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名画赏析: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是画家忠实记录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隆重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的一幅油画杰作。为了巩固帝位,这位皇帝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目的是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巨大号召力,让法国人民以至欧洲人民承认他的"合法地位"。 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欧洲文明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可见基督教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基督教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其基本主张如何?它在中世纪对西欧又有什么影响呢?第8课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原因,知道基督教创始人、诞生地点、经典。?
2、通过阅读教材,准确简述基督教发展及传播情况。?
3、通过小组讨论,能够简单说出基督教的教义以及有关的节日和习俗。
4、理解西欧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教权与王权的冲突及两种权力体系并立的形成。探究一 基督教兴起与发展1、阅读教材,说说基督教兴起的原因。 生活在罗马帝国的古代犹太人,多次反抗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起义遭到血腥镇压。人民把希望寄托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基督教应运而生。(1)时间:
(2)地点:
(3)创始人:
(4)经典:
(5)基督教三大节日:公元1世纪西亚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圣经》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2、有关基督教诞生的的几个基本概念基督教产生 地点:巴勒斯坦 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子耶稣 传说耶稣于12月25日诞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他是上帝的亲生子,为拯救人类而降生人间。他招收了12个门徒,四处游说传教。后来,耶稣被弟子犹大出卖,钉死在十字架上。门徒们宣扬他在三日后又复活升天。耶稣受难 木雕像《圣经》3、探讨基督教的发展。
米兰敕令是天主教历史上的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对天主教从镇压和宽容相结合的政策转为保护和利用的政策、从被迫害的"地下宗教"成为被承认的宗教。 早期:基督教是穷人的宗教,教徒被指控背叛国家,遭到长期迫害。史称“三百年教难”。
后期: 随着罗马帝国陷入危机,不少有地位的人,包括行省总督和皇族,都改信了基督教。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313年,罗马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国教。 别看它如今占地不过0.44平方千米,上溯1 000年,它可是中世纪历史舞台上扮演一个重要和显赫的角色 。罗马梵蒂冈的教皇国探究二、基督教的基本主张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原罪观与救赎论。任何人只要信奉基督教,就能得到基督的救赎,达成与上帝的和解,死后可以进入天堂。教义:①宣扬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②人类与生俱来即有“原罪”,耶稣 是“救世主”,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升入“天堂”。人们常把基督比喻为迷途羔羊的拯救者 装饰图案:上帝的羔羊探究三: 教权与王权的冲突与并立1、《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凯撒的物当归凯撒,神的物当归神。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意思是要分开世俗权力和精神权力。作为基督徒,一方面要服从代表上帝权威的教会,另一方面也要服从世俗国家的权力。各管一方。2、教权与王权在冲突集中表现是什么?“授职权之争”3、教权与王权并立局面的形成及影响并立局面形成:1122年,教会与各国君主达成妥协,签订《沃姆斯和约》,教皇获得了对高级教士的任命权。同时,划定了教权与王权各自的管辖范围。
影响:两种权力体系的并立,相互制约和监督,有效防止了极端的神权政治或绝对的君主专制的出现。基督教会的分裂:基督教东派:又称东正教,以希腊语为中心。西派:又称天主教,以拉丁语为中心。新教:十六世纪在欧洲宗教改革中产生。前6世纪 1世纪
浴佛节
圣诞节
复活节《大藏经》《圣经》
乔达摩·悉达多耶稣“众生平等”、因果轮回、忍耐服从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比较佛教与基督教古印度巴勒斯坦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兴起时间及地区:1世纪 巴勒斯坦地区发展:“米兰敕令”承认合法地位,4世纪末,定位罗马国教核心教义:原罪观与救赎论课堂总结教权与王权冲突的集中表现:授职权之争并立局面的形成:《沃姆斯和约》的签订1.基督教产生于( )
A.两河流域 B.印度河流域
C.巴勒斯坦地区 D.小亚细亚地区
2、基督教合法地位确立的标志是( )
A.被定为罗马国教
B.罗马教皇颁布“米兰敕令”
C.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D.教会与王权达成妥协C 课堂练习B3、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传入中国,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这些节日有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4、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 )
A.众生平等
B.安拉是唯一的神
C.原罪观与救赎论
D. 忍耐顺从BC5、教权与王权并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发动“教皇革命”
B.罗马帝国的衰落
C.《沃姆斯和约》的签订
D.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C