重点、难点)
2、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重点、难点)
课前预习知识点一 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教材P127~129)
1. 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
(1)实验一:将温度计插入装有萌发中种子的瓶中,温度计读数上升,说明种子呼吸作用释放出大量_____;
(2)实验二:将装有萌发中种子的瓶中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3)实验三:将燃烧的蜡烛放进装有萌发中种子的瓶中,蜡烛熄灭,说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
知识点二 呼吸作用(教材P129~130)
2.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___,将有机物分解成_________和___,能量 二氧化碳 氧气 氧二氧化碳 水课前预习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3. 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__内进行。
4.呼吸作用的实质:_____有机物,_____能量。
知识点三 碳—氧平衡(教材P30)
5. 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_,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相对平衡。
能量 线粒体 分解 释放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课前预习6.人类活动对碳—氧平衡的影响: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加,导致_________愈演愈烈。
7.维持碳—氧平衡的措施:保护森林,大力_________;开展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效应 植树造林 课堂探究探究点一 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1.请分析下图的实验,回答下面有关呼吸作用和碳﹣氧平衡的相关问题:课堂探究(1)上图实验装置(一)中澄清的石灰水、(二)中蜡烛、(三)中左瓶内温度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装置(一)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中蜡烛熄灭、(三)中左瓶内温度上升,高于右瓶 (2)以上探究实验分别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什么、消耗了什么、释放了什么?分别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消耗了氧气,释放了热能课堂探究(3)要使图一、图二的探究实验更科学合理,均应怎么处理?(4)为什么棉田要适时松土、稻田遇到涝害要及时排水?增加对照组都是为了使植物的根部得到充分的氧气课堂探究(5)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我们应该怎样做?植树造林,爱护环境等课堂探究探究点二 呼吸作用实质和应用
2.下图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表达式,请分析回答:课堂探究(1)你能结合课本写出A、B、C分别代表的物质吗?上述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哪个结构进行的?(2)呼吸作用可以在植物的什么细胞中进行?A、B、C分别表示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 线粒体植物的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课堂探究(3)从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将蔬菜和水果放在冰箱中保存?(4)为什么夜晚在卧室里摆放较多的花,时间久了人会出现头晕?低温抑制植物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植物夜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随堂检测知识点一 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1.如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B.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C.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可以释放能量 C随堂检测 2.图中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发生了下列哪一种变化( )
A.储存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释放能量
D.消耗二氧化碳B随堂检测知识点二 呼吸作用
3.下列哪项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特点( )
A.直接利用光提供的能量
B.把光能转变成太阳能
C.合成淀粉等有机物
D.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D随堂检测 4.下列表示呼吸作用的公式中,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B.二氧化碳+有机物→水+氧+能量
C.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D.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
C随堂检测知识点三 碳—氧平衡
5.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C.绿色植物维持大气中的碳一氧平衡
D.包括以上三者 D课后练习夯实基础
6.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甲)和氧气含量(乙)。下列曲线能够正确反映甲、乙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课后练习 C. D.
7.我们在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中,最好选用( )
A.干燥的种子
B.萌发的种子
C.用盐水浸泡过的种子
D.煮熟的种子
B课后练习8.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CO2,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
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
B.在黑暗处进行实验
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
C9.某同学为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用如图装置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对实验现象作出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
A.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向左移
B.石灰水变浑浊,红墨水向右移
C.石灰水无变化,红墨水不移动
D.石灰水无变化,红墨水向右移
课后练习A课后练习
10.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C.通常会吸收氧气
D.只在无光时才进行D课后练习11.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根系中
B.在所有的活细胞中
C.只在叶片中
D.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12.呼吸作用彻底分解有机物后,产生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水和淀粉
C.氧气和水
D.无机盐和水BA课后练习13.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14.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小麦耕种前要耕田松土
B.向贮藏粮食的密封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
C.玉米种子在入仓前要晒干
D.水果、蔬菜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贮藏AA课后练习15.萝卜放置一段时间,会出现空心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
A.萝卜进行光合作用 B.萝卜进行蒸腾作用
C.萝卜进行呼吸作用 D.以上全不对
16.对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起作用的是绿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CA课后练习17.甲乙两地盛产同一品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你甜瓜生长季节,两地除温度差别外,其他条件基本相同,详见如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B.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
C.甲地昼夜温差大,积累有机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
D.两地甜瓜白天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课后练习
18.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金鱼藻,测出瓶内的含氧量后密封,将甲瓶放在黑暗处,乙瓶放在阳光下,其他条件相同,n小时后再次测出瓶内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于n小时内甲乙两瓶内的含氧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C课后练习
A.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c克
B.甲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a﹣b)克
C.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a﹣c)克
D.乙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a﹣b)克19.如图为“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请据图回答:课后练习(1)豌豆幼苗呼吸作用最强时的温度是
。
(2)在0摄氏度~40摄氏度范围内,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降低”或“增强”)。
(3)为了延长储存水果,蔬菜时间,你认为应该适当 温度,可以有效地
呼吸作用强度。课后练习40增强降低抑制20.如图表示两个加塞的广口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 问题:课后练习(1)若两瓶在温暖的地方己放置了一昼夜,将燃烧的小段蜡烛伸入甲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 (填“熄灭”或“继续燃烧”)
(2)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甲瓶中的种子会吸收空气中的 ,将种子内的有机物分解为 气体和 ,这种气体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 的特性。课后练习熄灭氧气二氧化碳水 浑浊英语首页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